APP下载

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21-12-30阿不都外力.艾热提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诊断

阿不都外力.艾热提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再加上国家相关政策扶持,推动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养殖户在大规模养殖肉牛过程中,要重视牛群易发生疾病的防范。牛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是流产布氏杆菌,是可发生于人和畜群的传染病,一旦母牛感染上牛布氏杆菌病,很容易导致流产,公牛同样会感染上流产布氏杆菌,因此,牛布氏杆菌病对于养牛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加强诊断与防治研究。

关键词:牛布氏杆菌病;诊断;防治策略

引言

感染上牛布氏杆菌病之后,已经怀孕的母牛大部分情况下都在妊娠中后期会出现流产现象,且流产之后,母牛还会出现子宫内膜炎等症状,即使没有流产,存活的牛也会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公牛在感染牛布氏杆菌病之后会出现睾丸发炎肿大、滑膜囊炎等情况。在牛养殖的过程当中,如果管理方式不当,尤其较为拥挤,牛舍寒冷潮湿或給的饲料不足,都可能导致牛群染上牛布氏杆菌病。

一、牛布氏杆菌病的诊断

(一)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性

牛布氏杆菌病携带的最主要的病菌是布鲁氏杆菌,其主要的病源则是病牛以及携带布鲁氏杆菌的牛,牛牛布氏杆菌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且这种病的发生可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时候,且牛布氏杆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牛,其流行性最强的季节主要在春末夏初的牛群繁殖时期。牛布氏杆菌病由布氏杆菌引起,属于人畜可共患的一种慢性的传染疾病。在各种家畜当中,可发生牛布氏杆菌病感染的畜种比较多,从感染程度来看,最容易感染牛布氏杆菌病的有牛、猪、羊。当牛感染牛布氏杆菌病时,主要对其关节与生殖系统造成不良侵害,在母牛身上的表现主要是流产,而公牛则主要是发生睾丸炎。母羊在感染牛布氏杆菌病之后,其病原菌可伴随流产牛胎、羊水以及胎衣、乳汁、阴道分泌物等排出母牛体外,排出的牛布氏杆菌对牛舍饲草、水槽以及四周环境都会造成污染,健康的牛主要经交配行为或者是消化道等感染牛布氏杆菌病,吸血的昆虫也能够促进牛布氏杆菌的传播,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通常而言,母畜较公畜更易发生牛布氏杆菌病,幼畜对牛布氏杆菌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而伴随着年龄增长,其易感染性也不断增强,尤其是性成熟以后,更容易感染上牛布氏杆菌病,这也是为什么初次妊娠的母畜容易感染牛布氏杆菌病。除了家畜以外,人也会感染上这种病菌,长期从事病畜屠宰、挤奶等工作的人可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上牛布氏杆菌,我国感染牛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为养殖户,感染人群中又以青壮年男性所占比例最大。可见,牛布氏杆菌病一经传播,将使牛等家畜的健康生长受到严重的危害,同时还可能传染给人,从而给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二)牛布氏杆菌病的表现与诊断

存在下述情况时,可初步判定为传染性流产,如果要确诊为牛布氏杆菌病,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养殖的牛群当中有多头牛相继发生流产或死亡,并且流产的牛胎出现肺水肿、充血以及脾囊和心外膜出血;流产以后,母牛的恶露排出时间延长且在2、3周之后染发浓烈恶臭;病牛的胎衣变厚并且其上布有出血点,呈黄色,胶样状,胎衣部分表面有浓汁存在;流产羊胎的皮肤上有出血点,且胃部有大量黏性物质,一些器官坏死,等等。如果生病的牛发生这些症状,那么就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判定是否为牛布氏杆菌病。牛布氏杆菌病有为期两周到半年的感染期,因为牛布氏杆菌病的病理变化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和其它的一些传染疾病有相似之处,所以要准确诊断家畜是否感染上牛布氏杆菌病,就需要在已知症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实验判定。对疑似感染上牛布氏杆菌病的公牛、母牛以及流产的牛犊,需要细菌学结合虎红平板凝集与试管凝集实验进行诊断,流产牛胎需要同时进行采血涂片染色镜检,如果发现存在红色杆菌,就可以判定为布病。

二、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策略

牛养殖过程中,务必要做好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牛群感染几率。可采取的防治策略如下:

(一)坚持预防原则,加强检疫检验

为了防止牛群感染上牛布氏杆菌病,就应该从源头上控制好这种病的产生,因此必须要牢固树立预防原则。在牛养殖的过程中,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或者引入良种,很容易使牛布氏杆菌被带入,所以,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是控制牛布氏杆菌病传入并感染畜群的最佳方式。此外,需对牛群做好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检验工作。良种购进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如果检验结果成阳性,那么要坚决杜绝患病牛进入到养殖场中。在牛养殖繁育过程中,如果需要从外部购买种牛进行严格检疫为阴性之后,再隔离喂养两月以上,才能够使其进入到繁育牛场当中进行混合饲养。牛场工作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体检,无论是已经在牛场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员还是新进入的人员都需要进行定期的牛布氏杆菌病检测,凡是出现阳性结果,就不能够再继续在牛场工作。

(二)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确保牛群饲养管理的科学合理性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疾病感染率的有效举措。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确保牛群能够生活在良好的适宜的环境中同时获得健康的饮食。对牛日常的饮食应该进行严格管理,在青草生长的季节,要提供给牛群新鲜的、营养丰富的青草,如果在秋冬牧草缺乏的季节,也要注意供给饲料的营养充足,根据牛群成长不同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食物的营养健康,统一采购来的牛饲料应该进行妥善管理,确保卫生,以避免发生寄生虫或者继发性感染。饮水安全也要引起重视,确保牛群饮用水的清洁性。除此以外,还需要对牛养殖的环境进行改善,养殖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疾病发生和传染的概率,所以养殖户要尽可能的创造出良好的养殖条件,比如通风条件、消毒条件、供水条件,等等,牛场工作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及防护工具,既保障牛的健康快速成长,减少患病率、死亡率,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同时也为养殖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牛养殖过程当中,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传染病,因此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对病牛要进行科学严格的诊断,加强养殖管理,从养殖源头控制好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生率和感染率,减少病菌传播,保障牛群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刚.牛布氏杆菌病的防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9).51.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诊断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防治策略探讨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