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舞运动》课程重构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1-12-30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徐 瑶
体育课程改革是推动体育运动入心、入脑、入手的推动力,全面的育人观念,要求体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强身健体的基本功能,还要充分发挥体育运动项目在美育、德育、智育等其他方面的潜在功能。本文通过《排舞》课程重构,将排舞项目技术、风格特点、竞赛规律和发展趋势,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以及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以便还原排舞运动本质,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体育课程改革是推动体育运动入心、入脑、入手的推动力,全面的育人观念,要求体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强身健体的基本功能,还要充分发挥体育运动项目在美育、德育、智育等其他方面的潜在功能。本文通过《排舞》课程重构,将排舞项目技术、风格特点、竞赛规律和发展趋势,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以及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以便还原排舞运动本质,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1 前言
随着“三全育人”思想的深入人心,体育课程的改革不能仅局限于促进学生发展体能,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与水平等原有的认知范围,我们需要拓展和挖掘体育更多潜在功能,使学习者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塑造形体美,更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沟通、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全面建立人格的完整性,在促进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学习者真正了解运动项目,进而掌握运动技能,从而爱上体育活动,继而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项目特点大胆重构与整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根据教育学与运动学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大胆创新与探索,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知识传输模式,而是要让学习者成为教学的主体,设置教学问题来进行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才能给让课堂“活跃”起来,才能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也能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因此,通过重构《排舞》课程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在其中,通过实践来探索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排舞》课程重构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2.1 强调体育与美育并重,培养良好锻炼习惯与审美情趣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加强体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该《规划》指明了体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与此同时学科互融与学科渗透已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排舞运动作为众多体育项目中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完成性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因其多样的音乐风格、易于掌握的运动技能,兼具活力与时尚迅速被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排舞运动,从而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在《排舞》课程中通过梳理其项目技术特点、竞赛规律和发展趋势,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以及翻转课堂模式,突出体育的锻炼价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加美育的艺术熏陶,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2.2 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凸显运动项目特点,彰显项目文化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中不断前行,教学模式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项目繁多,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其发展渊源、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将其运动项目特点与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学习者在学习运动项目的过程中,斩获运动项目技术的同时,提高美育水平,更注重自身核心素质的发展,促进自身的进步。因此在排舞课程中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能够加强和凸显其项目的锻炼性、艺术性和操作性,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达到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在收获运动项目技能的同时,在团队合作下发展核心素质。
2.3 满足社会对“全人”的要求,锤炼全方面发展的可塑之才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课程的改革必须契合新时代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在排舞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要体现运动项目的锻炼性、健身性,另一方面要突出项目的实践性、操作性,再一方面要凸显项目的潜在功能即团队合作、创新及沟通,能够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排舞课程中,真正理解该运动项目的特点与特征,更好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服务。
3 《排舞》课程重构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3.1 回归项目竞赛特点,重构排舞课程教学内容
操舞类课程教学内容回归体育艺术类项目群竞赛特点,首先在原有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艺术编排、动作完成、音乐风格解析等内容,使学习者能够完全掌握此类运动项目的特点。其次将展开期初、期中、期末三期教学成果检查,让团队将“项目作品”在三次调整与修改中精益求精,从中基本掌握项目编排技巧。再次在教学中把单向知识与技能传输方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3.2 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
《排舞》课程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不再是教授数套成套动作,而是通过艺术编排、动作完成、音乐风格等一系列排舞运动所特有的项目内涵和精华,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和创新,教师不再设定统一的内容标准,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自由发挥,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3 《排舞》课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项目教学模式为引领,以翻转课堂为主导,以运动教育为评价,形成三位一体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者锤炼健康的体魄,内化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夯实扎实的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核心素质。
3.4 体育与美育,技能与素质的教学观念符合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全面育人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前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需要注重人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要把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排舞》课程重构途径与混合教学模式的相互渗透
4.1 重构《排舞》课程教学内容,引入美学概念
引入艺术编排讲解与引导,从构图、队形变化、风格把握等元素着手,以身体美、健康美、行为美以及音乐美为基调在反复的动作练习中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同时将翻转课堂、运动教育与项目教学模式有的放矢的综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将体育与美育目标贯彻在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在课程的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另一方面风格化基础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排舞运动技术特点,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项获益终生的体育运动项目,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再一方面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考查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理解,艺术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排舞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
4.2 建立健全课程考核机制,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教学评价从整体性、完成性、艺术性进行客观剖析,从构图、服饰、妆容等美学入手进行艺术剖析,使学生了解排舞运动的竞赛规律和特点,在教学中以项目教学模式为引领,以翻转课堂为主导,以运动教育为评价,形成“三位一体”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比例,规范运动技能,在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根据各小组的实际问题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团队的特点进行项目建设,在相互交流中与人沟通,加深感情,融洽团队,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火花”,形成具有创新、沟通、合作与实践能力的核心素质。以小组团队为考核对象,根据小组的成套动作完成度,艺术编排的新颖度,音乐理解的正确度和团队配合的默契度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和体系。
4.3 回归运动项目竞赛特点,掌握运动项目技术精髓
从教学过程看,项目教学的模式调动了全员参与,每个小组根据自身在艺术编排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期中首次集中展示,各个团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根据每个队伍的情况进行逐一点评,并给予建设性意见,帮助每个团队在期末考查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基础,从考查结果来看,85%以上学生基本掌握排舞的运动技术特点,学生反馈对排舞有了普遍了解。另一方面,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断推敲中改进自己的“作品”,不断雕刻自己的“作品”,让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其中,再者学生普遍反应能够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让她们知道了排舞竞赛的规律,使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并掌握了排舞的编排技巧,特点对于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有利于她们今后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5 结语
首先回归排舞项目竞赛规律,有利于学生清楚并掌握排舞运动项目技能,学会欣赏排舞竞赛,掌握真正受益终身的运动项目。其次翻转课堂、项目教学以及运动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再次教学内容的重构有利于学生锤炼健康的体魄,内化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创新与实践能力。最后课程改革以体育与美育,技能与素质为目标符合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将体育、美育、技能与核心素质贯穿于排舞运动课程中顺应了新时代社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利用排舞课程艺术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探索从翻转课堂、运动教育以及项目教学模式来重构高校排舞课程体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该运动项目的本质,掌握该运动项目的技能,进而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此运动项目中来,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实现健康生活与学习,通过行云流水的艺术编排实现艺术熏陶与陶冶情操,通过精雕细琢的技能学习实现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团队合作与创新实践实现核心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