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2021-12-30郑建和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师应汉字

郑建和

(重庆市潼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 402660)

新时代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已成为基本教学内容[1]。然而,当代初中生普遍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汉语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及古代诗歌中大多有许多文言文,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降低了其学习积极性。再者,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出现在生活中,中学生受其影响,虽然也有“国潮”之类较为积极的视频出现,可国潮与中学生所学传统文化基本没有关联,况且大部分情况下中学生很少会在生活中接触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并无作用。另外,要真正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阅读也是极为重要的,而文言文阅读较为困难,阅读理解需要较长时间,学生很少会在课余时间进行传统文化阅读。

一、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前文提到,当下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严重不足,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文化有如文言文般较为晦涩的知识,也有有趣生动的知识,教师可以从简单的传统文化内容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喜欢传统文化。例如,笔者就曾用趣味化汉字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语言学科,为使学生领略到汉字的美妙,笔者为七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堂较为轻松的汉字专题课,从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分类、汉字书写训练等多角度与学生进行学习了解,让学生领悟理解到汉文字的美妙与历史积淀、深厚底蕴。笔者还进行了汉字研讨活动“说说这个汉字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通过字典、互联网等工具,多种途径收集有关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汉字发展中的趣闻,使学生对汉字有更深的理解,强化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其他内容的兴趣。

二、深度解析传统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精神品格,如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仁爱、尊师重道,道家思想的辩证、尊重自然,放到今天仍然十分具有借鉴意义,也值得在初中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感悟。文言文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不仅要教学文言词义,更要深度解析文章,让学生深入体悟、鉴赏文言文。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讲求方法,学会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哲理名言,理解古人运用文言汉字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理念。尤其是语文课本中塑造的许多优秀的人物品质,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与高尚情操。例如,《送东阳马生序》一课讲述了作者宋濂自述其求学过程的艰苦经历,从而体现出勤奋求学不畏艰苦、谦虚、一心向学不攀比等优秀品质,这些都是对当代中学生有借鉴意义的精神品质,教师应在教学中予以引导,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强化中学生传统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体系,更是传统文化教学的关键内容。阅读传统文化材料,能培养学生的文言知识技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一方面,教师应组织学生反复对教材进行反复阅读,在晨读时间、课前几分钟大声诵读诗词曲、经典文章,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师可推荐一些与学生年龄、环境相适应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记录读书感受与自身理解,从而扩大学生传统文化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作品中蕴藏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例如,教学《行路难》时,笔者为学生介绍了诗人李白,通过一定的主观塑造,引导学生了解、发现李白与杜甫的交往,以及两人诗歌上的联系,从而为学生布置了利用互联网等查阅资料,寻找李白与杜甫故事的作业,要求每人至少要找到一首相关的诗词。在此过程中,笔者完成了课内向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查阅,深入了解诗词内涵、诗人背景,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传统文化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比重也逐步稳定,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教学,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课外传统文化知识,制定完善的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传统文化内涵的借鉴意义,推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师应汉字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会背与会默写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