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讨论”助推人社服务再提升

2021-12-29赵婷婷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社保局申请书宜昌市

■文·图/赵婷婷

8 月20 日,65 岁的村民黄世成拿着刚取出来的500 块钱,准备去买化肥。“我原来只能到镇上去取钱,来回车费就要20 块,至少要去一个上午,耽误时间又花钱。”现在他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高岩村的“多子寨便民超市”,只需在“惠农通”上刷社保卡就可以直接取出养老金。

“惠农通”是一部有着刷卡、小票打印、政府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的小型信息平台。在点军区的偏远地区,每个村的小卖部都有一部这样的“惠农通”,点军区人社部门与农行合作,在辖区33 个偏远山村和社区设立了农行惠农通服务点,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查询、缴费、领养老金。而这只是宜昌市人社部门开展“三再”大讨论活动成效的一个缩影。

思想“再”解放

今年6 月,宜昌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甫一闭幕,宜昌市人社局即召开全系统动员大会,开展以“思想再解放、能力再提升、作风再优化”为主题的“三再”大讨论活动。

“‘三再’大讨论是要全体人社干部通过深入开展‘学、查、改’,从而实现人社事业全面突围。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能力提升支撑发展突围,以作风优化保障发展突围。”宜昌市人社局局长向军认为,发展的“天花板”,一定是思想的“天花板”,开展大讨论活动,就是要破除与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使命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从而把解放思想作为宜昌人社部门推进工作、提升质量的重要法宝。

宜昌“市民之家”工作人员正在向办事群众介绍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使用方法。

在“三再”活动启动之初,宜昌市人社局在“人社三江潮”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了“三再”大讨论专栏——“三江众论”,全系统上下都积极在专栏发布思考文章、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大讨论,宜昌市就业局局长李本建对本单位的“稳岗返还”工作有了新的想法。

稳岗返还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虽然在全省范围内,宜昌市就业部门的工作绩效一直名列前茅,但“可能被超越”的危机感始终存在。“如何才能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是李本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三再”讨论之前,宜昌市就业局主要针对“经办人员东奔西跑”“申报资料又多又杂”两个关键堵点,推行网上申报并通过大数据比对直接获取关键信息;今年,宜昌市就业局则是在“晚作为不如早作为”上做文章,大胆尝试“免申即享”模式,即就业局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自动比对后,提取符合领取资格的参保单位,并对其应返还金额进行核定,审核无误后直接向参保单位的银行账户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这一过程,无需参保单位再提供任何申请材料。“4 天前我才在网上看到今年稳岗返还政策新闻,单位还没有申报,没想到这么快资金就到了。”8月18 日,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账户中,77.97 万元稳岗返还资金已顺利到账,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陈晓玲特意打来电话致谢。

这样的思想“破冰”,在开展“三再”大讨论后的宜昌人社系统比比皆是。宜昌市劳动仲裁院创新推进“要素式”办案模式,通过确认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无争议要素(如工作时间、社保缴费、受伤或解除劳动合同时间等),明晰有争议要素(如工资标准、加班时间、经济补偿标准等),聚焦争议内容,优化庭审流程、压缩办案时间,精简裁决文书,满足当事人快速解决劳动人事争议诉求。宜昌市人才服务局则在全市范围内推出高校毕业生档案联办机制,确定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业务的统一标准,全面推行网上办理,建立“市、县(区)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寄发、市局统一办结”的服务运行机制,真正实现档案业务综合统一服务,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托管“多头跑”的难题。

能力“再”提升

走进宜昌市民之家的人社业务办理区,和在窗口忙碌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的,还有新上岗的“办事员”——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8 月23 日上午,63岁的胡学义在工作人员李时静的引领下,到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前查询养老金支付记录:扫描身份证——注册信息——自助查询,短短几分钟就办成了养老金查询业务。“32 项个人事项、8项法人事项,市民只需在这台自助一体机上点点手指,即可自助办理,不用再到窗口排队。”

据宜昌市人社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王强介绍,“三再”活动开展以来,宜昌市在实现多项业务线上自助办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人社业务全方位“自助办”平台,目前,政务服务一体机在完成宜昌市本级市民之家部署全覆盖的基础上,正逐步向基层延伸,多个县和部分乡镇已完成一体机配备。

“现在社保公共服务网办事项覆盖率已达90%,但市民之家的社保窗口办事人流仍然较大,症结到底在哪里?”宜昌市社保征稽局局长王友华介绍,局领导班子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采取蹲点服务、现场体验、群众走访等形式,对47 项业务窗口经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终于找出了问题症结:群众前来窗口办理咨询类和查询类的业务集中,这部分业务都可以网上办理,而办事群众目前对社保政策和可以网办的业务知晓率仍不高,群众在网上经办的体验也还不够满意。

“既然找到了症结所在,接下来就要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王友华说,他们一方面不断改进群众网办体验,增加政务服务一体机的办事事项,并完善系统操作指引;另一方面扩大社保政策、业务的宣传覆盖面,面向企业劳资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代征银行工作人员等对象,开设社保云课堂、组建社保宣讲团上门授课、搭建服务企业群互动交流,形成了“企业单位主动网办、末端一线帮办代办”的大服务格局。这样一番操作下来,窗口办事的人流量已减少了近两成。

在提升经办能力“硬件”质量的同时,宜昌市人社局更注重“软实力”的培养,常态化开展“周四夜学”“青年读书小组”“人社青年讲堂”等活动,制度化开展“人社新力量”培训。宜昌市社会保险管理局成立了党建、外宣、政研、风控四个学习小组,挑选精干业务科长具体负责,每周集中学习,每月授课交流,从而提升党务、文字宣传、业务经办、基金财务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多方面能力。

作风“再”优化

良好的作风是锻造高素质人社队伍的第一要义,在“三再”大讨论中,宜昌市人社局始终将“为民服务”的作风作为全体人社干部的价值追求。

“这是我在建党100 周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七一前夕,在点军区桥边镇上峰尖村,96 岁的许兆金老人从宜昌市社保局前来慰问的工作人员手中,激动地接过了自己当年写的入党申请书复印件。

入党申请书是入党申请人向党组织表明自己的入党愿望和决心,也是共产党员入党的重要材料,一般保存在党员的个人档案中。为了帮助更多的老党员圆梦,宜昌市社保局开通了热线服务电话,为老党员查询和免费复印入党申请书。但工作人员很快发现,很多老党员因为行动不便等原因,不能亲自到社保局的前台窗口来找自己的入党申请书。结合“三再”大讨论活动精神和老党员们的实际需求,宜昌市社保局主动上门走访慰问老党员,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入党申请书复印件。宜昌市社保局管理着宜昌城区10 多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档案,今年已为多名老党员查询了入党申请书等材料。

“入党申请书既是一份质朴而坚定的誓言,也是一份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帮助老人们寻找入党申请书,既可以在全社会营造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也是对社保战线的党员干部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对于提升社保干部队伍作风大有裨益。”宜昌市社保局局长黄玉芹说。

同时,宜昌市社保局的工作人员还利用党员下沉社区和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到社区和村,向群众详细讲解如何使用手机办理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养老金查询和社保缴费等业务。为了给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服务对象提供更便利、更贴心的服务,宜昌全市14 个市、县(区)和市直人社系统所有经办机构已全部设立了“老幼服务专窗”。

猜你喜欢

社保局申请书宜昌市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探讨社保局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新时期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出路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关于如何增强社保局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问题的思考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有关社保局参加工伤保险待遇诉讼的可行性分析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