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文献资源保障研究
——以外语院校为例

2021-12-30于全辉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种外语图书

于全辉,张 娟

(1.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学院;2.四川外国语大学 图书馆,重庆 400031)

非通用语一般而言也被称作“小语种”。对非通用语的解释有狭义和广义这两种表达:狭义上非通用语包括联合国6种官方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之外的其他语种;广义上非通用语包括除英语之外的所有其他外语语种;而根据我国教育部在2000年初出台的《关于申报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非通用语语种包括除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7种外语语种以外的语种[1]。笔者所论述的非通用语是狭义上概念,是指教育部通知所指的概念。目前我国国内对高校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非通用语种文献编目方面,少部分研究梳理了高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现状和特征或针对非通用语文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2,3]。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对迅猛增长的非通用语人才需求,高校特别是外语院校在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困难。笔者以外语院校为例,结合各外语院校图书馆资源保障具体情况,对非通用语文献资源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高校服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以及非通用语文献资源建设保障策略。

1 高校非通用语文献资源保障存在的问题

1.1 外文文献资源分布不均

非通用语专业文献资源建设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它随着这些专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丰富[4]。基于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西班牙和阿拉伯国家较为发达的经济实力,同时也考虑到实践中国家社会对这些涉外领域的人才需求与就业前景等因素,外语院校设置英、法、德、俄、日、西(西班牙)、阿(阿拉伯)等专业一般较早,有的如英语、俄语、日语等学科齐全,人才培养层次高,师资队伍稳定,学生数量大。而高校图书馆与非通用语院系通力合作,作为教学辅助部门,工作就是提供文献保障,围绕着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而进行文献资源储备和建设。因而英、法、德、俄、日、西(西班牙)、阿(阿拉伯)馆藏文献数量大,质量高,结构合理。全国外语院校联盟成立于2009年5月,成立时各成员馆统计情况表明外语院校图书收藏文献覆盖了40多个语种,其中四门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德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等9个语种的图书资料预算相对多、文献资源保障较大[5]。泰语、越南语和印地语等非通用语种的文献资料也有些投入,其他非通用语专业起步更晚,这些语种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还很薄弱。由于外文文献资源分布不均,且各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结构也不平衡,总体上更是缺乏,既无法保障非通用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文献资源,更谈不上体现外语院校多语种学科特色的优势。

1.2 非通用语种图书的联合采编问题

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图书建设存在缺乏系统建设、书目收集困难、采购渠道不畅、采编人才短缺、联合编目薄弱、共建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6]。即使是外语院校,非通用语种图书资源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难题还是外文原版图书尤其是非通用语种图书的联合采访与编目问题[7]。受预算经费、人员、收藏语种多样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外语院校在文献资源尤其是非通用语种原版图书联合采编的推进方面一直进展缓慢。非通用语种图书的编目不比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7个语种的图书那样具有相对完善的联合编目机制,非通用语种图书的编目面临很大的困难。

1.3 非通用语文献资源供给不足

当下世界出版格局的现状是英语文献出版多、而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出版少。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以英、法、汉、西、德、俄、阿拉伯语七大语种为主的出版市场[8]。因此,世界范围内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语种分布上存在极度不平衡现象,特别是非通用语种资源(包括电子资源)由于整个市场需求和出版供应等方面的原因,则尤为匮乏,从而导致文献资源供给不力,建设难度很大。

笔者通过查阅以下6所外语院校2019年招生计划和这6所外语院校图书馆网站信息,对比分析了这6所外语院校已开办的非通用语专业和图书馆馆藏的非通用语语种电子文献资源(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6所外语院校2019年非通用语电子数据库比较多见的有中东欧多语种期刊在线数据库和韩国学术信息数据库,而馆藏总体上非常有限,特别是与非通用语专业迅猛增长相对比,馆藏资源比较滞后。

1.4 非通用语文献资源利用率和宣传不够

近几年,全国高校非通用语专业数量在增加,但非通用语语种学生数量总体还是较少,即使加上学习第二外语的学生,非通用语文献资源所服务的读者数量也是有限,这就必然导致非通用语文献资源利用率有限。同时,也正是由于受众范围不大,高校在对非通用语文献资源宣传方面重视程度不高,宣传方法也单一。

2 高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文献资源保障策略

2.1 平衡预算,保障各语种文献资源稳步增长

根据高校整个学科发展方向和外语语种学科地位、结合现有馆藏资源和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有必要与非通用语院系一同积极向所在的大学申请图书资源预算。在图书资源预算约束下,要能够运用虚拟的、动态的经费控制机制进行预算分配,即在制定年度文献资源采购计划时,可以将预算按比例先分配至各个语种,然后在文献采购过程中再实事求是根据不同语种资源到达时间、数量和预算使用情况,动态调整经费使用额度,实现各个语种的文献资料采购都有经费保障,满足多语种的文献资源匹配相应非通用语专业发展的需求。如:四川外国语大学按照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优化采购策略,丰富外语和新专业文献资源,完成韩语3 400册原版图书的引进;凝聚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完成日本正仓院系列文献捐赠仪式和受捐图书审编及上架等工作;引进非通用语5个数据库,完成非通880余种电子图书的文献资源建设。

2.2 采用教师和研究生荐购为主,图书馆采访人员参与为辅的方式

非通用语种在选购文献资源时还往往受限于语言障碍。各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本就有限,也不太可能去熟悉所有语种,因此,在选购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时要利用外语院校自身优势,主要依靠各语种的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以他们的专业力量为主,自身参与为辅。这种采购模式应该作为外语院校非通用语种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类似于国外图书馆较流行的“读者决策采购”的资源建设模式[9]。

2.3 加强联盟合作,实现非通用语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资源共建共享,要处理好共建与共享的关系,共建为前提,共享是目的。以集团形式采购电子资源是共建的最佳方式,这样可以借用集团资金优势引起供应商对购买意向的重视和价格优惠。外语院校在多语种资源体系建设共建共享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与实践。例如,有研究者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多语种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共建共享情况,并指出急需解决的问题[10]。笔者所在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启动重庆大学图书馆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图书资料(俄语)共建共享项目,完成签约仪式和项目任务划分,拟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俄文文献中心,实现“馆+书”合而不分的创新管理理念;同时积极参与教育部CALIS、CASHL、DRAA、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和重庆市高校图书馆联盟。

2.4 建立分馆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和宣传度

目前,用户对现有的非通用语有限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高校对非通用语文献资源的宣传推广不够是原因之一,另外大学的文献资源查询系统对非通用语语种查询局限性也是有一定关系的。高校包括外语院校在原有的条件下进行非通用语语种的文献建设,单靠大学图书馆一个部门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可以借助大学各个非通用语院系的专业师资及相关资源,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各语种分馆,实现文献资源利用专业化。同时,可以在大学层面的文献资源查询系统中增加使用中文来检索非通用语语种文献的功能,方便那些进行国别研究或区域研究的教职人员,文献资源利用尽可能最大化。在宣传方面,举办非通用语专业的二级院系要积极作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策划本语种文献资源的宣传推广活动,并协助大学图书馆开展相关的读者培训工作。

3 结束语

我国高校特别是外语院校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专业人才及复合型涉外人才重要任务。“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全国外语院校纷纷响应把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放在学校发展显著位置,在重点关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图书资源保障也亟待关注。高校图书馆、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承办非通用语专业的二级院系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充分合作,各显其能,做好为大学非通用语专业教学、科研提供多语种文献资源与信息服务保障工作。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广泛运用,高校还应该加快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进度,大力引进、充分利用多语种数据库的电子资源,快速提高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语种外语图书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班里有个图书角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