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平糖浆早期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效果及远期预后

2021-12-30万迎彭峰李先钊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平喘毛细支气管炎

万迎 彭峰 李先钊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喘憋、咳嗽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以“三凹征”、肺部中、小湿啰音为主要临床体征,多发于婴儿期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集中发生于1~6个月婴儿[1]。临床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其中主要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2]。目前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尚无法根治,抗感染药物复发率高[3]。本病多数预后良好,少部分婴儿可发展为小儿哮喘[4]。在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应用较多,临床效果显著[5]。目前西医抗感染等治疗本病有限,有发展成小儿哮喘可能,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故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药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案及早期中药治疗对本病远期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襄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且符合观察要求的婴儿112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文献[6]《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急性发病,临床以咳嗽、喘憋、肺部湿啰音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伴发三凹征、鼻煽、口唇青紫;年龄2个月~1岁;病程≤3 d。排除标准:肺部发育畸形等各种先天性疾病;各种慢性肺部及其他慢性疾病;各种可能影响肺功能下降疾病;各种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已知对哮喘平成分及雾化、抗感染等药物过敏;家长有智力精神等各种问题导致不能配合完成临床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及伴发症状(出现三凹征、鼻煽、口唇青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取得家长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必要吸氧、镇静、祛痰、补液及抗感染、止咳平喘。其中合并细菌感染时,适当地结合临床及病原学检查给予抗菌药物;合并病毒感染,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30,规 格:0.3 ml/300万 IU),半 支 /次,2 次 /d,1~2 ml 0.9% 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雾化吸入;止咳平喘治疗,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批 准 文 号 H20140475,规格:1 mg∶2 ml×5 支)0.5 mg/次 +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233,规格:2.5 ml∶2.5 mg×4 支)0.15 mg/(kg·次)+1~2 ml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2次/d,两组连续治疗7 d。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哮喘平糖浆(襄阳市中医医院,鄂药制字Z20181007)治疗7 d,组方:麻黄、杏仁、半夏、地龙、蝉衣、僵蚕、细辛、五味子、茜草、紫草、蚤休等,院内制剂,200 ml/瓶,患儿年龄3个月以下:5 ml/次,2 次 /d;患儿年龄 3~6 个月:5 ml/次,3次 /d;患儿年龄 6~12月:10 ml/次,2 次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比较两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疗效评定标准(治疗7 d),治愈:患儿喘憋、咳嗽等症状及肺部湿啰音等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比较两组远期预后:治疗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患儿再发喘息1、2、3、>3次的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运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2 两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s)]

组别 喘憋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治疗组(n=60) 4.88±1.79 6.46±1.65 5.80±1.38 6.88±2.42对照组(n=52) 6.10±1.91 7.55±1.94 6.80±1.92 7.85±2.14 t值 3.13 2.78 3.30 3.52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愈61.67%(37/60),显效30.00%(18/60),有效6.67%(4/60),无效1.67%(1/60),对照组治愈38.46%(20/52),显效26.92%(14/52),有效 19.23%(10/52),无效15.38%(8/5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4 两组远期预后比较

治疗结束后12个月,两组远期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远期预后(再发喘息)比较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7],集中多发于冬春二季,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尤其集中多发于6个月以下婴儿[4]。病原学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支原体及细菌感染引起。西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做了深入的研究,虽尚未完全清楚,但在解剖学、免疫学等方面已普遍达成共识: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婴幼儿呼吸道黏膜抵抗力薄弱,易感染各种病原,同时该年龄阶段婴儿免疫机制不健全,局部清除能力较弱,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易向下蔓延引发毛细支气管炎[3,8];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婴幼儿血清中IgG缺陷,增加了发生病毒及细菌感染的概率,IgA含量低,使得其失去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的保护,易发感染[9-10];RSV等感染后,一则可直接损害气道黏膜,引起气道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性分泌物增多,二则可通过暴露黏膜下神经元等途径引发变态反应,提高了炎性递质水平,诱发大量的炎性分泌物阻塞细支气管,刺激气道平滑肌痉挛[11]。加上婴儿期细支气管发育不健全、管腔狭小,易产生气道梗阻,从而产生咳嗽、喘憋、甚则缺氧等临床症状。本病发病率高,虽有自限性[12],但因发病年龄的特殊性,少部分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无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要原则。临床随访研究发现本病有近50%病例存在再发喘息,有超过1/3发展为哮喘,可能与Th2细胞免疫失衡、IL-17水平增高、抑制Tregs细胞等相关[13]。因本病无特效药,临床治疗难度大,远期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大,成为近年来重点研究探讨的婴儿疾病。

中医学无“毛细支气管炎”记载,后世中医学家根据本病咳、喘、热、痰的主要症候特点,倾向于将此归属于“肺炎喘嗽”“马脾风”“肺闭”等范畴[14]。因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尤以“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为突出,又有“发病容易,易寒易热”的病例特点,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主一身之皮毛,不耐寒热,故而易于感受外邪诱而发病[15]。倪菊秀教授等多数临床医家认为此病发作期应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为主,国医大师王烈教授等在此基础重视从瘀论治,注重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15-19]。本院哮喘平糖浆由麻黄、杏仁、半夏、地龙、蝉衣、僵蚕、细辛、五味子、茜草、紫草、蚤休等组成,以麻黄、杏仁、半夏为君药,具有宣畅肺气、化痰开结功效,僵蚕、蝉衣、地龙为臣药,具有镇静解痉平喘之功,五味子、细辛为佐药,具有温化肺饮、收敛纳气功效,使药以紫草、茜草、蚤休活血化瘀生新,全方共同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之功,切合倪菊秀、王烈等中医大家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思路。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麻黄具有平喘、抗过敏、兴奋呼吸中枢、免疫抑制等作用[20];杏仁具有镇咳平喘、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21];半夏具有镇咳祛痰、抗菌抗炎等作用[22];地龙具有止咳平喘、镇静、调节免疫循环等作用[23];蝉蜕具有镇咳祛痰、解痉平喘、镇静抗感染等作用[24];细辛具有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功效[25],五味子具有消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26];紫草具有调节免疫、预防治疗支气管哮喘等作用[27]。

本研究结论表明,哮喘平糖浆早期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明显加快喘憋、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缩短住院时间(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哮喘平糖浆可以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提高临床效果,促进康复,但对于本病远期降低再发喘息率无明显优势,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婴儿向哮喘方向发展,尚值得广大临床医家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平喘毛细支气管炎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浅谈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