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12-30张晓玲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能力语文

张晓玲

(甘肃省文县教育局 甘肃陇南 746400)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人力资源部重点考察的部分,直接关系着个人的长远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既是个人发展的需求,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发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开拓了人类的认知领域。在一切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这意味着只会机械式重复工作的人必将被时代潮流所淹没。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站在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小学生承载着整个国家发展的希望,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是国家发展潜力衡量的重要标杆。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说,小学阶段是他们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如果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继而对今后的个人发展与其生活品质优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这就使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具有先天条件的,不仅提升了语文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特别是在理科类课程的学习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语文学科知识,还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并将其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好语文不仅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帮助,也有益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作用影响不可忽视。正是因为语文学科地位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质量也极受重视。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教学的方法也发生着变化,教学质量已经有了大幅提高。

但根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无法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加上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待提升;(2)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教材内容为主、以自身经验为辅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致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学习兴趣较低;(3)面对教学改革,囿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不足,从而不仅缺乏创新的意识,也缺乏教学创新的能力,尤其是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造成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允许学生犯错,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

诚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也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曲折的人生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困难,甚至是错误,这就要求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具体来讲,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问题。并允许学生犯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创造积极的条件。即是说,在学生遭受多次困难的打击或犯错误,丧失创新的兴趣并走入误区之际,教师要及时站出来,首先给予肯定,再鼓励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改正。让学生在“犯错—纠错—再犯错—再纠错”的螺旋式创新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成长。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能力的养成有益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益于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自主地针对事物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已经进行了深入思考。由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有差异,学生的质疑能力本就有所不同,有高有低。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质疑能力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使其有提问的勇气,为逐步发展创新能力铺平道路[1-2]。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和谐共生的。但当下仍有一部分语文教师误将“主导”当成“主体”,对学生还在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授课方式会形成学生被动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也无法展示学习成果的个性化。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将有所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应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四)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不少教师注重最终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育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情境进行创造性的设置,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任何一堂课的教学之前,如果教师的准备工作不充分,都会在教学中表现出来,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因此,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完善教学预设,以便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更加有效,以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四、结束语

总之,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学生成长必须的重要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求异思维,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其成为愿意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能力语文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