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程与成就

2021-12-30张善鑫

甘肃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甘肃省

张善鑫

【摘要】民族地区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总结措施和成就,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指明路向。文章将这百年分为甘肃省民族教育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改革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等六个时段,从甘肃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中等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和学生规模、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与资源配置、政策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措施和成就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民族教育;甘肃省;百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5—0025—08

甘肃省属于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363438人,占89.3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56393人,占10.62%。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总结措施和成就,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指明路向。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區的学校教育兴起于清代中后期,民国以后逐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并对其进行改造和整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逐步得到发展。

(一)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起步阶段(1949年以前)

1923年—1932年,甘肃省各县区民族教育事务由政府教育局或教育科兼管,但多数县仍以教育局为主体进行监管。1925年,甘肃省规定了鉴定小学教员委员会实施细则,在一些民族地区的小学中进行了国语考核和鉴定工作。1929年,甘肃省教育厅颁发了《党义教育的原则及实施办法》,并将这一实施办法推行到民族教育中。1931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其中对蒙藏教育作了具体规定。1935年,“甘肃省立兰州乡村师范”成立,并设立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蒙藏回师范班,以培养少数民族师资[1]。1938年,甘肃省教育厅设置专管民族教育的第四科,民族教育便有了独立的行政机构。这时期,在甘肃省教育史上称为边疆教育(即民族教育)的“革制时期”。1939年,甘肃省政府制定了《甘肃教育实施方案》,强调“甘肃地方性异常特殊”“教育环境特殊”,在蒙古族、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地区兴办教育,要适应当地特殊环境,以普及国民教育[1][2]。这一时期,民族地区的学校创建初见成效,从1928年的5所中小学,到1940年超过100多所[1]。学校的创建,为之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构保障。

(二)民族教育事业初步发展阶段(1950年—1976年)

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甘肃省各级政府结合民族教育的特点和特殊问题,采取有力政策措施,促进了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950年,甘肃省文教厅下达的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补助少数民族地区公、私小学经费,免费给学生发放课本,积极解决各民族学龄儿童失学问题。1955年,甘肃省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增设少数民族学校、扩大招生、积极培养选聘少数民族教师。1956年,全省牧区教育会议作出着重发展小学、培养少数民族师资以及逐步使用民族语文教学的决定。针对民族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甘肃省政府采取民族教育补助费制度,在财力、物力上予以支持。这一时期,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甘肃乃至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从1958年开始,“左倾”思想蔓延到教育界,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左”的思想影响至十年动乱结束,这期间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停滞不前。“文革”期间,对民族学校的经费补助停止发放,国家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助学金及一切免费待遇被强令取消,一些民族管理机构被撤销,民族院校和中小学被迫解散。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才逐渐步入正轨。

(三)民族教育事业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1991年)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各项事业开始拨乱反正,甘肃省也着手恢复发展民族教育。1980年,甘肃省文教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办好一批重点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等一系列民族地区教育的具体措施。1982年,甘肃省召开全省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关于积极稳步地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报告》发布,提出民族地区师范学校逐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招收比例、在一些重点中学和高校开设民族班等措施。1985年,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在合作市建立,在兰州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增设民族班。与此同时,教育部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专门为西北地区系统培养民族教育师资。198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稳步发展小学、巩固加强初中、控制调节高中的发展战略。1988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等教育措施。1989年,甘南和临夏两州241个乡镇全部实行乡管校体制,成立乡教育管理委员会。1983年—1991年,甘肃省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的经费投入,民族地区教育已从“文革”时期恢复过来,并有了较快发展。

(四)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民族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1992年,甘肃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加快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等问题。1993年,甘肃省教委、民委印发的《关于加快甘肃省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的实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成人教育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995年,甘肃省委宣传部印发《支援甘南民族教育行动方案》,发起了支援甘南民族教育行动。1996年,甘肃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就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提高民族教育整体水平等工作进行部署。会后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通知,明确“九五”期间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01年,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讨论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了发展思路和措施。这一时期,甘肃省把发展民族教育看作是加强民族工作、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优惠政策,在资金支持上给予重点倾斜。

(五)民族教育事业深入发展阶段(2002年—2014年)

200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甘南临夏两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继续做好对两州教育的对口援助工作,对两州和省内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行“两免费”的照顾政策。200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确定了“十五”及至2010年民族教育的发展任务:合理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办好省内高校民族班,并在高校增设民族班和预科班。2004年,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全省科教兴省的重点来抓,明确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2005年,甘肃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和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民族教育发展。2007年,甘肃省对民族地区教育进行了专题调研。2008年,全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今后的措施、目标和任务。201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藏区工作座谈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同年,甘肃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意见》,强调在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2012年,全省在敦煌召开全省牧区教育改革座谈会。2013年,甘肃省教育厅印发了《甘肃省教育厅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甘肃省教育厅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两个文件,支持“两州”教育跨越式发展。2014年,甘肃省研究制定了《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办法》,为“三区”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六)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自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至今,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2015年9月开始,甘肃省狠抓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颁布《甘肃省精准扶贫民族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助推民族教育发展。2016年,甘肃省正式实施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2018年,甘肃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甘肃省民族教育发展能力已大幅提升,但仍然要加快实施民族教育专项规划、藏区教育发展攻坚计划和支持两州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和紧缺人才培养。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还要继续加快补齐短板,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加大倾斜力度,加快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3]。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召开,提出统筹推进民族教育、民辦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开放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4]。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暨教育现代化推进会召开,强调民族教育重点抓覆盖提质,不断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5]。

二、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成就

(一)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的政策措施

1.进行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甘肃省开始在民族地区建设寄宿制学校,成效斐然。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地集中财力、物力和师资,办好一批重点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牧区按照“集中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寄宿制为主”的办学方针,办好寄宿制中小学。从1991年开始,甘肃省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为牧业乡修建寄宿制小学,成为牧区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形式。1995年,甘肃省每个牧业县都建有寄宿制中学,90%的牧业乡建有寄宿制小学。1997年,全省实现了每个牧业县有一所寄宿制民族中学,每个牧业乡有一所寄宿制民族小学的目标。2003年,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决定从2003年开始省级财政设立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专项资金。2004年,甘肃省设立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学校补助经费。同年,国家实施“寄宿制工程”,有效改善了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2.实行高考加分及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政策。多年来,甘肃省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加分录取这一倾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1986年—1989年,甘肃省内省外高校录取少数民族考生2187人,其中75%的考生是降分录取的。2005年,甘肃省委办公厅等部门颁发《关于开展对“两基”攻坚县和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对口支援的意见》,要求在省级示范性中学、省内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民族班,在普通高校招生中实行“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政策。当年,省内少数民族本科和大专层次的预科生共招收5276人。民族地区升入大专院校的学生7048人,录取比例为52.89%,高出全省平均比例4个百分点;录取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 3448人,录取比例为56.35%,高出全省平均比例7.45个百分点。

3.进行对口支援。1992年,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省6个少数民族贫困县。1995年,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召开部分高校校长和地(市、州)教育局长会议,安排部署在省内进一步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与民族地区达成对口支援协议。同年,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省教育委员会等6部门成立支援甘南教育行动领导小组。1996年继续推进支持甘南民族教育行动,不仅为学校配置教学仪器,兰州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还赶赴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类学校讲学。2002年,甘肃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甘南临夏两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继续做好省内发展较快地区和高校对口支援“两州”教育事业的工作。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对“两基”攻坚县和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要求省内大中城市、高校支援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100所学校,确定了“三位一体”的对口支援方案。

4.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正式启动。2006年,甘肃省教育厅与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民委联合下发《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顺利完成了200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报名工作和报考人员资格审查工作。同年,协调招生录取院校落实了2006年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报考生资格审核和录取考生“定向培养协议”签订等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等20多所国家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甘肃少数民族硕士、博士研究生40名。2014年,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人事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启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登记服务管理系统,对报考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的近1000余名考生进行资格审核。2017年,甘肃省正式启动实施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当年招生1689人。

5.重视师资队伍建设。1987年,甘肃省民族地区选送396名中学教师到省内外高校进修。1990年,西北民族学院为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开办政治、生物和藏语授课的物理、数学进修班,90名教师参加培训。1996年,天津市教育局在天津教育学院为甘肃民族地区举办专升本中文班,25名教师学习深造。2002年,甘肃省教育厅与新西兰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甘肃省少数民族牧区寄宿制学校校长培训项目。2004年,甘肃省教育厅在培训活动中选拔4名校长和3名项目执行官员,组成民族教育访问团赴新西兰实地考察。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以“兩基”攻坚为重点的对口帮扶活动,培训民族地区校长、教师809人。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组织实施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多次组织全省藏区县(市)教育局长赴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区),学习考察民族教育工作经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模式等情况。2013年,甘肃省教科所承担举办了两期民族地区教研室主任省级研修班(临夏州、甘南州)。2015年,为解决藏区幼儿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甘肃省教育厅与甘南州政府签订协议,从省属高校选派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大学生赴藏区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活动。2017年,根据民族地区教师培训需求,西北师范大学为“藏区”培训教师200人。其中,培训藏区中学书记(校长)100人、培训全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师100人。近年来,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甘肃省一如既往地安排民族地区教师专项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十分落后,边远牧区几乎没有学校。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95%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省教育实际,认真执行有关方针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适合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6]。

1.民族地区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甘肃省民族教育从一片空白到形成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期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甘肃省各级各类的民族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

(1)学前教育。全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之后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前,甘肃省民族地区只有临夏县城一所幼稚园,在园儿童95人。1955年,临夏地区幼儿园增为2所,入园幼儿209人。1965年,临夏、甘南两自治州有13所幼儿园,入园幼儿729人。1974年,临夏州有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669人。到1976年,临夏州的幼儿园发展到230所,在园幼儿却减少为606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对民族幼儿园进行了调整、充实,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基本上都建立了幼儿园。到了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有幼儿园38所,入园幼儿5088人。1995年,甘南、临夏两州共有幼儿园5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205个,入园幼儿16055人。2000年,“两州”有幼儿园53所、入园幼儿18183人。2004年,“两州”幼儿园数量增长为72所,在园幼儿12329人,幼教职工共有689人。2006年,“两州”共有幼儿园70所,入园幼儿15822人,幼教职工共有948人。到了2010年,全省2452所幼儿园中,民族地区幼儿园仅95所,在园幼儿358748。其中,民族幼儿有23279人。2017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幼儿园1150所,在园幼儿139186人,幼儿园教职工7463人。2020年,全省民族地区幼儿园1194所,在园幼儿144186人[6]。

(2)小学教育。1949年前,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开课的小学共有302所,少数民族学生3463人,少数民族教师1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在学校数量、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和学龄儿童入学率等方面稳步增长。1958年,由于政治原因,滥设学校,导致数量激增。而在“文革”期间,民族地区小学教育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恢复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全省民族小学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提升和发展。到1991年底,全省数民族地区小学达2528所,在校生24977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6063人,占学生总数的50%。到了2017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小学1110所,在校生299446人,小学教职工21319人[7]。

(3)普通中学教育。1949年前,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普通中学5所,在校学生38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8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全省民族地区的普通中学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有118所,在校中学生7713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9980人。全省有牧区寄宿制中学9所,在校学生31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5%以上。民族地区共有普通中学教职工5208人,专任教师3985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省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成熟,结构趋于合理。到1991年底,全省数民族地区普通中学发展为137所,在校生78402人,少数民族学生28688人,占学生总数的36.59%。到了2017年,甘肃民族地区有普通中学189所,在校生170062人,教职工15421人。

(4)中等师范教育。1950年,甘肃省文教厅根据西北教育部与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指示,先后恢复和充实陇东师范学校等中等师范学校。1952年又在夏河师范学校增设简师班,在卓尼、天祝、东乡县设立初级师范学校3所。 1953年,在天祝初级师范学校开设藏文师资培训班,加速少数民族师资培养。1954年,甘肃省教育厅委托西北民族学院开办师范科,培训蒙古族小学教师,招收初小文化程度的蒙古族青年。1957年,肃南自治县在红湾寺开办师范班。至此,全省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增加到6所。1980年,武威师范学校附设天祝民族师范班,后扩建为天祝师范学校;东乡师范学校重新恢复招生。同年天水、成县、平凉的3所师范学校开办了民族师范班;临夏市、康乐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扩展为两年制中等师范,每期多招生40人。到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有中等师范学校4所,在校学生1677人,教职工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还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10所。同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小学教师12048人(包括少数民族教师3887人),其中中师和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教师总数的71.1%;初中专任教师3028人,其中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初中教师总数的23.8%。

(5)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949年—1959年,甘肃省民族地区尚无专设的中等技术学校。1959年—1960年,甘南、临夏两州先后成立中等技术学校。1962年,西北民族学院设立中专部。加上省内其他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到1965年,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306人。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我省先后成立甘南畜牧学校、临夏卫生学校、甘南民族学校。1980年以后,先后成立了临夏民族学校、甘南卫生学校。1982年,为贯彻省政府调整初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部署,临夏、甘南两自治州和肃南、天祝、张家川自治县相继恢复和创办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12所。到2014年,全省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28所,在校学生为9682人。

(6)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发展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甘肃省先后建立了以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省属民族高等学校等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西北民族学院于1950年8月成立。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的规定,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以培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主要培训政治干部和藏语文及维吾尔语文专业人才和翻译干部。到1956年,全院设有12个专业,在校学生达到2332人。到1986年,全院设有9个系15个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39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1人,本科专科学生1909人,研究生23人。自建校到1986年,总计毕业生1284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146人。

1985年6月,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在西北师范学院正式建立,主要任务是为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陜西等五省(区)培养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心于1985年9月开学,首届招收英语和数学专业的学生80人,设有维吾尔文、藏文选修课。1986年,增设化学和中文专业,各招生50人。多年来,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渐增大。1985年,创设合作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培训少数民族师资,主要招收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等县的少数民族学生。1986年,在校学生达到224人,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到1991年底,该校在校生505名,少数民族学生434名,占学生总数的88.75%。除了建设民族高等院校之外,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需要,省内高校不断扩大招收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投入大量经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针对民族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投入大量经费予以支持。1952年,甘肃省文教厅根据实际情况,将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下拨各民族地区,以充实各少数民族学校的设备,补助学生课本费及贫寒学生助学金。1952年—1958年,国家给民族地区下拨的教育经费和民族教育补助费逐年增加。1995年,甘肃省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147万元,人均补助5.11元,高于1994年国家对民族地区投入人均补助3.34元的标准。1997年,民族地区加强教职工住房建设,共投资2889.9万元,建成住房784套。

进入新世纪,甘肃省财政对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央财政和甘肃省财政向甘南和临夏两州安排各类教育专项经费15545万元,用以改善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8]。2006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10年,甘肃省财政分别安排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资金200万元、藏区中小学购置教学实验仪器和体育器材专项资金200万元、藏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专项资金100万元,藏区30所中小学的实验室、体育设施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得到改善。

3.省内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目标,步入质量提升新阶段。从1986年起,甘肃省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督导检查,切实推进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确定全省民族地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用25年左右的时间,到201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到2000年,甘肃省民族地区普初人口覆盖率占民族地区的82.43%。甘肃省政府规划碌曲和积石山两县到2002年实现“普初”,东乡和玛曲两县到2003年实现“普初”。2002年,碌曲县通过“普初”扫盲验收,“普初”县达到18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3.4%。年底,民族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3%。2003年,积石山、东乡和玛曲县基本实现“普初”。至此,民族地区全部实现了“普初”,甘肃省完成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任务。从此,民族地区步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新阶段[9]。2004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靖县实现“两基”。天祝县“两基”目标的实现标志着甘肃省藏区“普九”实现零的突破。2006年—2007年,甘肃省教育厅继续以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县为重点,积极开展“三位一体”对口帮扶活动,帮助民族县进一步完善“两基”攻坚规划,通过多种方式帮扶支教,促进了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的推进。经过省、州、县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2007年,夏河、康乐两个民族县通过省政府“两基”评估验收。至此,甘肃省民族地区“两基”工作基本完成,全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难题。如各类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问题突出、民族教育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甘肅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绍唐.甘肃民族教育的回顾与前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王力生.甘肃民族教育发展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

[3]甘肃省教育厅.王海燕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jyt.gansu.gov.cn/con? tent-6c1f4e7ca3b9401da36d367e74604a09.htm.

[4]甘肃省教育厅.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召开[EB/OL].(2020- 01- 18).http://jyt.gansu.gov.cn/content-41819ff8183046259a51a6a80ebe9e83.htm.

[5]甘肃省教育厅.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暨教育现代化推进会召开[EB/OL].(2021-02-04).http://jyt.gansu.gov.cn/contentfa955173fee345769b201e4e71de57e6.htm.

[6]何永忠.改革开放后甘肃民族教育的发展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01(04):65-69.

[7]甘肃省教育厅.2020年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 03- 10).http://jyt.gansu.gov.cn/contenta21bb53f69dd4beebde5ba3ef7f056e7.html.

[8]蔡阳宗,赵玉梅.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喜看陇原教育大发展之民族教育篇教育发展的加速度——改革开放40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综述(下)[J].甘肃教育,2018(21).

[9]蔡扬宗.教育发展的加速度——改革开放40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综述(上)[J].甘肃教育,2018(2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教育治理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6XMZ061)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甘肃省
甘肃省发布第3号总林长令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