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养成
2021-12-30张科唐雷
张 科 唐 雷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张镇明德小学 山东济宁 273203)
审美鉴赏力是审美能力的一种,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鉴别、理解与评价,学生能够理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卢梭曾经说过,“有了审美鉴赏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纳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和诸多事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让学生能够学会感受美术之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与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审美鉴赏力时存在的不足
(一)理论教学机械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不仅需要学生进行自主鉴赏,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学习,才能够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时,部分教师存在着一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对于美术审美鉴赏知识的教导过于机械,影响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养成。[1]
(二)课堂氛围沉闷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氛围相较于沉闷的课堂氛围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调动学生更高的积极性,自然也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忽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过多的理论知识输入以及不注重学生课堂体验的教学方式导致了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影响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单一
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养成。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教学方法日益丰富,能够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部分教师仍然聚焦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影响了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养成。
二、审美鉴赏力养成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在《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曾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鉴赏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拥有强大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是学生审美鉴赏力养成的黄金时期,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鉴赏力,能够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为学生今后对美的解读与创造打下好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德育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让学生能够了解美、感受美,最终热爱美,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熏陶与升华,逐步塑造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养成学生审美鉴赏力的方法
(一)重视欣赏课程,引导学生学习鉴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美术欣赏课能够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感受,从思维层面展开想象,尝试去理解美术作品,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认识。在美术欣赏课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与思维方式,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对作品进行鉴赏时很难拥有一样的见解。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时,若是教师忽视学生自主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自身的思维。因此,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去进行探索与感悟,去感悟作品之美。作为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可以仅仅从基础美术知识着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鼓励学生去进行自主欣赏,让学生大胆解读,阐述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自身审美鉴赏力的培养。[2]例如,在学习《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将学生代入到情境当中,为学生播放《秦兵马俑》音乐,展示兵马俑的鸟瞰图,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情境之中。随后教师为学生讲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兵马俑的由来,教师继续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兵马俑,以及兵马俑的总体图与局部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进行欣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错误。有的学生对兵马俑的整体更感兴趣,认为兵马俑很壮观,通过兵马俑就能够想象到当时秦朝那支横扫六国的军队,感受到军队扑面而来的磅礴气息;有的学生认为兵马俑的雕刻分布符合实际,在兵马俑中,将军最少,军吏次之,士卒最多……教师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兵马俑的气势与美感,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开展美术创作,引导学生实践学习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欣赏课掌握关于审美鉴赏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更进一步地感悟美术作品中独有的美感,促进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养成。将对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让学生能够尝试用色彩与线条展示自己对美的理解,给予学生美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与感染学生,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学知识,让学生对美的理解更加深刻,促进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3]例如,在学习《快乐的回忆》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启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当中快乐的时光,同时找出几张班级集体活动的照片,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快乐的回忆在累积,我们共同的活动就是快乐的回忆之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带领学生观看记载着快乐时光的照片,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段,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热情。随后教师教导给学生纸版画的绘画技巧,让学生自由选择用绘画或者纸版画的形式创作属于自己的快乐的回忆,用色彩与线条诠释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创作与实践,组织学生前往本地风景较好的地方采风,让学生去实地观察美、欣赏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美,让学生在自然界中接受熏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三)营造课堂氛围,小组合作开展教学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美术课堂没有考试带来的压力,也没有硬性要求,因此,学生总是缺乏对美术学习的重视,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学习美术知识的意愿。想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将学生组成几个探索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展开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小组成员展开思维上的碰撞,能够有效地活跃美术课堂的氛围,促进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时,教师在课堂上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初步展示中国古代的陶器、瓷器,随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时注重性格互补原则,保证分组的公平性。为每一组学生提供陶器与瓷器的样品,让学生观察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从质感、质量、制作原料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整理出陶器与瓷器的多种特点。随后教师为学生出示几个有名的瓷器与陶器,从新石器时代的“青瓷莲花尊”“黑陶蛋壳高柄杯”,到北宋时期的“汝窑粉青莲花式碗”,清代的“五彩花鸟纹瓶”等,引导学生小组选择一件自己小组喜欢的瓷器与陶器,展开鉴赏与分析,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集学生之所长,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生小组完成鉴赏后,教师还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美的角度来看,你更喜欢瓷器还是陶器,为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四)注重课堂引导,活跃学生思维空间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于陌生的事物缺乏清晰正确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作为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应当肩负起学生的引导者这一责任,在课堂上借助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鉴赏作品,让学生形成对美的敏锐洞察力,最终促进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4]例如,在学习《窗外的景色》时,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窗外景色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我们的观察中,这些窗外的景色有着哪些特点?同样的景色,这里的窗户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给人的整体感觉也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展开欣赏与学习,在欣赏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美术知识。在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选择引导学生摆脱常规进行窗外景色的创造,“在窗外的景色里,都能够出现哪些东西?”窗外不只有自然景色,还有可能有“一群动物在悠闲地行走”“大象在打闹嬉戏”“天空中放飞的气球”等,让学生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学生一起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属于学生自身的审美世界。
(五)注重课堂评价,引导审美鉴赏方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评价也是重要的环节。在审核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从思维、鉴赏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则是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及时了解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弥补与完善,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时,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自身的想法,将学生解读的方式纳入到评价标准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自身学习与进步的方向,促进学生自身审美鉴赏力的培养。[5]例如,在学习《鸟语花香》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王冕的《墨梅》,让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通过中国花鸟画进行欣赏,深入感受中国画的特点。在评价环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审美鉴赏环节的思维对学生进行评价,以鼓励的原则进行评价,借助评价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学习花鸟画的文化内涵,展开深入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幅作品都是画家人格的写照,深入感受笔墨情趣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审美作用,加强学生自身审美鉴赏力的养成,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给学生更多培养审美鉴赏力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去感悟美、欣赏美。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乐学与好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扎实的审美鉴赏基础,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与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