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课情境化教学设计
2021-12-29万勤
万勤
摘要 以“酵母菌那些事儿”一节微专题复习课为例,从学生家庭酿酒失败的真实情境入手,围绕生活实践、科学实践、生产实践创设复习课情境,达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酵母菌复习 情境化教学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针对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的教学所特设的一节微专题复习课,所涉及的内容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三章第一节的“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为主,还包括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等内容。常用于在日常生活中制作发酵食品的酵母菌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微生物,但是,与酵母菌有关的知识所在的章节却相对独立,且分散在3本不同的教材中,不利于学生建构形成整体化的知识结构体系。酒酿是一种常见的发酵食品,在家庭制作时常会发生制作失败的现象。学生因缺乏亲自酿酒实践的经历,对其中的发酵原理一知半解,不会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日常发酵中的失败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和问题解决,其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还亟待提高。因此,笔者以“酵母菌那些事儿”为题,从学生家庭酿酒失败的真实情境入手,围绕生活实践、科学实践、生产实践,多角度地创设复习课情境,有助于学生在不断地问题出现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既整合、活化基础知识,又提升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2教学目标
①体验自制酒酿的过程,说出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呼吸方式等特点,培养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
通过尝试设计多组对照实验,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酵母菌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发酵失败问题,提升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
③通过讨论工业酿酒后酒渣如何处理的环境问题,说出酵母菌的营养方式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
3教学过程
3.1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二选一”的自选作业:手绘“酵母菌结构示意图”或以1~4人为一小组利用酵母菌自制酒酿或馒头进行家庭发酵小实验,并拍摄图片或小视频,制作记录实验过程的PPT以用于课堂分享。
3.2以学生手绘图,培养生命观念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提交的手绘“酵母菌结构示意图”作品,并请学生代表上台先介绍自己手绘图中酵母菌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各部分功能的关系。学生利用自己的手绘示意图,以“兵教兵”的形式带领其他学生一起自主复习,比教师直接呈现教科书上的图片更亲切,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组织有奖竞答的活动,以促進学生巩固旧知。活泼有趣的“有奖竞答”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克服了复习课的枯燥感,有助于学生明确酵母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观”。
3.3以生活实践情境,激发科学思维
课前,每张学生课桌上都放有一个同学自制的发酵成功的馒头,并切开备用。课上,教师先展示学生家庭发酵小实验时真实的生活场景,然后小组分享制作馒头的过程。教师设置问题串:做发面馒头为什么一般要用水先溶解酵母粉?为什么朵同学用自来水溶解酵母粉后放进微波炉加热了3min,她蒸出来的馒头是个‘大面疙瘩?为什么发酵成功的馒头一般都非常蓬松、有很多孔洞?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步观察,并对同学的失败实验进行原因分析和问题反馈,复习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展示的同学发酵图片,品尝同学自己亲制的馒头,听同学述说如何利用所学的发酵知识成功发酵的经历,再次激起对课程学习的极大兴趣,激发用科学思维去思考和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生物学现象。教师在教学与真实生活间架设起桥梁,使学习真实发生,使学习过程充满生活气息。
3.4以科学实践情境,提升探究能力
在展示酿酒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先请发酵成功的小组分享其自制酒酿的过程和糯米饭为何能出酒的原因;然后,带领学生重温巴斯德当年帮助友人解决葡萄酒变酸问题的过程,总结出解决生活中酿酒问题的策略:“发现问题—原因分析—观察、实验—控制变量—重复多次”。学生分组讨论发酵未成功小组出现的酒酿长霉和既没有出水也没有出酒的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各小组讨论、汇报导学案(表1)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由控制单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向选择控制多个单一变量、同时设置多组对照实验过渡,逐渐加大思维的难度梯度。
设计意图: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利用学生在真实的家庭酿酒中遇到的两种典型失败现象,分别创设两种科学实践的问题情境,循循善诱、带领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和科学实验的方案讨论,实现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3.5以生产实践情境,增强社会责任
教师展示“喝酒的汽车”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替代汽油燃烧、为汽车提供动力?然后,播放“李子柒酿制葡萄酒”视频,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家庭酿酒后的葡萄皮和葡萄子该如何垃圾分类?工业酿酒后的大量残渣该怎么处理?学生分组讨论后,进一步明确发酵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了眼界,明白了葡萄酒压榨后的残渣经加工可以萃取出抗衰老物质、做土壤的肥料、动物的饲料、蒸馏酒的燃料等生物学新科技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图片和视频,突出强调了酵母菌在节约石油资源的利用、减少汽油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工业酿酒后剩余残渣的再利用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使学生明确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这样既复习了“酵母菌是一种能寄生也能腐生的异养生物”相关知识,又适时进行了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5以命题实践情境,训练创新思维
教师鼓励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以自己的家庭发酵实验为命题情境,模仿教材和《中考指导用书》上的练习题,进行情境化原创自主命题,题型不限、五分的分值,并写出命题意图、给出答案。例如,某学生合作小组分享自主命题如下:
某兴趣小组的小平和小郑同学做了3个关于酵母菌发酵食品的实验。
实验一:小平和小郑一起做了一些馒头,和面时他们加了一些25°C左右的温开水,做出来的面团在2h后体积增大了一倍。
实验二:小平又做了一个馒头,但他将温开水换成了等量的沸水,其他条件不变,做出来的面团在2h后体积却无变化。
实验三:小郑也额外做了一个馒头,她很爱吃糖,于是和面时加入200g白砂糖,其他条件不变,做出来的面团在2h后体积也没有变化。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菌。
(2)小郑同学做馒头放的糖太多,导致外界溶液的浓度太高,酵母菌可能了。
(3)探究实验和实验可知温度是影响发酵的因素之一,这遵循了设计实验的原则。
命题意图:第一小题考查的是细菌与真菌的区别;第二小题考查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原理;第三小题考查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设计实验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答案:(1)真;(2)细胞失水死亡;(3)一、二、控制单一变量。
设计意图:学生编制以自己真实实验为背景的情境化命题,学习在新的命题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设计试题,大大激发了自主复习、巩固知识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6归纳总结,巩固升华
师生先一边总结,一边在黑板上用即时贴共同构建出酵母菌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不忘关注后疫情时代的学生心理辅导,借“小酵母大启发”,号召学生:要像酵母菌一样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变化,我们都有一颗平静安稳的心去积极面对、去接纳适应。最后,布置課后作业:母亲节、父亲节即将来临,请借助小酵母为爸爸妈妈酿制一种果酒,留下珍贵的亲情记录,在班会课、家长会上分享。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绘制的思维导图既是教师的板书,也是学生的笔记,既提高了记忆效果,又教会了学生一边梳理知识一边绘制概括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思维导图的自主复习方法。教师适时地借助小小酵母菌,渗透生命教育,“寓心于教”;让学生学以致用,酿制一种果酒,表达对父母养育的感恩之心,“寓德于教”。
4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上,教师注重开放课堂,让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的源头活水滋润课堂,从多维度、多角度地创设情境,整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教学中,“为思维而教”,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无形的课程资源,针对酿酒出现的两种失败问题,带领学生进行原因分析、亲历真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挖掘出方法策略指向问题解决,侧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超越知识的思维教学。教师把复习课的复习主动性还给学生,大胆尝试将该实验探究过程作为情境化试题的支架进行自主命题、复习相关知识点,提高了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习真实发生。教师跳出知识与思维、德育与智育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采取和解、超越的态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时事热点,适时地寻找到教育的契机进行“应景”教学,实现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在运用知识基础之上训练思维的和谐统一,真正做到“以境激情、以情启智、以智善行、以行养德”。另外,教学中运用了“结构示意图”和“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主动复习,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有序整理所学内容,构建出相关知识的全景图,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进一步深化内化。
参考文献:
[1]王智杰.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生物学复习课教学初探[J].生物学教学,2012,(11):18-19.
[2]吴举宏.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生物教师的101条新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