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师设置有效问题

2021-12-30杨春梅杨小侠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工业革命历史

杨春梅 杨小侠

(1.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校 重庆 400015;2.重庆市荣昌中学 重庆 402460)

苏联的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提到:“在内部层次中理解有效问题为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最终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恰到好处的问题,以此引导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思考分析中。有效的问题能够构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以此开展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理顺知识概念。学生能提前在脑海中对主体知识形成完整认知,就可以更快地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问题:你站在历史长河中看待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鸦片战争时中国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当时的时代看待问题,相当于将学生引入了真实的历史情境,这样会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在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总结性表述之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能归纳出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吗?中英对外贸易的情况怎样?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鸦片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路线分别是什么?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教师运用多个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情境学习中,使学生充当当时事件的主人公,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问题角度,碰撞思维火花

初中生的思维比较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发散的特点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复杂的历史知识过程中形成辩证思想。在学生持有不同观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问题探究辩论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认识,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一来,学生也可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时产生清晰的学习线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3]。

例如,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并预设出具体问题,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完成问题探究与辩论。比如: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是什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设置这样一个多角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预设问题中探究辩论,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能有效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思维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此外,学生之间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能不断分享学习思路,可促进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问题引领,培养比较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问题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环节,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能使学生不断提升对历史的解读能力。

例如,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然后向学生提出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问题。教师给出学生探究性问题: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在明朗的问题引导中阅读课本,对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并且,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以此提升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四、拓展课外问题,提升分析能力

历史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教师可以在课堂末尾留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主动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了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课下作业中提出有效的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拓展性的问题能为学生明确课下自主学习的方向,学生会积极查询资料,从而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问题开展师生互动,能有效帮助学生理顺混杂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进而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发展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工业革命历史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新历史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