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助推高职学生党建的路径研究

2021-12-30李沅泽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榜样红色高职

李沅泽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300)

高职学生党建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现实意义角度来讲,高职学生党建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全面普及的趋势下,多元化思想充斥在社会环境以及互联网平台之中,高职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样的背景之下,不仅要高度重视党学生党建功的开展,更要将红色文化与学生党建工作进行融合,以红色文化独有的内涵与价值,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树立文化自信的正确观念。基于此,对红色文化助推高职学生党建的路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文化在高职学生党建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职基层党建的凝聚力、组织力以及执行力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过程中,红色文化发挥着动员群众、引导群众、活跃群众的关键作用,可见其凝聚力量极大。即使在今天,红色文化在凝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方面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道:“党的支部,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党委集体领导”以及“支部建在连上”等思想,在推动高职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来讲非常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将要面对的是崭新的青年学生,当代青年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他们对“键盘”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党建以及红色文化。因此,面对这样特殊的群体,更要注重红色文化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将学习红色文化摆在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位置,将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基础,督促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用于实践之中,进而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同时,将互联网平台舆论引导以及网下的思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渗透红色文化,使其广大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而保障高职学校的和谐稳定。

(二)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的道德涵养

红色文化之中所凝结以及承载的道德资源极为丰富,将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立德树人中体现道德涵养。党建旨在引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而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文化属于非常鲜活的教材。因此,理应在立德树人理念践行过程中,将红色文化中革命先辈们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讲清楚,将有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与时代进行结合,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高职学生的头脑,使其能够认充分认识到中国崛起的客观事实,将有利于让更多高职学生深化对国史以及党史的学习,使其能够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在实践中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本质来讲,红色文化是高职学生党建以及思政教育的活水源头,对红色文化传承将能够达到凝神聚气的目标,因为红色文化非常有利于激励学生去为追求人生、追求真理而奋斗。在党建建设过程中,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能够激活红色基因,通过与新时代的融合,将促使红色基因焕发巨大的活力,确保高职学生能够拥护党,并在党的领导之下,不断汲取红色基因的力量,从而明确自身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这也是当前高职学生所应当具备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涵养。

(三)有利于落实“三全育人”

红色文化之中蕴含着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助于高职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教书育人工作开展,从而落实“三全育人”的目标。高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理应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高职教学全过程,基层学生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推动自身建设,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有利于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能够对红色文化所承载的坚定信念以及崇高理想进行充分学习以及把握,从而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红色文化在高职学生党建建设中应用,重点是要让广大高职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在艰苦条件下我们的革命前辈依然坚持学习、坚持为人民服务。当代青年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待提升,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党员理应肩负着红色文化传承的重任,依托基层党组织做好红色文化宣传,从而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主动积极践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建设者的使命以及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二、红色文化助推高职学生党建的路径

(一)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榜样力量,为高职学生塑造效仿以及学习对象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及人民军队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而不断形成、沉淀、孕育出来的优良作风以及光荣传统。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榜样发挥着无可比拟的力量,引领人民群众朝着正确的目标而不断前进。时至今日,这些榜样的力量均有着巨大的价值。因此,将红色文化与高职学生党建工作进行融合实践的过程中,理应对红色文化之中的榜样力量进行深入挖掘,并将榜样力量与时代进行融合,对于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品质将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从这些方面对红色文化的榜样力量进行挖掘,第一,将“新时代”作为关键词。在对榜样力量进行挖掘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新时代的主题,这样不仅能够对时代精神进行弘扬,而且有利于引领主流价值。例如,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有很多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团队,习近平总书在信中肯定了这些优秀团队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贡献以及坚持不懈,为全国脱贫攻坚致富树立了优秀榜样。第二,对已有的榜样进行充分应用,使其成为高职学生效仿以及学习的标杆,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将能够激荡大学生的心灵,使其深入感知榜样在其时代背景下所作出的努力,将能够帮助高职学生从内心树立精神气质,不断汇聚道德正能量,进而解决当代高职学生脱离红色文化、脱离文化自信、脱离正确价值观等问题。例如,革命战争年代时期,江姐、秋瑾等英雄人物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以及国家独立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还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各自岗位坚持不懈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焦裕禄;还有时代偶像雷锋,他公而忘私的精神理应值得当代学生学习;还有今天感动中国的人物形象等等。第三,从学校入手,树立师生之中的优秀分子,使其成为师生所学习的先进典型以及优秀共产党员,将非常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精气神。这样的榜样就在师生们的身边,例如,道德风尚奖获得者、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可让学生感受到更加切身的榜样力量。此外,在对红色文化榜样力量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建议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现代师生所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这样才能拉近榜样力量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升高职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1-3]。

(二)大力开展红色文化的“微传播”,提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微时代”,新一代的高职学生是伴随着“网络”与“键盘”成长起来的青年,“无日不网”“无人不网”“无处不网”已经成为社会现实。因此,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理应充分顺应时代趋势,建议采用“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微传播”方式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以及开展,将有利于提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依托“微传播”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实施专家解读。从高职学校党建工作开展中红色文化渗透来看,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红色旅游进行学习,但是倘若要对某一段历史,或者某一个人物进行深入了解,那么则需要请导游进行深入讲解,虽说红色旅游的导游均受过专业的培训,但是从历史特点来讲,历史学专家更加具有权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导游在讲解过程中,会融入一些野史,甚至有编造的一些故事。同时,学生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其实更多还是以旅游为主,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基本还是“走马观花”。因此,建议通过“微传播”,借助微视频传播专家学者所录制的讲解视频,这类视频往往时间较短,符合当代学生的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第二,加强“立体”传播。以往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以平面传播为主,例如,文字篇幅较长,很多学生对此兴趣不大。“微传播”将文字、声音、图片等集于一身实现了“立体化”,能够充分改善平面传播的可视性差、画面平视、缺乏生动性等弊端,从而对红色文化中深刻的思想以及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传达,让红色文化成为可观、可感、可触动的视觉效果,将有利于为高职学生党建注入全新的活力。第三,高职学生党建组织者职能转变。以往党建组织者唱惯了“独角戏”,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借助“微传播”可从“独角戏”朝着“群舞”转化,有利于克服传统党建“你说我听”的弊端,因为传统党建模式太过于严肃,这种权威性的传播与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不符合,而通过“微传播”的方式可以让高职学生与党建处于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之中,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而组织者则可以及时进行在线回复,这种社交性的互动方式将有利于学生对党建工作的认可。

(三)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呈现真实情境,重点强调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均可以借助这种特定的日子开办隆重的仪式,做好宣传让更多学生参与仪式,使其能够感受神圣时刻。同时,可以在清明节让大学生走进当地的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同时,还可以走进与红色文化有关的纪念馆、博物馆进行参观;又或者是参加学校开展的红色家书演讲比赛、红色诗词朗读比赛、红色记忆征文大赛以及红色歌舞大赛等活动,依托活动将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时代楷模、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并使其能够不断传承下去[4-6]。

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情感、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为高职学生学习、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素材。通过开展特定的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沉痛哀悼以及崇敬之情,尤其是能够让高职学生对抗战历史加强记忆,在真实环境氛围的衬托下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看到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与崇高。除开在重大节日开展特定活动,还可以自主开发相关的活动,例如,新华社于2016 年10 月13 日推出的红色网络直播真人秀——《红色追寻——三个年轻人的长征路》,时间仅有8min,但是在激发大学生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节目成员仅有三人,具体是一名银行职员秦子恒以及另外两名在校大学生郭玲玲与刘欣然。由三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追寻着红军的足迹,从红军长征出发点“于都”开始,到了长征会师地“六盘山”,整个路程用了11 天,穿越5 个省区,行程达到了1 4000 km,为观众呈现了网络直播12 场,让更多人感受长征精神。通过亲身经历掌握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情况,逐步感受到革命成果是真的来之不易。直播真人秀与时代需求相符,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引领更多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中的点点滴滴,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思想方面深化认识,从而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渗透红色文化是必然趋势。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在高职党建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并充分结合时代的需求、高职学生的特点,通过榜样挖掘与塑造、基于信息技术的“微传播”、特定节日大型活动以及自发活动等策略,将有利于为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提升党建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与建设者。

猜你喜欢

榜样红色高职
红色是什么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红色在哪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追忆红色浪漫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