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下《方剂学》教学改革对策
2021-12-30计小清孔令娟赵印涛高占华
计小清 刘 岩 孔令娟 赵印涛 高占华 熊 鑫
(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所谓通用人才,简单来说就是各方面能力都较强、自身专业知识过硬,可以在多个岗位上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完成岗位职责的人才,这种人才正是目前我国中医药学事业发展中紧缺的类型。最近几年,社会各界愈加重视人才实用性,不再以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作为人才评估与聘用标准,学校中医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依据,加强对学生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适应社会需求,保障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来看,我国方剂学教学尚未达到知识与能力协调培养状态,无法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融入相关知识,不利于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发展。由此可见,研究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下《方剂学》 教学改革对策刻不容缓,是摆在我国方剂学课程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方剂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呈现出不断提升的积极发展态势,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越来越多中医药学优秀人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越来越多方剂学教师认识到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学校也积极开展一系列打造方剂学课程专业教师队伍的工作,加强了对师资队伍的科学管理,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划分职责等角度入手,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越来越多成功经验,为我国方剂学教学工作顺应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需求提供了更多可靠依据与基础支持[1]。
二、方剂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各界广泛关注中医药学人才培养的趋势下,方剂学教学获取了巨大改革进步成果,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方剂学教学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需求,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不够重视教学评价
研究我国方剂学课堂教学开展的改革工作现状不难发现,普遍存在着盲目革新教学手段、不够重视教学评价改革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健全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仍旧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带着明显的应试教育色彩,无法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效果,不能及时反映出教学不足之处,难以清晰呈现方剂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情况,进而影响教学改革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协调
方剂学课堂教学普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呈现出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现象[2]。没有为学生提供方剂模拟实践平台,无法充分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构建具有极强综合性、仿真性、真实性的临床实训基地,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不具备配套的实践能力,无法成为社会需求的通用人才。
(三)课程整合严重不足
基于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方剂学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作为中医药学专业重要课程,要与专业其他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把握方剂学课程实际特点,引入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拓展学生中医药学学习知识面,使学生可以挖掘方剂学课程与中医药学其他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方剂学教学课程整合严重不足,存在着与专业其他课程教学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利用课程整合提升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水平[3]。
三、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下《方剂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
学校在改革方剂学教学前,要分析社会对中医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此为依据明确方剂学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将学生成功培养成中医药学通用型人才,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多方向同时入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改革向着正确方向不断迈进,增强教学改革的科学合理性,避免出现盲目改革、面子工程的情况[4]。
例如,学校可加强对方剂学教师的思想教育,将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理念在教育培训中渗透给教师,促使教师自然而然革新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到基于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方剂学教学改革推进中,依据学情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引入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校企合作单位互评等新颖、多样的教学质量评价策略,全面、动态掌握学生培养情况,第一时间从评价反馈信息中发现教学漏洞,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方剂学教学改革。
(二)掌握基本的核心理论
学校要遵循“够用”与“必须”这两大通用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对方剂学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优化,把握核心内容,重视“针对病症、病机进行相应知法选择”等核心教学,结合不同治法,教会学生合理配伍原则,保证学生可以深入钻研配伍理论,加之诊断等相应临床技能在核心知识教学中的渗透,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应用药物配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一方面达到方剂学课程与中医药专业其他课程有机整合的效果,另一方面提升学校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实力。
(三)设计合适的课程安排
针对目前学校方剂学课程实践教学明显不足的问题,学校和方剂学教师要设计合理的课程安排,坚持理实一体化理念为指导,科学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保证二者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及彼此弥补的效果,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为实践技能发展夯实基础,在实践操作中验证理论知识,发现更多新问题加以探究解决[6]。
例如,学校为了满足师生的方剂学实践活动开展需求,引入先进教育技术,设计并应用计算机病人,保证计算机虚拟病人与中医证候特点相符,通过病人信息显示器、模拟人体模型、主控计算机系统操作开展实训教学,学生利用计算机虚拟病人的脉象、面色、呻吟咳嗽等发声,进行疾病诊断,搜集中医四诊资料,运用理论课堂学习的方剂知识和辩证思维,给出诊断结论,最后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按照标准评价诊断阶段。这种新颖的实训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方剂操作能力,也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方剂知识学习和应用兴趣,为学生今后顺利就职做好了铺垫基础。
又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学生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将具有一定威信、责任心强、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强、为人公正公平的学生,培养成SSP(模拟标准化病人),这些学生具备娴熟应用评分标准、问诊内容的能力,可以结合自己的随机应变、表演才能,进行SSP与模拟医生(班级其他学生)的问诊对话,便于学生获取充足的辩证机会,给出正确方药,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询问病史、医患互动的平台,全方位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灵活通用能力。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方剂案例录制成微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达到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在群内讨论交流,延伸学生方剂学学习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行设置课后课程学习安排的自主权利和决定权利,凸显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与时俱进把握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所开展的教学改革已经获取了很多进步成果,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够重视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协调、课程整合严重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对此,学校和方剂学教师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掌握基础核心理论,促进课程有机整合;合理设计课程安排,理实结合延伸教学时间与空间,让方剂学教学改革为我国中医药学通用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