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研学旅行发展探索

2021-12-30姜昊男

当代旅游 2021年3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研学山东省

姜昊男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引言

随着旅游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更多具有创新性和意趣性的旅游项目诞生,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被绝大多数人追捧。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7年由国家旅游局发布实施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研学旅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研学旅行更加规范。其中山东省内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一处,山东省研学旅行正在蓬勃向上地发展。

一 山东省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研学旅行提出得相对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这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学生群体中,来自山东省的学生最可观。2017年7月24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两次。山东还积极响应政策推出过“行走齐鲁”项目。教育部在2017年评选14家综合实践营地,其中山东省就占了2家。在研学市场中,所开的课程以自然资源类、知识科普类、体验考察类、技能拓展类这四大类为主。山东东营市拥有5200平方公里黄河三角洲,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袁锐等具体提出并分析河南省黄河研学旅行开发策略[1],姚文娟以皖北地区为例,将乡村旅游与研学结合[2]。可以说,山东省研学旅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潜力巨大。

二 研学旅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学旅行缺乏创新,内容单一

研学旅行相比于以往的学生们“秋游”“春游”,在定义上有着较大的区别。研学旅行是一种将“游+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与过去只注重“游”和满足娱乐需求有很大区别,市面上存在的研学旅行产品缺乏兴趣点,学生很难能够“学进去”。例如山东省内研学旅行大多以三孔景区为主,学习儒家文化及思想以及当地博物馆、科技馆为主,内容相对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迎合当下学生们对多元化知识的汲取需求。

(二)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具有教育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与管理,包括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规划、学生的管理、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对于学生安全的保护,需要更多研学方面的“专家”,有专业的知识背景的支撑,增强学生们的体验感和学习的兴趣。目前,研学旅行准入门槛较低,同时旅行社人员流动较大,定位水平较低,随着疫情过后,我国研学旅行需求量增大,需要在保证旅行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人员的培训管理,现今多个省份教育部门正在逐步要求研学旅行持证上岗,研学旅行指导师也被社会认可。

(三)运营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

由于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研学活动的进行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在执行过程当中存在分工不清的现象,旅行社、学校之前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学校愿意将活动交给旅行社或第三方机构承办,而旅行社等机构认为研学旅行风险高、责任大,承接意愿小,最终导致研学旅行质量大大下降,主要表现在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从而与研学的初衷“游”+“学”的理念相违背。

三 山东省可开展研学旅行的旅游资源

(一)红色旅游资源

山东省红色旅游资源众多,近年来,山东省有效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山东省已建成红色旅游景区近百个,其中A级景区49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8个;“革命战争或重大事件发生地”与“革命烈士陵园”,分别为31.99%和22.03%,“中国共产党各级重要机构曾经的所在地旧址”占16.74%,“为纪念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事件建立的各类综合性或专题性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占12.7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的具有特定时代背景的标志性的建筑工程”占10.17%[3]。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位于枣庄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青岛的中国海军博物馆、临沂的孟良崮战役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对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见封三图8)。

图8 临沂兰山小学学生在研学旅游(见正文第92页)

(二)海洋旅游资源

山东是一个沿海省份,海洋资源对其影响重大,与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密不可分,山东半岛海洋旅游资源丰富,能给以海洋为特色的研学旅行提供大量内容与素材。开展海洋类研学旅行,是培养未来海洋强国人才的必要举措,例如青岛是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举办地,青岛奥帆中心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体验帆船运动的研学去处。青岛水族馆能够让学生近距离观赏海洋生物,近距离与它们接触,认识到濒危物种保护的迫切感。

(三)环境保护类研学旅行资源

山东省主要经济支柱以污染较严重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2018年1月,山东省设立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2018年2月,省政府正式印发《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2019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若干税收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4]。2019年5月,山东省关停化工企业568家。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山东省在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的决心(见本文图1)。在山东省内,有一处在矿坑基础上建成的5A级旅游景区—华夏城景区。选择这个景区是因为它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典范。改革开放初期,龙山是一个采矿重地,曾有40多个采石场,当时的龙山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山上全是一些废旧的矿坑,废水废气是这座山的代名词。在历经数十年的修复后,这里被打造成著名景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学生对环保方面的知识上还有所欠缺、环保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对环保的态度大多只停留在对学校、家长日常教育的依从上,通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学生会跟随他人做出环保的举动。通过一些直观的手段,例如体验式讲座或者参观以前残留的矿坑与现在景区对比等方式,让他们产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同感,从而深入内心,产生环保意识[5]。

图1 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方案

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展研学旅行,增加学生“学”的时间,培养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同,意识到绿水青山所带来的诸多良性效用,同时收获极佳的旅游体验。从而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建设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抓住产业转型的时机,培养环境保护后备创新型人才[6-11]。

四 新时期研学旅游发展对策

(一)突出地方优势特色资源

山东省旅游资源众多,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红色旅游和海洋旅游,要发挥出地区特色,打造出符合地方优势的研学旅行线路,把儒家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贯穿至研学当中,让中小学生真正学进去、体验并融入进去,提升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群体的研学需求(见本文图2)。

图2 山师附中学生泰山研学旅游

(二)增强市场推广与宣传

采取市场营销的策略能将产品更好地传递给市场,运用营销策略中4P营销策略,充分发掘产品的内涵,将最有价值的部分传递给消费者,同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综合各种手段进行营销。不局限于传统营销模式,采取新媒体进行营销,如通过抖音短视频助力旅游营销的策略,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能够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通过较短时间迅速将核心内容传递给浏览者,具有较好的传递性,新媒体短视频同时需要提升内容的质量,讲好城市故事,进而打造当地旅游品牌、形象[12]。

(三)加强地域合作,明确分工职责

一个地区不可能集合所有的资源,加强地区合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本区域的研学旅行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开发不同系列的研学旅行产品。同时将职能进行合理的划分,将研学期间的各项事宜进行分工,在保证基本安全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让学生获得认同和满足[13-14]。

五 结语

山东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开展研学旅行可行性大,并且拥有众多特点和优势,研学产品的开发,必须要突出山东特色,建立自己产品风格和特点,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研学山东省
去研学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红色旅游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