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2021-12-30温济仁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教学效果体育

温济仁

(深圳市富源学校 广东深圳 518126)

高中生即将面临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高考,往往会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学生释放内心压力,增强身体素质,使其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此外,体育教学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能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然而,在实际的高中教学中,体育教学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不重视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

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一切为了高考”仍然是很多教师和家长的想法,认为高中生的时间比较紧迫,没有必要开展体育教学来浪费时间。这就导致高中体育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领,并且还认为是为了学生好。由于不重视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无法得到释放,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还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师不重视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自然会使学生也认为“学习体育没必要”,当学生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之后,在体育课中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在课堂中的表现通常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难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受益。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务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并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由于这些情况,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下降,教师的教学效果无法提高[1]。此外,若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产生隔阂,学生在课堂中只会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来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安排,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无效率,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知道怎么教。

二、高中体育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一)营造和谐平等氛围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为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要想保证高中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互动,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更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突出,体育教学效果也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并且要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讲解排球中“正面双手传球”的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原地自主练习,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传球。利用不同形式的传球训练方法,使学生准确掌握传球的方法,为之后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进行练习,这样既能拉近师生关系,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重视教学实践环节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太一样,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深入理解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然而,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受场地或器材的限制,往往只为学生讲解体育知识,忽略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讲解的内容,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实践环节,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自我总结,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提高[2]。例如,讲解“篮球传切战术”时,部分学生很难迅速摆脱防守,不能准确掌握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先组织其他学生进行练习,让这些学生在旁边仔细观察,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不能迅速摆脱防守的原因有很多,如动作太慢、切入路线不对等。面对学生总结出来的各种原因,教师要让学生尝试将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并再次进行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与观察,学生对篮球传切战术的理解会更透彻,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地位,课堂教学效果会明显提升。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今,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不同学习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内,以此形成“强带弱”的效果,从而大幅提高教学效果[3]。例如,学习“足球盘带”的相关知识时,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好,但肢体协调能力一般,盘带足球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失误,而有些学生则恰恰相反,由于身材相对矮小,盘带足球的时候非常灵活,但由于身体素质较差,在发生身体对抗时很难占优势。基于此,教师可将不同情况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安排相应的训练任务,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取长补短,这样能使学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积极开展因材施教

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身体素质、性格习惯及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积极开展因材施教,确保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通过体育学习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例如,练习“耐力跑”的时候,教师便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安排了针对性的训练任务。针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在完成耐力跑训练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对身体素质相对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耐力跑训练;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习,教师则希望学生尝试掌握呼吸节奏,并尽可能完成耐力跑训练。这样的教学安排,能真正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保证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并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向上、青春活力的体育平台,促进学生未来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教学效果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我们的“体育梦”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