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项目:“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
2021-12-30王玮
王 玮
(大连市西岗区兆麟小学)
美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STEAM教育(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融入美术课堂形成跨学科学习,将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有机结合,推动“五育”融合发展,培养有创新发展能力的时代新人。
一、“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的分析与设计
(一)课程分析:“STEAM+爱心物语”课程的可行性
“五育并举”中,美育是学校课程整体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是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元素。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立足于艺术教育,完善课程体系;更需要超越艺术教育,面向人的精神与情感发展。首先,“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的开发是以“阳光绳韵”体育特色文化为支撑,归属于“STEAM+五彩绳韵”特色校本课程。美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弘扬学校“阳光绳韵”特色体育精神文化,突出本校的办学优势,整合特色资源,促进学生获得新知识与新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其次,“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是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在学科间协调知识,优化与重组教学方式,淡化学科间的隔阂,实现跨学科连接,最后形成整体的知识。学科间整合具有着开放性,促使学生对美育中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知。最后,美术跨学科融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思考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的跨学科融合,其目的是将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起来,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学习、在制作中拓展思维,让创造潜能得以发挥。STEAM教育环境下的美术学科与多学科融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上拓展与知识丰富得到关联,促使学习变得有趣。课程实施中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推动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跨学科:“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的理解
将跨学科教学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美术学科教学有四大学习领域,包括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美术学科本身涉及多学科综合学习的内容,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基本特征。“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中进行了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建构整体的、美好的生活世界,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该课程开发具有整体育人元素。
“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中的“A”代表艺术,美术作为艺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元素,其课程目标应该成为促进学生整体认知的学习目标之一。“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目标设计中的“T”: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查阅资料;“A”:对作品进行艺术设计,提高动手能力;“M”:制作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量尺测绘。通过跨学科整合,促进课堂走向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美术方面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通过探索联想、构思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意表现能力,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与辨别能力;语文方面,用语文知识对作品进行描述、互相交流;信息技术方面,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信息资料。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共通共融之处,如果注重单一学科,则难以全面关注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美术教育教学的灵魂是创新,而“STEAM+跨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从美术学科教育教学中可提炼五大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从而实现学生整体发展的有效教育教学新途径。
(三)五彩绳韵:“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实践
1.绳韵之美“厚德”:爱心传递,陶冶情操
“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中的德育体现:以爱为原点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与兴趣;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其学会探究、想象与反思、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而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帮助学生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美善相连陶冶道德情操。
“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开发,搭建德育与美育之间融合发展的桥梁。引导学生感受美,提升审美情趣,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养成。课程开发中的模块“谈谈爱”,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心中的爱,如父母的爱、同学的爱、老师的爱等,帮助学生理解爱可以与人分享,要学会爱别人。
2.绳韵之美“启智”:激发潜能,养性怡情
教师引导学生在“STEAM+爱心物语”课程中认识、参与、组织、策划“STEAM+爱心物语”活动,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美育融合智育,形成学科融合的学习形态,让知识丰富而有生机。在愉悦精神的同时,使学生学习更多的艺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通过对作品的评价提升自我批判思维和品鉴能力。同时,在交流中摩擦出新的火花,制作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教师给学生提供学程支架,帮助学生自主策划、自由创编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活动策划能力,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历史、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知识应用在课程中,践行全学科整合育人的课程理念,拓展学习视野,启迪智慧,进而促进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3.绳韵之美“健体”:身体健美,积极向上
“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以体育特色为龙头,绳韵是健与美的结合,体育运动可以使人身体健美,体育竞赛可以使人形成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等高尚的精神品质。教师在体育运动或体育竞赛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艺术活动中融入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则能不断创造体育的美,孕育高尚的社会风尚美。学校将体育与美育融合起来,将校园文化融合绳韵课程,凸显校园文化特色。通过充分挖掘校内外体育资源,创造性地挑战空间局限,有利于引导学生融花样跳绳、舞蹈编排与音乐于一体,亮相新型舞台,展示强健身体。
4.绳韵之美“立美”:释放爱心,融入情感
课程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课程开发以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通过跨学科项目学习设置理解爱、表达爱、制作礼物、分享爱四个模块。在四个模块中进行“绳”与“爱”创意制作,引导学生以“绳”为媒体验爱的情感,在制作过程中释放爱的表达。“STEAM+跨学科”融入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中充分发挥思维和想象,以情绪饱满、积极向上的状态参与创意劳动。
“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依托师生之间彼此信赖、彼此尊重的教学方式,师生在真诚、平等、交流、合作的对话中激发智慧火花,从而达成知识、能力、素质的建构和发展。例如:“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的第三模块——设计制作“爱的礼物”中,学生利用各种材质的绳子与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一份礼物送给爱的人。学生设计制作礼物的过程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需要一段时间才可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上网查资料、翻阅书籍、询求家长或者老师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融入情感沟通和语言表达。设计礼物的过程是对艺术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互相交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在交流中摩擦出新的火花,设计出更吸引人的作品,从而培养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5.绳之韵美“慧劳”:心灵手巧,勤劳奉献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美术课程是具有实践性的课程。“STEAM+爱心物语”课程是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育人新途径。学校将“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搬到了班级、家庭、社区之中,让学生通过劳动创建情境。以“爱心物语绳韵在我班”为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创建活动,要求学生人人参与,用双手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环境;以“爱心物语绳韵在我家”为主题创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劳动,与家长一起创设整洁、美丽、和谐的家庭环境;以“爱心物语绳韵在社区”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等绿化美化活动。
这一系列与美育融合的劳动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劳动意识。通过美育这种自由的、真实的、创意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实现知识与情感的融通。
二、“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的案例分析
(一)课程设计意图
本课程的学习是以美术学科为核心,将网络技术、制作技术、工艺设计、测量计算等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项目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我校的“以绳立美”个性化课程,以绳为载体,浸润心灵。而课程“绳”与“爱”意在以“爱”为研究对象,以多种形式、多种视角、多感官促进学生全方位了解“爱”的含义与真谛。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能力自主选择,满足其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失败中不断完善自我,完成更精彩的作品。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引导其感受爱,懂得感恩。
(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目标
1.学科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爱”的含义,把情感赋予创作设计的作品上,产生有爱的作品。学生能用语文知识对作品进行描述,运用数学知识测绘,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信息资料。
2.跨学科目标
通过制作“爱的礼物”提升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在分享爱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五育融合”素养目标
在设计制作“爱的礼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观察、分析与比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与辨别能力;通过联想、构思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意表现能力。
(三)评价量规(见表1)
表1 “绳韵STEAM+爱心物语”课程评价量规
(四)学程设计(见图1)
图1 “绳韵STEAM+爱心物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图谱
(五)项目学习主题
1.模块一:理解爱
学习任务:同伴之间聊一聊什么是爱。说一说、查一查爱的含义。
问题讨论:我们经常会说要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大家去上网或者查查字典,看看爱的含义,然后用“爱心物语”表达爱。文博说:“爱就是喜欢,就像一只小章鱼喜欢一个小罐子。”阳阳说:“爱就是关爱,就像象妈妈在遇到老虎时,会奋不顾身保护小象。”维梵说:“爱是随处可见的,只要心中有爱,世界可以充满爱。”
2.模块二:表达爱
学习任务:思考爱的表达方式可以有哪些,如何呈现。
讨论问题:爱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
3.模块三:制作礼物
学习任务1:找找各种材质的绳子,说说它们的功能。
学习资源:绳的种类有棉制绳、麻制绳、棕制绳、金属丝绞合绳、尼龙绳、合成纤维绳、塑料绳,等等。每种绳子的结构也是有差别的,有的是两股合成,有的是几十股。
学习任务2:我们学校特色是绳韵文化,同学们思考一下用绳子能否设计出样式新颖、独一无二的作品作为表达爱的礼物。
解决问题:利用各种材质的绳子,你能设计制作出什么样的爱的礼物。
4.模块四:分享爱
学习任务:与同伴交流、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爱的礼物。
问题解决:你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制作的爱的礼物吗?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婷婷说:“我向大家展示的是我编的苹果,苹果代表平平安安,祝愿我爱的人一生平安幸福。我在制作爱的礼物的过程中,对苹果的形状把握不准,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了小窍门,就是在编的过程中适当加绳,编的时候松紧掌握也要注意。”
(六)项目学习表现性评价(见表2)
表2 项目学习表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