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功能
2021-12-29陈萍
陈 萍
(亳州幼儿师范学校 安徽亳州 236800)
中国戏曲是我国独有的艺术体裁,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内涵,是承载我国历史发展、民俗文化、道德体系的重要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表现形式,是一门综合艺术。戏曲这种古老而优秀的艺术也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通过戏曲故事传递着真、善、美。经典的剧目演绎着时代的变更,优秀的戏曲作品不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娱乐人的身心,更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在学校开展戏曲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戏曲,爱上戏曲,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发挥戏曲的育人功能,为校园德育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一、戏曲题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
我国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承载着传统道德与价值观,是弘扬中华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戏曲艺术中的很多剧目都在传递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德,通过戏曲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展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戏曲把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传统道德观念作为创作的基础,将生活和历史发生的故事作为戏曲的题材,通过舞台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以便于传统道德的弘扬和传播。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剧目繁多,包含了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教人为善、为义、为忠、为孝,人们通过戏曲表演的欣赏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在社会伦理教育,人格教育,公德教育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
(一)弘扬爱国精神的戏曲
千百年来我国戏曲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有很多作品在讴歌和赞颂民族英雄或忠臣良将,如大家熟悉的以岳飞事迹为题材的戏曲作品,即南戏《东窗事犯》,讲述了岳飞大破金兵、却被秦桧陷害致死。歌颂了岳飞的精忠报国和抨击了秦桧的奸险卖国。以杨家将的英雄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在多个剧种中都有剧目,如在京剧、越剧、豫剧、河北梆子等,《金沙滩》《李陵碑》《四郎探母》《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师》等均是常演剧目,讲述了杨家三代人忠心报国的事迹和优良的家风。这些歌颂民族英雄的戏曲作品,为观众讲述了历史故事,激起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爱国传统。
(二)提倡清廉公正的戏曲
在众多的戏曲剧目中也有表现清廉公正的戏曲内容,例如《铡美案》中的包拯,不畏太后和皇姑恐吓,宁愿丢掉乌纱帽也要为秦香莲主持正义,叛斩当朝驸马。展现了包拯的铁面无私,公正执法的浩然正气。还有《四进士》中的宋士杰,《十五贯》中的况钟等,都是爱民如子,敢于为人民请命,呈现出政治清廉的形象。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适当的欣赏和了解,一些这样的戏曲作品,会帮助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歌颂勤劳淳朴的戏曲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勤劳朴实的形象深入人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勤劳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之宝,是兴国的立世之本。在戏曲作品也有许多反映劳动人民的戏曲,如京剧《小放牛》、黄梅戏《打猪草》、锡剧《双推磨》。这些戏曲大多只有一男一女,通过载歌载舞,互问互答形式展现,唱词朴实、风趣、明快,反映了农家青年男女的劳作的快乐,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2]。
(四)描写亲情和爱情的戏曲
在戏曲舞台上,也经常演绎关于人间亲情、纯真爱情题材的剧目。例如《宝莲灯》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展现了对亲情的执着,昆曲《牡丹亭》以反封建,歌颂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为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刻画和剧情的内容,表达了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
戏曲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人物和故事的塑造,歌颂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是引导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
二、戏曲艺术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他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2017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中职学生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在初中时期成绩不是很好,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是高中选剩下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的精神和积极学习的态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但是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比较强,对新鲜的事物和新的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所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不太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通过戏曲欣赏和学习开展德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通过戏曲的学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三、戏曲德育教育途径
提到德育教育首先我们就会想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想到老师的课堂灌输,这样不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而通过戏曲的欣赏,从戏曲中所展现的故事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更容易被中职学生接受。戏曲的德育功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4]。
(一)戏曲融入课堂教学
我国教育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公共艺术已成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戏曲欣赏是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机制和教育理念日趋成熟的重要体现。通过戏曲的欣赏教学,让学生接触到戏曲,了解戏曲,热爱戏曲,通过戏曲元素让学生理解剧中传递出的真、善、美。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把戏曲内容引入语文教学、历史教学中,从而保证戏曲艺术更加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将戏曲艺术引入课堂,实现“以美育德”。
(二)戏曲融入校园文化
戏曲进校园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光能丰富校园生活,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还能充分发挥戏曲的育人功能。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师、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戏曲活动,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戏曲资源,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和戏曲学习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观看优秀的戏曲剧目,邀请相关的戏曲专家开展美学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热爱戏曲的学生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戏曲。中职学生爱尝试新鲜事物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对学习戏曲艺术还是非常有帮助的,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形式。在校园戏曲环境营造上,可以利用校新闻、海报、校园广播、橱窗等形式,宣传戏曲文化,营造戏曲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戏曲,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寓教于乐中培育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理解。
(三)引入专业的师资队伍
戏曲表演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一般学校的师资队伍很难达到的,这就需要引入当地的戏曲专业演员和老师走进校园,开展戏曲教学活动,填补学校戏曲专业老师的短缺情况。而且在师德方面,戏曲界有着大量优良传统,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戏曲演员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和修养。艺德和修养是戏曲演员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品质,这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5]。
四、结束语
学校教育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戏曲艺术中的道德内容,在润物细无声中使观众得到道德境界的提升,因此戏曲与德育工作可以有机结合。戏曲课程已成为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欣赏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艺术走进校园,是戏曲传承的必经之路。戏曲进校园可以胜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德育工作结合的重任。开展戏曲进校园不光是美育,更有对历史、文化、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内容。通过戏曲德育功能,使传统的德育教学刻板的说教模式,变得生动、有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欣赏一个个生动的戏曲故事中承载人伦道德,更能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成为德育教学的一种手段。学校德育工作需要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参与,丰富和辅助校园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