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中的采购条款的理解和有效控制

2021-12-30焦晓尘王霞赵晖王春艳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2期
关键词:承包方外包危险源

焦晓尘 王霞 赵晖 王春艳

(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北京 10083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各组织之间的协作分工日益增强,可以说任何一个产品的最终形成都离不开庞大的供应链,而这个庞大的供应链包括:承包方、供应商、零售商、供方、外包方、分包方、制造商、分销商等,而如何将庞大的供应链管好、用好,实现企业期望的预期目标,可以说是每个企业长期的追求。

自我国新版GB/T 45001-2020/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1]于2020 年3 月6 日发布实施以来,已经有部分企业按照新的标准来实施新的认证审核,并获取新标准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本文结合新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即GB/T 45001-2020/ISO 45001:2018 标准中的8.1.4 条款中涉及的采购中的承包方和外包进行浅析,从而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最终达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与实际运行的有效控制。

1 对标准条款8.1.4 采购条款中的承包方(8.1.4.2)的理解和有效控制

1.1 对承包方的理解

承包方:是按照约定的规范、条款和条件向组织提供服务的外部组织。

标准条款中8.1.4.2 承包方规定组织应与承包商协调其采购过程,以辨识由下列方面所产生的危险源并评价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a)对组织造成影响的承包方的活动和运行;

b)对承包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的组织的活动和运行;

c)对工作场所内其他相关方造成影响的承包方的活动和运行。

组织应确保承包方及其工作人员满足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组织的采购过程应规定和应用选择承包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准则。

注:在合同文件中包含选择承包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准则是有益的。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涉及到承包方。在这里“承包方”是个名词,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外部组织,且在企业的审核边界范围内进行提供服务的外部组织。

承包方的活动和运行更多的体现在工程活动中,比如:工程施工、清洁服务、工程维护、运行操作等。向承包方分派活动不能免除组织对其控制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责任。

1.2 对承包方的有效控制

对承包方的审核主要是保障外部组织涉及的人的安全,新标准说明了与承包方的活动和运行有关。主要体现双方责任的是《承包合同》。根据《承包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结合企业的绩效对承包方进行有效控制:

(1)首先获取承包方的名录及有效资质,根据承包方的活动和运行的相关职能,识别承包方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特殊技能、方法和手段;结合并通过查看双方签订的《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对承包方实施活动进行协调的证据;主要对承包方存在的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以及其对企业、承包方工作人员、施工场所内其他相关方所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风险的辨识和控制。

(2)通过对承包方的考核,确认其能力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也可通过必须持证上岗的资格证要求,对承包方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资格验证,确保其能力满足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防止非能力人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亦或通过培训让承包方人员意识到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如:查看电工、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的证件,且抽查承包方员工上岗时佩戴的安全带、安全帽等,建立和保留对承包方的能力进行效果评价的记录。

(3)通过奖励机制、安全培训,特别是对危险源的报告、紧急情况、应急响应报告处理以及对进入危险源区域内的人员的控制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和控制,确保在工作场所对承包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即:如何报告事件、建立事故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防止发生人身危险。

(4)通过对承包方的资源配备情况进行实地考查,如:对采购物资进行入场验证、对工程施工管理各过程有关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各场所、施工机具和设备、建筑材料、高处作业、机械使用、化学危险品防护、建筑材料堆放等方面的危险源进行有效标识和管理;同时将有效控制措施传达给承包方,确保在开展工作前验证其有能力执行工作任务,并对工作场所内可能造成影响的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管理和提示,或进行区域标识,当然也可与承包方签订安全协议,包括:进场材料的无毒性,运输过程中及施工时的安全,以保障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实际现场审核获取以上所查承包方的文件化信息,确保将承包方的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2 对标准条款8.1.4 采购条款中的外包(8.1.4.3)的理解和有效控制

2.1 对外包的理解

外包:是安排外部组织承担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

标准条款中8.1.4.3 外包:

组织应确保外包的职能和过程得到控制。组织应确保其外包安排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与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相一致。组织应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确定对这些职能和过程实施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注:与外部供方进行协调可助于组织应对外包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的任何影响。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涉及到外包。在这里“外包”是个动词,是组织将自己的部分职能或过程安排给外部组织去完成。在新的标准中,笔者认为外包主要包括:供应商和外包方所承担的活动或者过程。供应商和其它体系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体系一样,只要是企业就会有供应商的存在,供应商是指从外部企业获取组织所需要的产品。而外包是指对外部组织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做出安排,也就是说:对外包的审核,是针对活动或过程的审核,是一种过程控制,针对这个过程控制,来辨识其危险源,以确保人的安全;虽然外包的职能或过程处于组织的管理体系范围内,但外部组织处于范围之外。

2.2 对外包的有效控制

对外包中的供应商和外包方进行有效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1)不管是供应商还是外包方,必须要求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行业资质等硬性资质才有资格成为供应商或外包方,并收集其有关有效性方面的反馈。同时对多个供应商或外包方实施主、次分级管理。

(2)获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对供应商和外包方进行危险源辨识,同时对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价,并通过沟通、告知,必要时通过培训等措施对其进行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运行的要求。

(3)在获取外包方的相关证据后,确定企业现存有效的对外包的控制类型和必要程序,确保外包方提供的职能或过程不会对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因素或影响的风险。

(4)对纳入外部供方的组织,获取《选择、评价、绩效监视和再评价的应用准则或程序》。虽然对外包方的过程和审核不完整,但是要考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范围内外包给外包方的过程或职能,来证实企业对外包方的控制是有效的,同时保留相关文件化信息,作为现场审核时的证据。

(5)通过面谈、现场观察确认组织对外包及其活动的识别是否充分,获取并查阅相关文件化信息,如:《外包合同》是否与外包职能和过程实施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相适宜,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6)通过对外包方共同开展的一系列控制活动,调动其积极性,使外包方参与其中的活动,如:编制《外包方管理文件》、对其管理层进行访谈及相关人员培训、《制定外包方的绩效评价准则》等活动,以促进外包方持续改进,这样为组织自身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将现场获取的文件化信息作为审核时的证据,确保将外包控制在安全、合理范围内。

3 承包方和外包的有效控制,确保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企业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与之相关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结合标准条款和实际现场的审核取证,同时基于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即确保体系内和相关方人员的健康安全,将标准条款真正引入企业实际的运行中,并根据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最终实现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和安全绩效。

4 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运作都依赖于一个复杂的供应链,每个企业都置身于不同种类的风险之中,这些风险随时可能危害到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的供应链也在不断扩展,可以说,尽早识别并对这些会影响产品/服务/人身伤害的供应链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每个组织不管是涉及到承包方、外包方以及供应商,都要依据标准条款进行充分理解,不管是对承包方还是外包方都可实施奖励与惩罚的机制进行有效管理,且与企业的绩效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识别其危险源和风险,将承包方和外方的风险控制在合理、安全、有效的范围内,达到真正实现GB/T 45001-2020/ISO 45001:2018 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运行的目的。

猜你喜欢

承包方外包危险源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FIDI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索赔问题研究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民航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分类与描述
关于设备风险管理的危险源分类及辨识研究
国际工程造价风险控制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