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

2021-12-30鲍科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纸质知识产权数字化

鲍科美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31)

当前,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信息资源建设将加速我国全面信息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网络环境下,如何让信息变成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这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1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现状

1.1 信息爆炸与信息污染

随着5G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网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群体越来越依靠网络。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网络传递数据、信息,产生了大量的信息交互,进而引发了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爆炸。

在信息爆炸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信息可以分为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可以通过加工、组织后传递到用户手中。无用的信息包括垃圾信息、过时信息、黄色信息、虚假信息、政治反动信息和计算机病毒等。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被我们接触和利用,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污染。根据连续多年的《网上315:中国网民受骗与维权调查报告》指出,网络已经是信息重灾区。报告表明,有97%的网民接收过骚扰信息、诈骗信息;65%的网民遇到过500元以下的诈骗;36.6%的网民接收到过百科类网站的虚假广告。人们在使用网络的便利的同时,网络产生的信息污染给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如何降低信息污染,如何在信息爆炸中甄别出有用的信息,剔除没用的信息,将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向。

1.2 信息化高速发展,高质量信息资源缺乏,信息资源分布不均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最新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加快5G技术的推进和应用。目前,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紧跟时代步伐,信息化高速公路建成在望。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呈现指数级增长。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显然不缺乏信息,但可以被利用或者容易被利用的信息却少之又少。虽然,信息在数量上呈现爆炸式增长,但从质量上来看信息的数量却很少。这就是许多学者提到的信息化建设中的“有路无车”。所谓“有路”就是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硬件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所谓“无车”就是说在这条建好的高速公路上缺乏高质量的、能够支持科技创新的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下,虽然数据、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但信息分布极不均衡。当前,网络已成为信息传递的新媒介,但网络也加速了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均匀分布。根据“马太效应”原理可理解为,信息资源建设越有优势,越有利于信息资源的积累。反之,信息资源将越来越匮乏。

2 科技发展与信息资源建设的相互作用

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很多前沿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发展落后,各领域学科科技信息资源缺乏且滞后,中文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占比不到1%,中文科技信息资源更是稀少,能够支持科技发展的数据库也几乎为零。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技信息资源也呈现井喷式增加,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出现转折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信息资源的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信息资源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促进各学科领域的成熟和进步,进而产生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资源。因此,科技发展也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资源。

我们知道,科技事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信息资源,所以搞好信息资源的建设才能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实验、事实数据和信息,大量实验、事实数据和信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使用才能进一步支撑科技发展。在国家信息化战略部署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图情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积极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较成熟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2]。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助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信息资源整体开发、利用,为实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提供了指导,最终为科技信息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检索和传递。信息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提供资源基础,进而形成一个“科技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3 信息资源建设路径

3.1 信息资源建设是基于信息用户和用户需求的

从整个信息活动的流程来看,信息的最终流向是信息用户,那么信息资源建设要朝着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方向进行。

信息活动可以理解为从信息源到信息用户的信息服务活动。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用户的研究成了信息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归纳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显然,人们满足这5个方面的需求从事的活动都需要获取信息,这说明人的信息需求是人的所有需求都会引发的。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信息无处不在。但只有能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才是对用户有用的信息,才能被称为“资源”。这也体现了信息资源的特性——需求性,即:离开了需求的资源不叫资源。所以,信息资源的建设要朝着基于用户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向发展。

3.2 纸质文献信息资源与数字信息资源协同建设

目前,信息资源建设可分为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指以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为主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又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提。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高校生均图书80册,年生均进书量为3册。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来看,国家层面的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从未放松。

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实体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实体馆藏数字化建设是当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实体馆藏数字化是保存馆藏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获取便利化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数据库的建设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数据库资源可以为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的资源优势。所以,数据库资源的建设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

当前,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同等重要,我们要两手抓,协同发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4 当下信息资源的特征与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信息要素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中,信息资源已然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源。

信息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信息资源具有交互性、共享性。由于信息资源具有这样的特性,信息资源的获取、交互和共享成为可能,但同时也面临信息资源交互和共享过程中的知识信息的保护。由于信息资源的稀缺性和有偿性,信息资源的获取往往涉及经济问题。

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知识产权立法不足。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呈现多样性和动态性,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凸显出网络知识产权立法的滞后性。②网络信息资源版权不明问题。网络环境下,许多信息资源的版权拥有者不一定是作者本人,有的信息资源涉及多名版权人,还有一些信息资源是匿名的,这些问题都使得版权处理难度增大。③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盗取信息资源,使得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难题。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计算机很容易被一些恶意的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侵入,复制盗取我们的文件信息,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④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当前,无论是信息资源提供者还是信息用户都缺乏法律意识,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在利益驱动下,很多信息资源获取者都存在侵犯生产者、著作者知识产权的问题。

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主要包括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复制权和传播权、数据库和多媒体知识产权,还包括专利权、数字作品的著作权等。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为进一步处理好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我国于2019年4月、2020年10月、2020年11月,对《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订。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有法可依。

5 结束语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信息资源成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源。夯实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和个体需求,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纸质知识产权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