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经验传承

2021-12-30王晓翔翟美霞

关键词:恩格斯建党培育

王晓翔, 翟美霞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21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篇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2]。早在2016年,人民日报就曾刊文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心聚力,是因为其核心价值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以史为镜,展望未来,立足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经验传承,自然成为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思想维度: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理论先导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早在无产阶级政党初创时就明确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4]59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得到认同,首先是其自身可能得到认同,这就要求核心价值的凝练与提出始终以科学的理论为先导,不断维持其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并引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逐梦之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来看,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探索实践都取得了成功与胜利,凡是背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探索实践都遭遇了失败与挫折。百年征程的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同样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

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性的认知始终彰显着自身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然而,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什么神秘或神圣的东西。正如毛泽东所言:“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5]106,“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5]111。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学说体系之外,还包含着由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本身。1938年10月,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并非抽象而是具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6]。2021年2月,习近平也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7]一个国家想要站上世界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科学的理论先导,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培育、发展和凝练的,其内涵与表征也将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深化。在探索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进程中,需要我们能够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二、历史维度:传承“实事求是”与立足“两个百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时代坐标

“马克思主义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科学”[8],是顺应无产阶级迫切要求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强烈诉求而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生机,其核心在于建立在自我批判之上的自我完善。马克思以其亲身实践为这种“批判”做了“无情”的注脚:所谓“无情”,一不忌惮于与任何势力发生冲突,二不忌惮于批判自己所做出的结论。在《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5在面对当时所谓“进步人士”僵化、教条甚至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行为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多个场合、多封书信中以讽刺的语气反复提及那句现今最容易被曲解的经典表述:“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见《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恩格斯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恩格斯致保尔·拉法格》等书信文本。所以列宁在《共产主义》一文中批评库·贝·同志援引马克思的话时指出:“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9]

列宁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界定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坚强政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同样贯穿于建党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集中阐释,毛泽东将这一活的灵魂作了“实事求是”的转化表达:如果无法接触事情的性质及其与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事情的全部现状和历史状态,“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5]290。

诚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0]11这一根本,从外部现实性角度来讲,是事情的“全体”和“本质”,是在对“事实”的具体情况作出“求”的系统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习近平明确指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本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奋斗进程、时代问题相结合[11]。因此,建党百年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力,也需从中国当下“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国情出发:一是立足历史赓续,在动态中确定基点;二要紧扣时代主题,在争鸣中博采众长;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在改革中守正创新。

三、主体维度:传承初心使命与坚定人民中心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倚靠选择

任何政党都有自身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其他一切政党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其鲜明的人民立场,即以无产阶级利益为逻辑起点,以实现共产主义与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一切唯心史观都认为历史由“神明”或少数英雄创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第一次从人的角度界定历史,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0]19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295。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人”两个层次的内涵范畴。其一,是超越某一个体的普遍之“人”:他们并非孤立静止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525;其二,是作为特定个体的行为主体的每个之“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这里关于“人”的不同内涵的两分方法,一方面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另一方面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解放视域下的彻底的革命诉求。

秉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坚守至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毛泽东多次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2]。“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13]回望百年建党历史征程,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转型社会中人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表述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501,但落到马克思主义所关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之上,其社会关系的边界往往由其所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范畴决定。随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逐渐显露,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逐渐多元。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力,需要将核心价值建构在能够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共同价值诉求之上。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能够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11],也能够倚靠人民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基础。

四、实践维度:传承实践论点与追求知行合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最终旨归

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要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以改变无产阶级生存生活的艰难状况,因此一切理论的最终旨归都是为指导实践服务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论及实践的理论表述大致沿两条线索展开: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认识为之服务的最终需要。在马克思主义这里,实践何以成为高于认识的目的存在,答案正如列宁所述:“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4]

回顾百年建党历史,中国共产党早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点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普遍存在的思想误区,毛泽东撰写《实践论》,明确指出辩证唯物论的两个最显著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5]28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基础,其本身同样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思考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力而言,一方面要用实践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否得以认同,是否始终具备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品质特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实践层面上的知行合一,既要将其内化于心,又要呈现外化于行。对于前者而言,正如前文所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1]。在思想维度、历史维度、主体维度三者协同引领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亦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并将始终承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对于后者而言,习近平总书记论述颇多:“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5]“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6]

猜你喜欢

恩格斯建党培育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