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培优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养路径

2021-12-30涂美珍

当代旅游 2021年28期
关键词:行动计划提质双师

周 晋 涂美珍

豫章师范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引言

国家教育部等九部门于2020年提出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1],次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通知[2],按照《行动计划》中“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及其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办学实际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一 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背景分析

(一)旅游“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背景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从战略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201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3]。次年,《行动计划》发布,认为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明确要求继续实施新一周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为了推动《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落实,提出“双师型”教师的师资培养应该首先面对旅游中职及高级职业院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师资培养重在强化教师紧密对接行业产业的意识,提升教师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现实要求

从高校划分类型来看,应用本科应属于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同比普通本科特征鲜明,那就是偏重技术的应用—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型本科应该培养能适应企业一线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所需要的应用性高层次技术人才,而不是培养学科型、学术型及研究型人才,所以,在设计针对学生提高的培养方案时,应该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以“实际应用”为主要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和育人方法,切实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4]。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同时更是为了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要把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以后办学关键环节,积极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试点工作,支持具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尝试本科职业教育办学试点。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在条件具备时转变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因此可见,发展应用型本科是符合国家倡导的教育办学方向的。

豫章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省内外旅游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掌握旅游管理工作所需,特别是导游、景区、酒店管理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熟知岗位职业流程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基层旅游管理人才。

二 提质培优计划对“双师型”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文件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做了规定。在院校层面,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二是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本专业一线实际工作经历;三是能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并持有符合岗位要求的资格证书[5]。对“双师型”教师条件进行界定,对旅游管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对“双师型”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在2021印发《关于实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对培养“双师型”教师做出了原则规定。培养项目应该面向旅游中职高职院校的专业骨干教师,项目目标重在强化教师紧密对接行业产业的意识,提升教师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能力。项目支持教师赴一线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并承担关键岗位任务或参与重要项目、活动。“双师型”师资培养扶持项目主要考察实践教学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坚持 “立德树人”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要求。

三 “双师型”教师结构现状与培养途径

(一)豫章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

该院现有“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为67%,高级“双师型”比例为25%,中级“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5%,初级“双师型”教师比例为 1%,见表1。

表1 豫章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统计表(2020 年)

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比照表格数据,该院“双师型”教师超过了提质培优中比例要求。且中高级占比达到50%,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过,初级“双师型”教师占比太低,未来应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一般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名不副实。虽持有教师专业资格证和相应的技能证书,但是实践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培养过程中缺乏技能训练,获取技能证书要求不够高。二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师资比例,存在不合理情形,该院初级“双师型”青年教师比例偏低。三是各种实践课程所需“双师型”教师种类结构不齐全。旅游管理专业有涉及旅行社、宾馆酒店、景区景点等各种实践课,所需“双师型”教师种类较多,该院拥有包括中英文导游、高级茶艺师、高级礼仪培训师、研学导师及酒店经理培训师等比较齐全的“双师”教师队伍。四是教师的职业倦怠,主动性提高自我的意愿不强。主要原因是课程任务加上班主任、科研、管理等其他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得“双师型”教师无时间下到企业、行业一线,学习提升、调查了解。豫章师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课时数,见表2。五是培训达不到目标。主要是“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浮于表面,培养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相应的提高实践能力的目标[6]。六是缺少严格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制度。

表2 豫章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周课时统计表(2020年)

主要原因是目前普遍认可的全国性考核标准还没有制定。本文认为,可以用下列标准进行考核[7],见表3。

表3 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素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1 学校与企业协作共同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

《行动计划》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巩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企业的深度参与是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出发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首先,通过建立企业产业人才供求的数据,发布企业对产业人才需求的报告,使人才培养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让职业学校建设和其专业设置与市场相适应;其次,发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推动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建立涵盖主要专业领域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产业人才的探索;最后,出台措施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产业教育融合培养人才试点、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及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健全产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机制。

2 构建全日制“双师型”教师的师范教育

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级职业学校改制成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有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或者在高水平工科院校培养各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新体系。通过系统培养,“双师型”教师从学校毕业就能上岗,能根本上解决入职教师实践技能缺乏问题。

3 推动企业高技能实用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的双向交流

在高职院校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聘任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担任职院教师,实现职教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这是“双师型”教师来源的重要补充。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除了可以将教师派往企业培养之外,还可以与企业共享资源,在学校内部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从企业聘请专家到校内讲课,或与校内教师交流,从而也能实现教师技能的提高。

(四)豫章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具体培养途径

一是落实国家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政策部署,学院统筹规划,分阶段选派教师参加5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素质的提高。另外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进修,以把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

二是破除“五唯”,改革教师职务评价机制和评聘办法,将赴企业挂职的实践经历与业绩成果等纳入职称的评价标准,实现教师专业的晋升。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没有发表论文也可以评职称,教师下企业带学生实习,提升实践技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是学校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以及学生的实习基地。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院校教师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而教师能力提高又反过来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使院校与企业都获得长足的发展。该院分别与西湖李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圆遗址博物馆,安义古村群景区,滨江宾馆,九章研学旅游服务公司,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江西教育旅行社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四是定期指派教师赴一线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并承担关键岗位任务或参与重要项目、活动。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规范的教师培养计划,依据不同教师现有水平和培训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使院校旅游专业教师有计划、分批次地到旅行社、景区、酒店等进行实践学习。组织教师到企业跟岗实习和挂职锻炼,使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确保教师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

五是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学院教师双向流动。该院先后聘任了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满足了实践类课程教学要求,弥补了“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四 结语

在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基本路径,脱产挂职顶岗锻炼是基本方法,多措并举,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行动计划提质双师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如何制定30天行动计划?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