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影响因素及推广策略的研究
2021-12-30内蒙古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足球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足球学院)唐 曼
随着高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伴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的蓬勃开展,啦啦操运动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啦啦操将运动与音乐实现完美融合,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更重要是能够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本文分析了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推广对策,以期促进校园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1 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影响因素
1.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开展啦啦操运动的高校并不是太多,许多学校开展的体育课程项目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上。啦啦操运动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集健身价值与审美价值于一体,却并没有赢得大部分学校的足够重视,学校不开设啦啦操课程,没有啦啦操运动队和啦啦操社团,导致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中的影响范围小,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1.2 系统教学资料偏少
与专业的啦啦操运动不同,高校推广啦啦操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希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啦啦操本身的学习难度要求不高。但是当前与啦啦操运动教学相关的专业资料少之又少,加大了教师对于啦啦操运动整体发展及技术的理解难度,对于啦啦操运动本身的基础理解与认知一旦存在偏差,在啦啦操运动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中难免会出现弊端。
1.3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专业师资队伍是保障啦啦操运动教学正常开展的必备条件,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多数高校啦啦操教师都是健美操教师兼项,专业的啦啦操教师少之又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开展教学,可能会对啦啦操教学存在错误认识和理解,最终影响校园啦啦操运动的推广与普及。
1.4 普及认识程度不够
随着校园足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着手发展啦啦操运动,但是推广的高校数量还是偏少,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在发展啦啦操运动的高校,大部分都是参加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的学校,极少数学校是单独发展啦啦操运动,啦啦操运动在高校间的发展更多的时候是伴随着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而进行的。
2 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推广对策
2.1 提升社会各层认识
为了更好的开展啦啦操运动,社会、学校及教师应该加大重视开展校园啦啦操运动,做好啦啦操运动在校园顺利开展的规划,为学生提供啦啦操运动场地及器材保障等;定期组织专项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升专业教学技能;重视啦啦操运动相关政策的引导,可以为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2.2 构建专项课程体系
建立完善的啦啦操课程教学体系是推广与普及校园啦啦操运动的前提。发展一门新的课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加入啦啦操项目,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教学内容、形式、体系的划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及考核方式,建立一套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啦啦操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3 加强专业师资建设
缺少专业教师是影响校园啦啦操运动推广与普及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在开展啦啦操课程的过程中,高校应该重点关注师资力量的建设,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啦啦操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开展培训或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整体专业教学水平。
2.4 构建校际交流平台
我国目前最高水平的高校啦啦操赛事是全国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锦标赛的举办促进了高校之间啦啦操运动的交流与学习,推动了我国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但是能够参与该项比赛的队伍是少数,因此需要有更多的发展策略与模式的交流平台来促使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2.5 加大宣传认识力度
在高校里可以建设啦啦操社团,通过社团组织活动将啦啦操这项运动融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在社会上可以建立合理的市场化推广机制,打造一条符合校园啦啦操运动发展的产业链,塑造啦啦操运动的社会品牌效应;同时在生活中提升社会对参与啦啦操运动所产生积极作用的认知程度,促进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推广普及。
3 结语
综上所述,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依然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活动项目,在实施和未来发展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找出合适的应对及解决措施,以此促进啦啦操运动在我国高校的蓬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