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风景园林的现代性转变

2021-12-30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内江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造园风景园林古典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韩 瑞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当代中国的风景园林更加注重人居环境,注重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完成从中国传统园林到现代性园林的转变过程中,找到中国风景园林最珍贵、独特的精华,保留住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根基,多学科交融学习,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并将其整合创新是我国风景园林现代性转变的关键。

1 中国风景园林现代性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风景园林学现代性研究的根本意义与价值在于实现传统园林到现代风景园林学的成功转变[1]。诚然,中国古典园林在历史上取得了无数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论是从园林的创作思想、意境、营造手法方面,还是文化与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在当下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与风景园林学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风景园林,并积极探索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风景园林现代性的转变。

2 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的认知

2.1 造园理论丰富

中国的风景式造园基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造园技术实践与理论研究,为造园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造园要素营造也有专门著作,比如林有麟的《素园石谱》、王象晋的《群芳谱》等。除此之外,在江南地带还出现了第一批得到姓名记载的叠山师,其叠山手法各有千秋,造园技术开始有理论知识与技术的支撑,逐渐形成可效仿的造园法式;而中国古典园林在置石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效法自然,还融入自己的见解。

2.2 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造园手法之一,而中国风景园林在意境营造方面也独具魅力。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不仅是单纯的造园要素堆砌带来的美感,还包含通过造园手法的运用为游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多重感受,这是园林与观赏者之间情感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感受与精神共鸣[2]。

这就是意境的魅力,相比更清晰具象的表达,它更加耐人寻味。不同的人,不同心境,不同时刻,来到同一座园林,其对于园林意境的理解也会有所变化。意境的附加魅力也在于此,它不会将造园者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其他园林观赏者,意境之美在于其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评判哪种理解是对亦或是错。

3 中国风景园林现代性转变的发展方向

3.1 功能的转变

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园林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同于古典园林简单的游憩观赏功能,现代园林开始注重文化、生态、减灾、人性化等功能[3]。在满足园林绿化的同时,考虑人居环境的营造,注重人的感受;在营造“诗情画意”园林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留中国古典园林基本功能的同时融入新功能,从而满足现代发展对风景园林的需求,解决当下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所带来的新问题[4]。

3.2 传承与创新

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对我国传统园林的研究、继承与发展。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学更加注重生态、节能、可持续与创新,而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风景园林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如何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传统园林的文化独特的内涵和内在的灵魂,是我们在现代化转变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未来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3.3 多元与开放

当下风景园林在国际间优秀思想、设计方法的交流与学习不断加强,对于“古”与“今”、“东”与“西”之间存在的差异做到融会贯通、理性学习。在保留中国传统园林之“本”的同时,学习优秀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实现风景园林的多元创新发展[5]。

包容多元文化并坚持开放式发展才能使风景园林学科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实现其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辉煌。

4 结语

当代风景园林肩负着响应生态文明的号召,建设美丽新中国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尊重传统,思考“中国性”、“现代性”在风景园林学科中的辩证关系,深入发掘中国风景园林的深刻内涵,学习前人优秀的思想理论,深入挖掘我国当代优秀的景观设计亮点,探寻适合中国本土的现代性风景园林,并思考如何继续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为未来建设美丽的中国风景园林提供指导,让中国风景园林真正实现现代性转变。

猜你喜欢

造园风景园林古典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怎样读古典诗词?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清漪园赅春园造园艺术及园林审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