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学习卡,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2021-12-30内江市第一小学校廖艳红

内江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凡卡思维能力情感

◇内江市第一小学校 廖艳红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强调教学应做到以学为主,而多数教师都以教为主,没有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了依赖老师,思维能力发展不足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将依托统编教材,从“预习学习卡”“拓展学习卡”“自主探究学习卡”“复习卡”的设计、使用等方面,利用不同类型的学习卡训练学生思维,从而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学应做到以学为主,而多数教师都以教为主,没有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了依赖老师,思维能力发展不足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我依托统编教材,利用不同类型的学习卡训练学生思维,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1 利用预习学习卡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常规思维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的预先学习,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学习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经验不足,方法掌握不得当,其预习结果也是收效甚微。为此,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常用预习卡,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课前预习,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常规思维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利用预习卡对阅读课文的预习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书声琅琅识写生字自我检查学贵有疑。这个模式适合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大部分文本。预习卡中的内容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布置学生提前学习,并通过课前批阅,较为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差异,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学生常用预习学习卡,夯实了语文基础知识,观察、分析、比较、批注等常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完成预习卡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升,也学会了思考、质疑,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巧用用拓展学习卡,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离不开抽象思维,学生理解、接受语言所传达的感性的或者理性的情感信息,都需要通过感知、想象、辩论、体验等形式去理解、接受语文阅读知识。阅读教学中教师提供不同形式的拓展学习卡,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课堂拓展学习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花钟》《火烧云》《观潮》等课时,为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习惯,激发学生阅读思维,我在教学时适时使用拓展卡,要求学生将生活中发现的花草、气象、景观改变用图画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还将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记录在拓展卡上。

(2)空白拓展学习卡,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在部编教材中,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眼和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作者为构思炼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老师应当善加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对这一“空白”进行想象,不但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学习情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课文中的内容,更好地理解文意和人物形象。

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教师在学习中出示一张空白拓展卡:凡卡还承受了哪些非人的遭遇?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凡卡的遭遇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入情入境,感人至深,在交流中对凡卡的遭遇更加同情。学生在完成空白拓展卡同时,联想到凡卡的生活,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憎恨情感油然而生。在教学中通过“剧本卡”“辩论卡”、“评议卡”、“协作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地确认和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感性观察转变为理性知识。

(3)自主探究学习卡,培养学生质疑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质疑,勇于质疑,而不是流于形式。质疑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提升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需要学生在质疑、探究中更好了解文本表达的意义。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自主探究学习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质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善于应变,敢于创新。

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自主探究卡:曹冲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你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积极地从文本中寻求答案。一个学生说曹冲的办法不好,太麻烦,如果让军士们直接上船到划线处,然后将军士们的体重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既不用搬石头又不用称石头重量,省时省力。虽然这个办法受到一些同学的质疑,但学生们这种质疑思维能力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在不断探究的学、做、思中成长,教师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3 活用复习学习卡,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课后复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随着知识的增加,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一,吸收消化知识的进度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复习卡,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学情,对各阶段的学生提出要求不同的复习卡,人人参与,引导学生在总结、比较提炼、分析归纳梳理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4 常用阅读学习卡,培养学生情感思维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收集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展阅读拓展教学,除了课本上的文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学习卡,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培养学生情感思维。比如在学生读完《白雪公主》后一个学生在阅读学习卡上写下独特见解:白雪公主不受继母喜欢是因为她不听话……“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会有所不同。每读完一篇文章,学生利用阅读学习卡画框架图,批注、感悟……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阅读中感受真善美,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培养丰富的情感思维。阅读学习卡还可以通过“剧本卡”“辩论卡”、“感悟卡”、“合作卡”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地确认和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感性观察转变为理性知识。

5 结语

学习卡是用卡片的形式来摘记知识精华,提要读书内容,提升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学情,巧用各类学习卡,训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阅读、习作等方面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凡卡思维能力情感
《凡卡》续写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