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

2021-12-29沈荔丹包文莉张立红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高校学生

沈荔丹,包文莉, 唐 文,张立红

(辽宁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战略布局的高度。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的一个关键切入点,根据其自身特点,正确认识工作中的不足,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是促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1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特点

高校学生党支部以在校大学生党员为主体,既具有一般基层党组织所共有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1 党员发展任务重

发展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重要工作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时代骄子,他们具有先进的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技能,拥有爱国热情,具备一定的家国情怀,只有不断吸收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才能为党和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发展大学生党员是学生党支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高校党员发展数量逐渐成上升趋势,随着建党一百周年的临近,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数量还会不断增加。与其他教工党支部相比,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1.2 党员主体年龄轻

高校学生党支部一般由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党员组成。辅导员老师的比例较低,一般是三到五人,支部的主要成员是学生党员。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同时也具有高校大学生的共同特点。首先,思想不够成熟。虽然在年龄划分上,他们已经年满十八周岁,属于成年人,但其思想还不够成熟,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入党时间短,缺乏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磨砺;其次,政治敏锐度不高。他们热衷于新鲜事物,思维活跃,熟识网络媒体,具有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满腔热情,但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看法简单,容易受到不正确言论的误导;最后,入党动机复杂化。大学生党员一直生活在校园,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虽然入党的积极性高,但对党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受外界因素和自身情绪影响,缺乏坚持和稳定性。不排除在现有学生党员中,存在功利主义的入党倾向。

1.3 党员队伍流动性强

高校中的教工党支部队伍无论是党员人数还是组织结构都相对稳定。学生党支部由于学生学习年限的原因,流动性特别强。伴随着每届学生的毕业和组织关系的转出,其成员组成变化快。理论意义上,学生党支部可以建立在一个行政单位上,即每个班级都有党支部,但为了把好质量关,根据党员发展程序,从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党组织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考察了解才能入党,因此,发展成为党员的一般都是大三和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只能采取跨专业、跨年级的方式进行。流动的学生主体这一现实,自然降低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从而对其自身建设带来了客观挑战。同时高年级学生又面临择业、升学等多方面的压力,在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上与党的组织生活要求存在一定矛盾。

2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对策

目前,各个高校学生党支部普遍都能按照党中央关于高校基层党建的政策法规,逐步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都得到了落实,党员发展、转正也能做到规范化进行。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学生党支部还面临自身的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解决。

2.1 优化工作机制

学生党支部承担着学生党员发展和转正的繁重任务,由于党员发展逐步规范化,现有学生党员都是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正式党员只能是大四学生,加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连续性的要求,大四学生党员无法担任培养人,因此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入党介绍人的重任只能由学生党支部中的辅导员老师或者专职班主任老师担任。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 但负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专业队伍扩充速度却十分有限, 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伍强瑞,2020)。在很多高校中还存在着教师职称评聘要有担任班主任经历的要求,这就会出现一些非党员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的状况,对于这样的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党支部承担。本应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的班主任老师游离于班级学生的培养与考核。

以上问题的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受1:200比例的制约,学生党支部中的辅导员老师很难增加,因此只能通过优化工作机制来更好的完成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班主任辅导员之外,还有任课教师。建立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联合培养机制,一方面可以更多方面的了解考察学生,提高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则减轻了学生党支部培养考核的压力,避免小马拉大车现象的延续。同时,落实好组织员制度,在保证组织员不缺位的情况下,理顺组织员和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共同致力于高校党建工作。

2.2 注重入党前培养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把真正热爱中国共产党,入党动机端正的优秀学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必须严把质量关。随着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加强,各个学生党支部都能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范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的现象。入党动机属于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入党申请人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入党动机是出于信念驱动还是利益驱使,在一定程度上都很难考察,既不能制定考核标准,也很难在其日常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只能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来不断端正入党动机。党支部发展党员要“把工作重心前移”,坚持早启发、早引导、早发现的“三早”原则(马平野,2019)。

高校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从少先队到共青团,一直都在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教育和熏陶下成长,但是在深层次了解与全面认识党等方面还存在欠缺。因此,高校要抓住大学生入党的机会,在加强入党前的教育和培养。在开展党前教育培养过程中,除了现有的党课内容外,可以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和党建带团建的传统优势,把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党史国情纳入到思政课和团课中,用党的光辉历史,用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作用感染、教育学生,加深学生对党的认识,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端正入党动机。

2.3 丰富党内教育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学生党支部无论是日常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还是组织生活会都能按部就班的开展。学生党员主体的特殊性,使得现有的支部活动和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教育内容上,首先,把对文件内容、会议精神的解读与传达与当前时事政治、国内外形势、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党员学会客观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其次,把教育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教育落地落实,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潮中;最后,发挥党员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有的支部宣传和教育活动中,都是以支部书记为统领,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保证了教育的正统性,但难免缺乏鲜活性。学生党员都是优秀的大学生,他们有素质、有能力,思维活跃,在支部书记把关的基础上,以班级或者专业为单位轮流主持主题党日等教育活动。在教育形式上,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将其充分应用到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用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实现线上党建和线下党建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够磨练学生党员的意志,锤炼其党性。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在校大学生党员表现出了敢于承担责任,乐于为同学奉献的宝贵精神。实践证明,他们有为同学服务和奉献的热情,也有能力完成党赋予的使命。除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实践类的教育活动除了实地参观考察外,学生党支部很难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资源。这就需要高校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整合资源,同时建立中层党员领导干部与学生党支部的联系,除了日常工作指导外,为学生党员提供服务锻炼的机会。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高校学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学生党员在文化惠民主题活动中的专业优势
憨娃入党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