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住宅项目工程质量检查机构运行模式的运用与研究
2021-12-30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孙 康(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2)
0 引 言
《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沪府办[2016]50号)中提到,“本市在保障性住宅工程、浦东新区范围内的商品住宅工程中,推行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建筑工程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对于工程质量的判断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而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的承担机构,无法直接判断建筑产品的质量潜在风险,这时就需要建筑领域的专业机构为保险公司评估相关的专业技术风险,为保险公司提供承保的相应依据。从目前的国情来看,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对质量缺陷的检查工作往往需要依托一家有资质的公司统一管理,该公司也即“质量检查机构”。质量检查机构是独立于项目各参建方的第三方检查机构,受保险公司委托实施项目质量风险检查,为项目质量的风险控制提供评价依据及整改建议。
保险公司依据质量检查机构提交的质量风险评价报告,判断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进而调整与建设单位关于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保险内容和保险费率[1]。建设单位则通过与项目其他各参建方的合约关系来约束各方的质量管理行为,降低项目质量潜在缺陷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1 工程简介
上海某住宅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镇沪南公路康花路,北侧和东侧为界河,南侧为康花河,西临康杉路。周边居民社区成熟,生活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轨道交通方面,基地毗邻地铁11号线,后期规划中18号线将经过御桥和沪南公路。本项目住宅用楼共4幢。总户室431户,其中中套(2室2厅1卫)143户,小套(1室1厅1卫)288户。结构的层数、总高度、结构体系、抗震等级及户数,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单体信息汇总表
2 住宅项目工程质量检查机构
2.1 质量检查机构概况
保险公司承保了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以后要对部分建筑工程进行风险管理,从而降低自己的风险并防范投保人的道德风险。然而,工程质量保险只占保险公司整个财产保险的百分之几的份额,目前保险公司也没有专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的部门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技术人员,保险公司只能聘请相关的专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来进行风险管理。在法国和西班牙,进行专业建筑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机构称为质量检查机构(Technical InspectionService,TIS)[2]。我们成立的相关工程质量检查机构将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探讨建立适应上海的与建筑工程质量风险评估有关的质量检查机构的运行模式。
2.2 质量检查机构对风险等级的划分
参考国际上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常规风险等级划分原则,定为以下4个等级。
一般(正常)技术风险:无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安全的质量缺陷。
轻微风险加重:有轻微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安全、使用功能、发生概率低的质量缺陷,可能造成轻微的财产损失。
严重风险加重:有严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安全,或事故频率高、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技术保留:由于在检查过程中未能查见相关的工序材料或控制资料以证明其为正常技术风险,故将该类检查内容的风险判定为“技术风险保留”,需有进一步的资料证明其实际风险等级。特此说明。
2.3 质量检查机构工作内容
根据委托合同的风险管理要求对建设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按照施工进展可将工作内容分为三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交付阶段。
2.3.1 施工准备阶段
(1)首次洽谈会。在风险管理服务委托合同签订后,保险公司组织风险管理机构和建设单位进行会面,风险管理机构向建设单位了解项目主要参建单位基本信息,并提出所需的资料清单,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各专业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总进度计划等。
(2)项目初步风险评估。通过对主要参建单位的基本信息、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施工图纸等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场首次踏勘,对整个项目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并出具项目质量风险的初步评估报告。
(3)编制项目检查计划。在完成对项目质量风险的初步评估后,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等资料以及项目风险特点编制并提交相应的质量检查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检查内容的安排、过程中需重点控制的阶段和部位、检查工作的要求和过程控制可能采取的相关措施等。
(4)项目首次交底会。在项目开工前,会同保险公司及项目主要参建方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检查首次交底会。交底会上风险管理机构将针对项目特点,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点、过程中质量检查的方式以及各参建方对质量检查需配合的相关事宜等进行告知,并发放质量检查首次告知书,以保证质量检查活动的顺利展开。
2.3.2 施工阶段
(1)质量风险检查。根据保险公司合同标的,在施工阶段重点关注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的质量风险情况,可通过资料、实体和工序检查三部分内容的检查对质量情况做一个整体掌握[3-4]。包括对原材料检测报告、重要部位、关键工序的检查等,通过现场查勘情况对本阶段施工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交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2)质量风险跟踪。在施工阶段保持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沟通,掌握问题整改的反馈情况,并对整改的实施结果进行跟踪,同时记录相关的处理情况,登记整改销项内容。
2.3.3 竣工交付阶段
(1)项目竣工质量风险检查。工程竣工阶段,对该项目从立项开始到竣工整个过程的质量检查情况、风险问题跟踪情况进行汇总及评价,形成项目竣工风险评估报告并提交保险公司及建设单位。
(2)缺陷责任期质量风险跟踪检查。在缺陷责任期内,自项目竣工之日起每半年对项目进行一次回访,可进行现场实体检查或住户问卷调查取证,以此来掌握缺陷责任期内工程质量问题的显现及整改情况,并跟踪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结果,并形成缺陷责任期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3)竣工验收两年时风险检查。项目竣工备案两年时,风险管理机构应对该项目进行实地回访检查,了解项目当前情况下的质量风险状况,并出具竣工质量风险回访检查分析报告。
3 本项目质量检查机构运行模式的运用
3.1 TIS人员配置及分工
根据本工程规模特点及相关合同文件要求,TIS拟配置人员,如表2所示。
表2 人员配置表
本项目后续检查人员按照划分的两大专业设置,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各专业人员进场检查,本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的组织架构设置,如图1所示。
图1 本项目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的组织架构
每位专业工程师配2名助理,3人一组进行检查,助理负责记录及实地测量,专业工程师负责目测及拍照。
3.2 TIS检查计划
根据质量检查的工作内容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风险检查机构的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工作计划如表3所示。如施工单位更新施工进度计划,需及时提交进度计划,以便我司及时进行检查计划的调整。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施工阶段、检查计划、预计检查日期以及所应提交的报告。在施工阶段,每月定期对项目进行一次查勘并提交风险报告,对于一些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部位,其关键节点也需提前通知进行现场查勘,除此之外,重要部位隐蔽工程的整改情况也根据需要去现场复查;在竣工交付阶段,竣工验收和满两年时均需去现场进行一次检查;缺陷责任期,需每半年对质量风险进行跟踪检查,以便掌握工程质量问题的显现及整改情况。
表3 质量检查工作计划
3.2 TIS检查范围
本次投保的保险责任范围:整体或局部倒塌;地基产生超过设计规范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阳台、雨篷、挑檐等悬挑结构和外墙面坍塌,或出现影响使用安全的裂缝、破损、断裂;主体和承重结构部位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变形、破损、断裂;围护结构的保温工程以及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门窗、外墙面防渗漏处理工程。
为了增强检查方案的可操作性,将标的内容可分为两大检查范围: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包括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保温与防水工程,包括围护结构的保温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防渗漏处理工程。
3.3 TIS检查方式及检查频次
3.3.1 检查方式
针对本项目,TIS质量检查的方式主要包括工序检查,实体检查(实测、目测),资料检查和功能性试验等。
(1)工序检查,即对现场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检查可以是普通工序的抽查,也可针对关键工序进行专项检查(提前约定检查节点)。内容包括现场施工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工序的实施和验收是否合规、施工成品是否保护到位等。
(2)实体检查,即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工程实体进行实测实量。内容包括结构及装饰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结构强度等。
(3)资料检查,即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报告进行抽查。内容包括各参建方的施工质量记录文件、工程检测及监测报告、工程变更文件、施工方案和监理实施细则等。
(4)功能性试验主要包括针对防水工程的蓄水、淋水试验等。
3.3.2 检查频次
针对本工程的检查形式分为施工过程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竣工检查三种形式。
(1)定期检查,指施工周期范围内每月固定一次的检查。根据当月施工进度,针对该阶段主要涉及的标的进行工序、实体及资料检查,并对前次检查风险进行销项跟踪。
(2)根据本工程施工重点工序及对本工程标的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环节所涉及的标的进行专项检查。
(3)竣工检查包括竣工阶段检查及竣工质量风险回访检查。竣工阶段检查时至少在工程竣工前进行一次总体检查,并检查风险销项情况,汇总评价标的质量风险。竣工质量风险回访检查是指工程竣工验收备案2年后,风险管理机构应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出具针对工程项目质量潜在风险的竣工质量风险回访检查分析报告,并召开项目总结报告会。
3.4 TIS质量风险分析及评价
在每次质量检查结束后,质量检查机构应根据检查情况对现场的质量风险状况出具相应的质量评价报告,对之前检查发现的质量风险问题进行追踪,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修正评价[5]。质量风险分析及评价按报告的形式主要分为三大类。
(1)质量风险检查分析。每次质量检查结束后,汇总各个检查专业的检查记录,形成质量风险检查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对以往工程质量风险问题的整改追踪、本次质量检查情况的风险分析及技术建议等。同时该报告根据不同检查阶段分为“过程检查”“竣工预检”“竣工检查”3类,提供相应的检查分析依据。
(2)阶段性质量风险评价。每半年对在建工程进行一次回顾性的工程质量整体性评价,汇总这个阶段所有的质量检查情况和整改情况,包括目前工程所处的阶段、所有的检查项目汇总、质量风险问题追踪情况汇总等,并出具相应的阶段性质量风险评价报告。
(3)竣工质量风险评价。在工程竣工时,质量检查机构将对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情况、质量风险问题追踪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并出具相应的竣工质量风险评价报告,作为保险公司判断是否承保该项质量保险以及调整质量保险费率的依据。
3.5 针对本工程,TIS重点质量控制的阶段及其部位
根据本工程图纸要求,外墙±0.000以下为钢筋混凝土墙,±0.000以上为200 m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屋面为倒置式屋面,保温材料为30 mm~35 mm厚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必须双层铺设,总厚度不小于6 mm,自防水抗渗等级S8,地下室底板仅以后浇带为界划分施工段,每个施工段的承台、底板混凝土采取一次浇筑,不留设施工缝。为了保证地下室外墙的抗渗性能,除后浇带部位外,外墙不留设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留设1道。水平施工缝位置留设在距底板上口500 mm处,水平施工缝中设350 mm宽、3 mm厚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采用搭接焊接,焊缝密实,搭接部位错开外墙拐角不小于1 m。为防止止水钢板位置偏移,钢板止水带用短钢筋与外墙钢筋点焊固定,短钢筋在止水带两侧交错布置,间距800 mm~1 000 mm。为满足外墙的防水要求,使用止水对拉螺栓加固(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割除对拉螺栓,且保护剪力墙混凝土不受损坏,在两侧加塑料堵头或胶合板制成的堵头。
图2 对拉螺栓加固示意图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做法,如图3所示。后浇带混凝土应比原设计强度提高一级,并用无收缩水泥配置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为降低混凝土收缩而设置的温度后浇带内混凝土,可在地下室顶板或在上一层楼板浇筑完成两个月后进行浇捣。为减少沉降差异所设置的沉降后浇带内混凝土,应在主楼封顶后再浇筑。
图3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做法
主体结构框架构造中,柱梁纵筋连接和锚固构造、箍筋加密区范围按图集11G101-1处理。所有竖向构件纵向钢筋必须伸至承台板底部,支在底部钢筋上并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不小于150 mm;楼梯段分布筋不得伸入主体结构中。悬挑梁梁端的构造(见图集11G101-1)外露的现浇檐口或悬挑板,现浇混凝土女儿墙板长大于35 m时,每隔12 m设置伸缩缝,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加强养护。悬挑板主筋锚固,如图4所示。
图4 悬挑板主筋锚固做法
厨房、卫生间、公共厕所楼板处应做防水层,地漏周围1 m范围内1%坡度坡向地漏,地面应低于相邻房间≥20 mm;卫生间淋浴区应将1.5 mm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上翻至完成面1 800 mm高。屋面防水等级为1级,采用3 mm厚的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外墙面按设防要求防水层做法为采用具有耐水性能的腻子,1∶2水泥砂浆(内掺3%~5%防水剂)做防潮层,然后再做界面剂砂浆和外墙涂料,外立墙涂料部位在各层层高线处增加一道黑色勾缝,内填高弹性耐候胶。
根据本工程5个标的的工程特点进行关键工序的确定,如表4所示。
表4 关键控制部位清单
3.6 本工程风险评估报告汇总
根据检查计划,TIS分别进行了首次踏勘现场和两次现场施工质量风险检查。每次质量检查结束后,质量检查机构应分别根据检查情况对现场的质量风险状况出具相应的质量评价报告,现汇总如表5所示。
表5 风险问题汇总
4 结 语
凡实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的国家均设有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相关主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先后发布了《关于推行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试行意见》)和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上海地区)条款,《试行意见》和保险条款的发布说明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已经具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的相关制度和保险产品。这些行为都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推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实现小政府大社会[6]。通过本项目TIS的试行,质量检查机构为本工程涉及标的的风险做出一个总体意见,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水平是否达到保险公司承保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认可,同时这种运行模式是对现有的机构进行改造和整合,兼职从事为保险公司服务的质量检查工作,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负担的增加。
TIS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制定无疑有借鉴作用,在制度推行的初始阶段,也必将起到示范作用[7]。然而,完全拿过来生搬硬套必然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在制订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时不可避免地要去迎合这些机构的检查模式,而制度未能立足国情,势必使制度不土不洋,实施过程也将不伦不类,无法达到推行该制度的初衷和目的;其次,涉及到工程技术、标准、规范问题,国外的机构短时期内并不能全面掌握熟悉[8]。我们应该整合资源,建立权威性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机构,并且对该机构的特点、工作内容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