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内容

朱 莉

(浙江省温州市丁字桥巷小学 浙江温州 325000)

在运用图示理论开展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首先要清楚相关理论在授课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只有对其作用有所了解,才能提高对其的使用效率。接着,教师还要灵活制定多样化方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灵活阅读学习,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它能运用于多种教学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加强对图式理论的把握,并积极将其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深化理解学习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率[1]。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般而言,图式由固定的信息和可变化的部分组成,其中包含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在阅读教学期间,指导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并以图式的方法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通顺,对问题的把握和思考会逐渐清晰,逻辑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二、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制定操作性强的图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运用图式理论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备课期间制定出可行性较强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可以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全面把握和理解。在指导学生阅读、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目标细分为三项,首先是句子图式目标,比如,学习《桂花雨》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精妙的句子进行细致研读时,教师可以制定如下目标:通过对文章中的句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句子图式,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润色,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纵观文章整体内容,在阅读学习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篇章图式,并以文章中景物特点为切入口,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发展。目标引领下的阅读学习过程,会更加顺利流畅,图式理论概念也会深入学生心间[2]。

(二)进行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优化图示阅读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所学内容尤为重要,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立足教材整体,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归纳,为学生重新建立一份完整的知识结构,并拟定特定主题,使学生在主题式学习内容中获得对阅读的有效把握,从而切实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比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其组合,引导学生运用图式学习方式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出示与之相关的问题,比如:这三篇文章分别讲述了什么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学生可以做好图式构建活动,并将答案填充其中,从而有效增强学习效果[3]。

(三)制定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促进内容图式建构生成

学生对图示理论概念有了清晰把握后,教师可以灵活制定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积极运用。比如,开展阅读教学期间,可以使学生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把握,同时发展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学习《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根据文章描述,绘制精美的图画,以此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记忆。同时,还要把握文章中对景物描写的特点,同时开展仿写练习,用所学的修辞方法和积累的好词好句,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宏观的场景图,从而有效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走进生活,加强对生活的感知力,并积极搜寻生活化的材料,加强学生的积累,学生了解、掌握的东西越多,对事物认知就会越深刻,头脑中的内容图式网络也会越复杂、越庞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越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越深。

三、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图式理论的把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