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化方言“过VP”问句探析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句末例句副词

颜 柳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122)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从行政区域划分来看,1948年底,兴化成立兴化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地级扬州市。1996年改隶新成立的地级泰州市。泰州方言属江淮方言区,1985年的《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一文将泰州方言划入江淮官话泰如片。由于处在南北交界处,这一带的语法现象比较复杂。疑问句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句类表达方式,且在方言中显示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而由疑问副词加谓词性成分构成的“可VP”问句,在兴化方言里表现为“过VP”问句。关于该疑问句最早的研究可追溯到朱德熙先生1985年发表的《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此后掀起方言学界对“可VP”问句的研究热潮。本文拟重点探讨“过VP”句式,并与其它问句类型进行对比。

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过VP”问句也有“过是VP”“过曾VP”这两个变体形式,其中“过VP”问句是最基本的用法,下面分别举例进行分析。

一、“过VP”问句

“过VP”问句的基本语句形式是“(NP/VP)+过VP+(PRT)?”。“过VP”前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以及后面的语气词都可以根据语境省略,“过VP”问句的疑问焦点是VP,此类问句的肯定回答是“VP”,否定回答是“不VP”。

(1)你过去(你去不去)?——去/不去。

(2)你过想家啊(你想不想家啊)?——想/不想。

(3)你过能不瞎说嘎(你能不能不瞎说嘎)?——能/不能。

(4)你过有钱额哇(你还有没有钱)?——有/没有。

通过以上例句,大家可以看出,“过VP”中的动词种类丰富,可以是简单的行为动词、动词相关短语以及心理动词、能愿动词等。如例句(4)中的“过有钱”的否定形式则要变为“没有”而不是“不有”。“过VP”问句通常也会在句末加上语气词“啊”以及多种语音变体,如 “呀”“亮”“额哇”“嘎”等加强疑问的语气词。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过VP问句”还有一类常见用法。当“过VP”前是分句时,“VP”通常是“好”“行”,相当于汉语普通话里的“好不好”“行不行”。

(5)明到一块去逛街,过好啊(明天一起去逛街,好吗)?——好/不好。

(6)把我吃一口,过行(让我吃一口,行吗)?——行/不行。

二、“过是VP”

“过是VP”问句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是疑问副词“过”修饰动词“是”,疑问焦点就是“是”这个动词,回答有“是”和“不是”;另一种情况是“过是”本身是疑问副词,其后的VP既可以是肯定形式,也可以是否定形式。这种情况下的句末疑问词不能省略,主要用于说话人已经对问句内容有了猜测,其目的是为了求证,因此,疑问程度要低于“过VP”。

(7)那个人过是你老师啊(那个人是你的老师吗)?——是/不是。

(8)明天过是你的生日啊(明天是不是你的生日)?——是/不是。

(9)门口过是有人敲门啊(门口是不是有人敲门)?——是的,有。/不是,没有。

(10)你过是不想过年额哇(你是不是不想过年了)?——是的,不想。/不,想呢。

例句(7)(8)中的“过是”是疑问副词,“过”修饰动词“是”,相当于“是不是”,肯定回答用“是”,否定回答用“不是”。例句(9)中“过是”是一个整体,意为“是不是”,肯定回答用“有”,否定回答用“没有”。例句(10)中的“过是”同样是疑问副词,谓词部分是否定结构,说话人在自己猜测的基础上发话进行求证,否定的可能性要大于肯定的可能性。因此,肯定回答用“是的,不想”,否定回答用“不是,想呢”。

三、“过曾VP”

“过曾VP”问句的基本语句形式也是“(NP/VP)+过曾VP+(PRT)?”,它的最大特点是表示已然问句。“曾VP”是句子焦点,需要重读。这类问句的肯定回答是“VP+PRT”,其中的句末语气词可以是已然态的“了”和完成体的“过”,也可以是表示完成的“啊”“滴”“嘎”,否定回答是“不曾(VP)”。

(11)你过曾坐过飞机啊(你有没有坐过飞机)?——坐过滴/不曾。

(12)我过曾告诉过你不要迟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不要迟到)——?告诉过滴/不曾(告诉)。

(13)你家宝宝过曾打过预防针亮(你家宝宝有没有打过预防针呢)?——打过了/不曾呢。

(14)你过家去(你回不回家)?——家去/不家去。

(15)你过曾家去(你有没有回家呢)?——家去了/不曾。

例句(14)“你过家去”中“家去”这个行为还没有发生,表未然,回答是“家去/不家去”,不需要句末语气词。例句(15)“你过曾家去”所问的“家去”这一行为实现了没有,表已然,回答中的“了”不可省。

在补语系统中,“得”字结构属于表达结果补语和可能补语的范畴。兴化方言“过VP”结构与“得”字结构可以套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过VP”结构的VP为“得”字结构,形式为“过+得字结构”。一种是“过VP”结构充当补语,形式为“V+得+过VP”。二者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例如:

(16)作业过写得好啊(作业能不能写好)?

作业写得过好啊(作业写得好不好)?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5.68±2.77)分,参考组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0.89±3.06)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7.340,P=0.000)。

(17)袜子过洗得干净啊(袜子能不能洗得干净)?

袜子洗得过干净啊(袜子洗得干不干净)?

“过VP”问句中“过”的作用主要是显示疑问焦点,“过”的位置不同,疑问焦点也不同。“过”出现在“得”字结构前时,疑问焦点是“得”字结构,表示是否可能。“过VP”出现在“得”字结构后时,疑问焦点是VP,表示结果或状态。

如果VP具有[+非自主性]特征的时候,那么笔者则采用“V+得+过VP”的结构形式。因为动词本身的非自主性决定了该动词不能解释为能性,所以“过VP”出现在“得”字短语后面表示结果或状态。如下例句所示:

(18)她过长得痛啊(她能不能长得漂亮)?

她长得过痛啊(她长得漂不漂亮)?

(19)雨过下得大啊(雨能不能下大)?

雨下得过大啊(雨下得大不大)?

本文以江淮官话泰如片的兴化方言中“过VP”问句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过VP”中“过”的记音缘由以及与学界已有共识的“可VP”反复问句的关联,重点探讨了“过VP”“过是VP”和“过曾VP”的句法结构,使用环境、时态等,其中“过VP”和“过是VP”表示未然,“过曾VP”表示已然。其次,文章分析了“过VP”结构与“得”字短语套用下的两种表达方式,认为“V+得+过VP”比“过+得字结构”使用范围更广。最后,本文探究了“过VP”问句的性质归属,认为从意义角度上看,“过VP”问句应属于正反问句。

四、“过VP”问句与其它问句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认为,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疑问句包括疑惑和询问双重意义。按照结构特点,疑问句又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四类。然而,有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过VP”问句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哪一类问句呢?目前,学界对“可VP”结构的性质认识有三种:一是属于反复问句,如朱德熙(1985);二是属于是非问句,如顾黔(2016);三是既不是是非问句,也不是反复问句,如袁毓林(1993)等。

方言不同于普通话,不仅结构特征不明显,而且疑问语气词更为多样化。因为大部分时候研究者需要将方言转化为普通话后再来判别它的归属,所以这就又涉及到一个从哪个角度进行解析的问题。

从结构特征来看,“过VP”问句更接近是非问句。它们都采用在陈述形式上加上疑问语气词或疑问标记词的语法手段,回答方法也相似,都“VP”和“不VP”,如例句(20)(21)所示。

从意义层面来讲,“过VP”问句则更接近反复问句。虽然问句中没有出现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并用的情况,但是它传达的意义是在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之间选择一项进行回答,回答形式也更接近于正反问句的模式。如例句(22)(23)所示。

(20)你认得他?——是,认得。/不认得。

你过认得他?——认得/不认得。

(21)这条裙子漂亮吗?——漂亮/不漂亮。

这条裙子过漂亮?——漂亮/不漂亮。

(22)你过喜欢看电影(你喜不喜欢看电影)?——喜欢/不喜欢。

(23)他爸爸过是你舅舅(他爸爸是不是你舅舅)?——是/不是。

笔者认为,“过VP”问句的存在是语言发展演变历史中留下的足迹,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独特性。语法形式虽然是大家分析汉语语法的第一步,但是语言是用来传情达意的、进行交际的。总之,在不违背语言的经济型原则下,本文更倾向于从表达相似意义的角度将“过VP”问句归于正反问句。

猜你喜欢

句末例句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英声细语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