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吧,数字教科书来了
2021-12-29石鸥
尽管纸质教科书散发的书香、翻动纸张时悦耳的声响、用笔涂画时思绪的飞扬是读书人难以抗拒的诱惑,但数字教科书排山倒海般地涌现,已对纸质教科书产生咄咄逼人的压迫之势。
是的,不管愿不愿意,一个我们知之甚少新的教科书时代正在来临。与充满温情的纸质教科书不同,它不带书香,触感坚硬、微凉,指尖轻触即可翻页,亮度、字体可随时调节。它是新型教科书,却不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个硕大的书包、一个资源库、一座图书馆,是一个可以满足按需索取的智慧源泉。
数字教科书将使空间和时间变得既不重要又更加重要,学校等公共领域与家庭等私人领域的区别既会消失又会重建,教师变得既无足轻重又更加举足轻重……数字教科书有可能对传统意义上的一切教育带来颠覆性冲击。也许有一天,我们被遗弃、被抛弃了,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果我们迟迟没有行动的话。
数字教科书将颠覆教学时间。一旦启动数字生活,天亮与天黑,工作与休闲,起床与睡觉,都没有我们习惯了的时间规训。学校的铃声将失去意义,区分学习和休息的课表也会作废,每天几节课,每周几节课,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可能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教育正进入纽曼尔·卡斯特所谓的“无时之时”(timeless time)的时代。数字教科书可以永远处于开启状态——除非关掉屏幕(但这越来越难)。总是开启的数字教科书会不断给我们推送要学习的内容,不断对我们的学习进行检测,有时候还有教师(不知道他人在哪个地方)炯炯有神地监视着我们,冷不防地向我们提问。在教师心目中,学生必须永远在线,随时喊“到”。学生可能会连续学习几个小时,深深沉迷其中,这种迷恋可能会延续几个星期。当然,也可能完全相反。“无时不在”也可以是“无时在”。
数字教科书将颠覆教学空间。眼下各种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的研究,都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未来将出现的智慧学校、智慧课堂是怎样的。我们则要泼冷水说,一旦数字教科书全面推进,物理空间意义的学校与课堂就会慢慢减少,无论它多么智慧。
数字教科书将颠覆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没有地方是学校、课堂,所有地方都是学校、课堂。学生和教师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就是最好的预演,它释放的警钟信号是清晰的:学校与教室空间被颠覆了,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没有了区别,距离的远近没有了意义,新形态的教学空间被建构出来。这个新的教学空间可以在家庭、在宾馆、在卫生间、在乡村小道上。没有一个地方是教室,但处处都是教室,教室随我而行,是教师背上的壳,更是学生背上的壳。这就是安东尼·吉登斯说的“时空距离化”。下一步,数字学校会让人惊艳,一步跳到云端,把一切距离障碍抹平。恰如克拉斯所言:“距离死亡了。”伊里奇预言的“非学校化”时代到来了,我们的先辈“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实现了。学生可以坐在南方家乡的小山坡上,或在西部外婆家的小方桌前,听北京的教师讲课。当然,也可任由北京的教师隔空自说自话。教学无处不在、无处在,空间在这里不重要,也更重要了。
但令人担心的是,无限制、无止境的数字教科书,有让传统意义的学生与教学“失控”的风险。这是纸质教科书不会有的现象。只要教学还使用纸质教科书,你就逃不出教师的预控。教师控制着学生,教控制着学,一切皆可控。问题是,纸质教科书的传统地位正在被动摇,几乎未知的新教科书的脚步声越来越响。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