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1+3” 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2021-12-29郭婷婷

科学咨询 2021年3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思政

郭婷婷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持续关注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相关情况,并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并体现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的劳动教育效果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提出全面的建议,将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进而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决策[2]。

高校是新时代下加强学生劳动思想理念的主要阵地,高校的劳动教育成果直接影响到新时代社会的整体劳动思想理念、劳动思想的体现以及劳动水平的呈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即将步入社会这个生活环境下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理念关系到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其在生活中一些实际能力的需要。因此,高校应承担好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责任,通过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对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劳动思想理念的传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劳动教育需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高校的劳动教育形式以及劳动教育途径都需要去探索,通过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劳动思想理念以及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同时,培养大学生将劳动能力与专业技能融合的实力,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宗旨。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和思政课程的任务和使命,而且是全体教职员工、所有课程的任务和使命。劳动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广大高校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理念的重任。

(一)劳动教育有利于高校对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

在新时代这个大环境下,“德”是生存之根本,立德树人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要求。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且党的教育方针始终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并以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重要发展的体现,是对我国数千年来教育理念的传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4]。然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能仅局限于口号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落实。马克思将劳动视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应通过劳动教育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劳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锻炼大学生的体力,加强大学生对人民的热爱。高校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热爱人民的深刻理解,并使大学生在劳动中探索热爱人民的具体实践活动,同时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5]。劳动教育有利于“立德树人”教育实现实践化,具体化。

(二)劳动教育有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提升

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理念,更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劳动活动,同时要有宣传劳动思想的理念[6]。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尊重劳动者。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只有真正体验劳动,才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才能尊重劳动者。正确的劳动观在社会劳动中是非常必要的,热爱劳动的同时,要有正确的劳动思想,劳动成果要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目标,禁止危害社会的任何形式的劳动。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中流砥柱,要起到宣传劳动思想的作用,在个人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热爱劳动的同时,要在社会生活中做好劳动的模范,带动他人一起劳动。

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课程安排不合理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受“智育至上”观念的影响,认为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在高校无需再进行劳动教育。然而,高校的这种教育理念使很多大学生认为在社会中仅需要专业能力,只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缺乏对劳动以及劳动内涵的理解。这个观点也导致高校设计方面的缺失,多数高校教育的重点是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没有对劳动教育体系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且教师的安排相对其他课程也显得薄弱,劳动教育受到应试教育严重的冲击[7]。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大多数高校主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论教育,在政治教育课程中涉及一些劳动教育,但枯燥的理论知识不能引起学生深刻的思考,教育成果就会不理想[8]。

(二)劳动实践时间不足

大多数高校以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主,对劳动教育课程安排的时间相对少。而且,有些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中,理论课程占据较大部分,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很少。实践课程时间的压缩使学生不能运用理论知识进行亲身实践,同时影响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劳动活动形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多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为主,活动形式较少,缺乏新时代的时代特色。同时,大多高校受资金以及场地的限制,很难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也缺乏创新性,这样会导致大学生的参与度低,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积极性的匮乏会导致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中时存在较低的自理能力、缺乏集体意识、好逸恶劳等问题,达不到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预期效果[9]。

(四)劳动实践过程形式化

很多高校目前虽已设置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但大多数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劳动过程过于形式化,最终只是为了获得学分或社会实践学时。另一方面,多数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这就会导致活动形式过于自由化、自我化[10]。很多高校的实践活动结果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获得学时或学分就相对容易,那么,在没有难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就不会注重活动的具体过程。很多高校本身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过程中也会出现为了开展活动而过于形式化,并没有真正注重对学生劳动理念的培养,很难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

当前高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大学生缺乏劳动理念、劳动精神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改善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状况,仅分析出问题是不够的,需要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其可实施性以及合理性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1+3”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一)劳动教育课程“1+3”模式内涵

本文在将“课程思政”理念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再教育、再熏陶、再提高,具体提出“1+3”的劳动教育模式。所谓“1+3”模式是指“1门理论课程+3 类实践活动”。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时代特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并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为主进行建构。同时,以劳动理论为基础,开展三种形式的活动。其一,以道德意识、服务意识为主的志愿服务类活动。其二,以劳动技能、实践体验为主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其三,以实验研究、专业知识为主的科学研究类活动。理论课程设置在大一的第一学期,三类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来进行合理安排。

1.理论课程

高校应将劳动教育课程规划为一门必修课课程,同时,要将其设置成一门独立的课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前提。理论课程的设置要符合本校的教学任务安排,在具有学校的教学特色同时还应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教学理念还应与国家提出的高校劳动教育理念相结合。理论课程的可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可为以后开展的三类实践活动的提供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并且入学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相对轻松。因此,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理论课程是较合理的安排。

2.志愿服务类实践活动

志愿活动的参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从而更具有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回应国家的号召,志愿服务也会让生活在黑暗中的一些人看到白天的曙光[11]。高校应举办多场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的志愿活动提供平台。志愿服务可选择在社区、孤儿院、养老院等场所举办,进行法律、安全知识、绿色环保等科普类知识的宣传,也可开展绿色环保(如垃圾分类与清理)、文明城市(如共享单车的摆放、擦洗)等服务类的活动。同时,还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医学专业还可在医院进行导医的志愿活动,为就医的患者提供一些帮助,在社区、乡镇等开展如血压测量一些简单的体验活动等。

3.社会实践类活动

社会实践类活动形式多样,可开展校务劳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等。其中校务劳动是指在高校区域内(含校属实践基地和校企)从事生产性或服务性的一般性劳动。校务劳动的形式有公共卫生区域的劳动、校园设施以及教学仪器的维护、宿舍的美化等,这些劳动活动为和谐校园的营造提供更好的时机[12]。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指将文化、科技、卫生等带入乡村,从而大力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劳动能力,也能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帮助。当然,三下乡活动也不仅局限于暑期进行,寒假期间也可利用一些时间开展三下乡活动。

4.科学研究类活动

科学研究类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所以此类活动的开展应在高年级进行设置,大三一学年是较好的活动时间。大三学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时间相对充足,大四学年学生忙于实习、就业、考研等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科学研究类活动在以劳动精神为指导思想、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活动的开展,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有老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学会提出问题,敢于想象与创新,从而进行科学研究类活动。科学研究类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来说是挑战,也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机会,如果科研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对社会也会有一定的贡献。

(二)“1+3”劳动教育模式的保障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重视学习,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3]。劳动教育作为一门集思想、技能与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教师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保障,需要有专业化、高水平、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高校有一定的教师队伍之外,还可邀请校外相关专家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讲座,使大学生听取更多关于劳动的实例,并从实际事例中领悟劳动的精神以及劳动的价值观。

一本教材也是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所必备的,教材的配备可以使学生的上课期间集中注意。如果没有相应教材,上课期间只听老师讲课,一定程度上会走神。上课期间书本内容与老师讲的内容相结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劳动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教学目标也能获得一定的成果。

除了教师和教材,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时数。具体教学时数可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确定,笔者建议不少于32个学时。对于一门课程,如果课程数太少则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且太少的课程数不能将劳动的内容讲到一定深度,浅显的教学内容不能起到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作用。因此,一定数量的课程数是必不可少的,在引起学生重视课程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劳动的相关知识。

理论课程以及三类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一定的场地以及资金的支持。对于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校外的环境,学校需要与更多的社区、公园、养老院、孤儿院等一些场所合作,有了一定的活动场所,活动就可以长期进行,也能为活动寻找场地节约大量的时间。对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学校应有规范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同时要有安全保障,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

(三)“1+3”劳动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

“1+3”劳动教育模式的考核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课程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考核,应从日常表现、卷面成绩、劳动成果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其中日常表现与劳动成果要进行量化,例如日常表现可通过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综合分数来确定一名学生的日常表现成绩;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可根据活动学时数与活动总结的分数进行综合,并进一步对成绩量化;科研活动的分数就需要根据学生日常表现以及一定的科研成果来确定。日常表现、卷面成绩以及劳动成果的最终分数再进行加权即是学生的劳动教育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通过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对劳动有更好的理解,并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对老师的考核需要学生来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以及教学成果可以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进行体现。对老师进行评价是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途径,通过考核可发现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也可通过评价结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课程的考核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观察教学成果是否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并可调查学生步入社会中的表现,进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质的重要一门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前提[14]。劳动教育这门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1+3”模式的构建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一门“思政”课程,使劳动教育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一名“思政”教师,这能使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目标,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努力和贡献。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劳动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热爱劳动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