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

2021-12-29张洁

甘肃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素材习作教学真情

张洁

【摘要】小学生作文内容假大空、情感表达不真挚已成为通病,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对此,教师要积极开展生活化习作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之本,积累素材;挖掘生活之源,写出真情;体验生活之趣,培养技巧,促使学生创作出一篇篇有真情实感且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文章,最终将生活中的真善美描写出来,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素材;真情;技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5—0160—02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反作用于生活,它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它是学生文学萌芽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激发学生的生活意识和写作兴趣,对学生认识世界、学会观察、热爱写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教师应致力于让习作教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赋予习作教学的准备、选题、指导、修改及评讲等环节以生活化特点,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观察生活之本,积累素材

学校每周至少要设置两节习作教学课,第一节为习作指导课,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主题意义,并讲解相关的习作知识,包括写作方法、格式编排、语言运用等内容;第二节为写作誊写课,是学生基于已经掌握的写作技能与生活经验进行独立写作,教师再个别指导学生。而要实现习作准备环节的生活化教学,就要求教师提前将一个学期甚至是一个学年的习作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去准备,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积累、感悟等进行预习。而学生在带着任务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和生活中的趣事,在了解这些事物和事实真相的过程中,学生会因大自然的美感与生活中的智慧而陶醉,也会因环境的破坏与生活的异样而触动[1]。

例如,在进行《秋天的树叶》习作教学时,秋季学期伊始,教师便告知学生这一习作任务,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观察不同的树叶,包括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一些学生通过观察,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一些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树叶带到班级中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搜集到一些有关树叶的诗句、故事、歌曲等。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还发现了平时没有注意的一些现象,随后在具体的习作中形成了写作思路,再加以自身生活经验的补充、润色,不但详细写出了树叶的形状,还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从而为生成一篇优秀的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活之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回归生活本源,善于观察生活本身才能积累真实丰富的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有的学生在日记《掰玉米》中这样描写:

一抬头,我发现了一个找寻已久的“目标”,我兴奋地直奔目标而去,学着爷爷的样子,一只手抓住玉米棒与玉米秆的连接处,一只手抓住玉米的顶部慢慢往下掰,身体也随之倾斜,“吧”的一声脆响,整个玉米就下来了。

掰玉米是生活中常见的动作,作者细致地描写出这一动作特点,也能够让人感觉到掰玉米的乐趣。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鲜明特点,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生活中的资源和素材进行整合,从是什么、想什么、有什么特点等方面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将事物的特征描绘出来。

二、挖掘生活之源,写出真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2]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与习作是密不可分的,之所以许多小学生感觉写不出东西、写不好作文,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与体验不够多。因此,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应学会密切联系生活,紧紧围绕生活来进行教学。对于第一课时的习作教学来讲,作文选题无疑是解决学生写不出东西、写不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教学《写给老师的一番话》这篇习作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老师教你们几年了,有什么心里话可以放心写下来。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今天的运动会上,我们班测四百米跑,刚测完就上语文课了,结果大家都不停地咳嗽,老师无法上课,而且老师也咳嗽了几声,这时老师很幽默地说:“看,你们传染我了吧。”同学们笑了。这时老师又说:“来,我们一起咳嗽,咳嗽完我们再上课。”我们师生一起咳嗽了几声,教室真的安静了下来。我的心里一阵温暖。没想到课堂上一直很严肃的张老师会这样爱我们,这样体谅我们,就连平时爱捣乱的那几个学生也安静了下来,认真地听起了课。教师,我爱您……

沒想到笔者平时一个细小的举动,却在学生心中留下了如此温暖的回忆。生活中充满了真情,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从生活的小事中挖掘真情,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写作中,才能拉近生活与作文的距离,也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三、体验生活之趣,培养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为教师指明了写作教学的方向:“小学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与表达真情实感。”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匮乏,其思维主要依靠形象、直观的事物为主,对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做到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寻答案,并通过有效指导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展开丰富想象[3]。例如,在执教《周末的动物园》这篇作文时,即使是经常去动物园的学生,因为景色各异而应接不暇,大多也只能说个三言两语,对当中的景色无法准确、全面地描述,另外对自身感受的抒发也缺乏有效的表达手段。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可组织一次“周末动物园之行”,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仔细地观察动物园景色,做到学、玩兼顾,最终让学生将自己所想、所感体现于文字上,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及精彩性。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经历,增强学生的体悟,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乐趣,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妙。学生参观完动物园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动物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如,有的学生对宠物兔子这样描写:

小兔子很喜欢和我玩,尤其喜欢我抚摸它,每当这个时候,小兔子会闭上眼睛,特别温顺地躺在我身边,萌萌的,很温馨。现在小兔子长大了,特别粘人,我走到哪里,小兔子跟到哪里,并且能够一下子从地上蹦到床上,小兔子和我形影不离。每天早上,小兔子会用前爪“洗脸”,然后送我去上学。

学生主要写了自己与小兔子之间的相处和微妙感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动物的特点进行描述,诸如,兔子的眼睛红红的,像一颗宝石。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有时候能够发出“吱吱”的叫声。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动物的外形、嘴巴、眼睛、叫声、习性、食物、玩耍、四肢等方面做一描述,突出其特点,这样让人一眼就能够明白所描写的动物。通过深入生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四、基于作文评改,提高能力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提出“应对当前的小学语文习作评改方式进行改变”的呼吁,而如何改变,便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急需探索的问题[4]。教师進行习作评改应当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努力找到每个学生习作中的亮点,进行鼓励。并且还应将一些存在逻辑错误或是优美的句子标注出来,与学生面对面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帮助学生提升写作信心。另外,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在写完作文后首先要自己修改作文,之后再结合教师评价,对文章进行不断完善,分析是否突出文章中心、语句是否通顺、语言是否生动等,实现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还可组织“小小评论家”等班级活动让学生充当小评论家的角色,对其他学生的文章进行评议,通过集思广益,促使学生不断反思与改进,最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能力。

总之,实现小学语文习作的生活化教学,不仅有效满足了新课改及学生需求,还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其知识储备,使其逐渐具备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进而真正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燕花.习作生活化,表达真善美——关于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20(19):109-110.

[2]马忠平.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9.

[3]张恒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30):126-127.

[4]张永刚.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J].华夏教师,2018(19):41-42.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素材习作教学真情
我用真情守护你
以心换心见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真情关爱十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