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建设的科学逻辑及其路径思考

2021-12-29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李春磊王肖烨

内江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认证工作普通本科工科

◇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李春磊 王肖烨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为区域产业发展乃至国家工业水平提升输出合格工程人才的重任。而工程专业认证为地方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抓住机遇“红利”并克服挑战,是关乎地方院校工科办学能否获得长久发展潜力和持续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对工程专业认证内涵进行了解读,并进一步从能正确导控地方院校应用型工科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逻辑进行了分析,最后就专业认证驱动逻辑驱动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路径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以共同参与讨论,在广大的教育同仁间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最早起源于欧美,它被定义成“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是否具备持续改善提升能力的外部评估过程”,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认证体系,并有明确的标准作为开展评估活动的依据和载体。推进工程专业认证,是从国家层面解决工程人才供给的质量不统一以及与产业需求不配套等突出问题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各国高等工程教育成果互认和实现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项有力举措。

在这一背景趋势下,工程专业认证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改革切入点和创新契机,但同时也形成了挑战压力。各地高校能否完成甚至是先一步完成工程专业认证,已经成为了比较衡量其工程专业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长远发展及其所培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量”较大的组成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必须肩负起为工业和产业发展输出合格人才的重任。但因为受到发展基础和区域条件的限制,广大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处于非中心城市或较偏远地区的院校,在推动实施工程专业认证的前期积累、学科平台基础、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和不足,而这就会促使这些院校在专业认证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局面。地方本科院校如何突破这种限制,如何抓住专业认证带来的发展与改革契机,以及如何吸收认证标准的内涵理念之魂,并促使其与自身的办学定位、特色相辅相成,进而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康庄大道”,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实现整体改善提升的关键点,这也更是在教育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及“四个自信”的有力举措。

1 工程专业认证内涵解读

工程教育认证的最根本目的是为工业界和产业界提供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而要落实这一点,就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重点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想抓住和利用工程专业认证带来的发展与创新契机,首先就需要准确把握工程专业认证的内涵。只有正确解读并按照自身情况进行科学移植与合理运用,地方院校才能对自身的人才培养层次和体系进行科学界定与优化设计,进而也才能促使其所培养人才能够始终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1.1 工程专业认证在于回归工程实践与创新

在开展工程专业认证时,其核心评估原则就是察看其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坚持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即OBE理念[1-3]。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能够适应、支撑甚至创新引领当前工业界、产业界中复杂工程的求解所需。而要落实这一点,就必须从工业界和产业界中的实际工程问题着手,用逆向反推手段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要求,并使其能够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所有环节。

在把握OBE理念的本质时,要将培养能够适应甚至是更好地胜任专业所属领域当前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作为终极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具备的知识、技术、设备操控能力以及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当作专业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也才能在激烈的人才输出市场竞争中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使“工学互动、学以致用”的精髓得到真实体现。

1.2 工程专业认证更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求知

目前工程专业的《认证标准》中就有多个指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在教学培养中处于突出地位。之所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是为了在教学培养中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使之从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向着未来更加倾向主动探索、主动求知、主动总结,从而真正升华沉淀成自身能力的先进方向转变。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自然科学理论、工程基础知识以及专业领域知识都是学生应掌握的核心内容,但这些知识的取得方式和融汇贯通程度往往决定了知识在未来的应用水平。只有在专业培养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求知,才能使学生所得真正为其所用,使制定的专业培养要求与工程实践能力间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强关联度,否则就容易落入只重视纸面指标形式上完成度的陷阱和圈套。

1.3 工程专业认证更关注信息反馈与长效改善

工程教育认证重视OBE理念,而OBE理念则突出强调“成果产出评价、市场需求导向”的作用。但当前的工业界和产业界正处在一个飞速进化与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工程实践领域的迁移渗透与融合应用,使得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式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高等院校在推动实施工程专业认证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专业所属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且能够紧随形势的发展而做出必要的调控和改善。只有充分做好工程实践调研,并将实践领域的一些最新信息及时反馈至教学设计环节,才能赋予工程教育持续优化改善的特性,进而也才能有效解决学校所教与工程实践所需间互不配套与相互割裂的弊端。

1.4 工程专业认证要求与自身办学定位协调共进

长期以来,各地高校对工程专业认证工作的一种简单解读就是按照《专业培养国家标准》和《认证标准》,优化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一些教学组织设计环节,使其在形式上满足通过专业认证评估的各项要求。但事实上,工程专业认证的初衷是保障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工程专业认证是服务于能够更好地保障质量,而非为通过认证只追求形式上达标。推动工程专业认证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转变工程教育理念,树立起能够为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即弥合学校所学与社会、企业、工程技术岗位所需之间的割裂鸿沟。通过认证评估只是推动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它是各项工作都取得实质上进步后的一种自然演化结果。

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只要具有工科专业,那么无论其是否已经具备了申请专业认证的资格和条件,都应积极启动和推进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尤其是很多地方院校将应用型本科作为自身的办学定位,那么就更应该重视OBE理念对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导控作用。以应用型工科[4-6]建设为自身办学定位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积极抓住专业认证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创新契机,使其成为能够指导自己如何做到教学中突出应用与注重实践的“指路明灯”。只有真正消化、吸收《认证标准》中各项指标背后隐藏的核心思想,才能切实摸索出最适合自身的认证工作推进逻辑,进而也才能在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贡献等诸多方面取得最佳效益。

2 工程专业认证与应用型工科建设间的逻辑结合点分析

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突出成果导向评价的作用,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塑造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要达到认证标准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应具有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和高素质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不谋而合。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进行科学界定,强化教学过程与产业实践间的联系,把工业界尤其是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对工程师的要求直接反映到培养过程中,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工程教育认证为地方本科院校走科学建设和发展应用型工科之路提供了潜在切入点和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应用型工科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消化、吸收认证指标背后的核心思想,能够使应用型工科的建设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促使高校工科专业教学的各个组织环节更重视对应用能力培养达成度的关注。同时,《认证标准》也为应用型工科建设的成效评价,尤其是毕业生在工程能力培养方面是否真正达到了实践应用要求提供了一套客观评价指标。

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实施应用型工科建设也是在为专业认证做好各种前期积累和良好铺垫。工程专业认证工作的准备、启动、推进乃至于后期的进校评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环节的工作积累,既是对一个个建设发展成果的收获,也是后续推进工作优化改善提升的主要依据。通过坚持应用型工科的办学定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能够在重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不断夯实基础,而通过工程专业认证,则是其坚定道路自信和取得社会、企业认可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建设及其科学发展,重视提升技术应用岗位与培养人才间的契合、匹配程度,其本身就是在潜移默化地践行OBE理念,这对后续实施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和在时机成熟时通过认证评估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

综上所述,工程专业认证下工作的推动实施应能与应用型工科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正相关的相互促进作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的大背景下,既要发挥好工程专业认证对应用型工科建设的良好导控作用,使得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很多理念与核心思想能够深度渗透和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同时还要注重应用型工科发展对认证工作各个阶段实施的铺垫和积累效应,通过对建设成果的充分挖掘与科学升华,为认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培育信心和打好基础。

3 科学建设逻辑驱动下的应用型工科发展思考

如上文所述,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与应用型工科建设间存在着逻辑结合点,表现出相互促进的正相关作用,而在该作用驱动下的应用型工科建设路径则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3.1 融合互补,促进应用型工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创新

高等工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而现代工业发展不断衍生和表现出了很多新的特性,从而使得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卓越的工程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应熟练掌握专业所属领域的各项技能,能够切实为解决当前复杂工程实践问题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甚至是引领问题求解思路和方式得到创造性的突破。基于此,一切能够支持这一目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和发展举措都应得到吸收借鉴。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注重突出与高水平建设大学、“双一流”高校间的差异性,走应用型工科发展之路本身没有错,而吸收专业认证标准的精髓以保障自身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应得到鼓励和支持。但只为追求标准形式上的达成度而拖慢甚至是打乱自身推动应用型工科建设发展的节奏,甚至造成高校工科教学管理精力的无意义内耗则有悖于初衷。只有从底层促进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精髓切实转变成应用型工科建设发展的逻辑与规律,才能使得应用型工科发展内涵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动能支持。

3.2 反馈改善,导控应用型工科发展更紧密联系实践

工程专业认证下的应用型工科建设既要加大对教学环节和过程的监控,又要与工程实践间加强联系,将工程实践领域求解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工具不断映射反馈到教学设计中。对教学过程加强监控,可以采用基于《认证标准》构建的毕业生培养要求,并细分为多级观测点,然后分析每一观测点的达成度,形成实际能力培养程度与要求间的差异性信息,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提升找准改善方向和提供基本依据。同时,应用型工科建设紧密联系实践绝不是只做一次系统的调研,然后一劳永逸地建立起人才培养过程与实践应用间的联系,而是应具有“持续动态调整、跟随实践进化”的特性。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与行业、企业等工程技术应用方构建起多层次和定期的沟通渠道,通过聘请企业工程人员讲学、工科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共同研讨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共同打造实践教学环境等诸多方式,打破高校相对封闭环境对工学互动的束缚,赋予应用型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备更多的自律式进化特性。

3.3 学以致用,培育应用型工科教学的探索和求知点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工科建设注重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它既是对“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继承,更是对知识、技能传递时“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诠释。对于高校工科学生,其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及其难易程度往往决定了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程度,而这则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应用水平及其升华成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层次。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推动应用型工科建设的过程中,应对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梳理与优化设计,挖掘、提炼甚至是重塑出更多的探索性教学单元。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才能让这些知识、技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更深层的交融,继而萌发出更多的创新点,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应用能力也才能展现出更为强大生命力和对工程实践问题更好的适应力。

4 结语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为区域产业发展乃至国家工业水平提升输出合格工程人才的重任。而工程专业认证为地方院校推动应用型工科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抓住机遇“红利”并克服挑战,是关乎地方院校工科办学能否获得长久发展潜力和持续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正确认识和领会内含于专业认证背后的思想精髓,并使其转变成能够正确导控应用型工科发展的科学逻辑,才能让地方院校在科学逻辑的驱动下走出一条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进而最终营造出院校、学生、企业、社会等多方共赢的大好局面。

猜你喜欢

认证工作普通本科工科
两部门: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工作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做好贯标认证工作 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做好贯标认证工作全面提高档案质量
“新建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