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大脑”思维的智慧城市发展研究

2021-12-29朱一超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标准化智慧智能

朱一超

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前言

由于智能城市的定义不统一。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将这一概念界定为通过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服务效率的手段。主要目标是提高城市竞争力,满足经济和环境创新的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通过现有城市的相关物理知识和数字技术,为公民提供了一个长期、可持续和繁荣的未来。不同的视角对智能城市有不同的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的分析旨在确定智能城市标准化的内在需求和智能解决方案,以便在智能城市标准化方面实现创新,并为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 智慧城市建设概述

1.1 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现状

201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设立了可持续社区发展技术委员会和智能社区基础设施技术委员会,随后又在技术管理委员会内设立了智能城市工作组。2013年,国际电工委员会设立了智能城市系统评估小组,负责开展智能城市标准化活动,并为更好地整合电子电工提供标准准则和指导。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许多专家是这些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副主席,以促进国际标准的制定。2013年,我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了国家智能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2014年,国家标准委员会与相关部委协商,成立了国家智能城市标准化总小组,一个协调的宣传小组和一个专家咨询小组,汇聚国家力量实现智能城市的标准化,为中国智能城市的标准化提供了新的动力。智能城市标准化系统分为七大类:整体、技术支持、安全和管理。特别注意工业和经济、基础设施和建筑以及住房,这些也是重要的体制支柱。

1.2 新型智慧城市及其建设任务

(1)新型智慧城市模式。数字化、联网和智能集成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数字化积累了大量数据,而网络为数据整合提供了物理载体。智能通过分析多个源数据的合并和深入挖掘提供了增值。但是,建设智能城市不仅仅是信息建设,重要的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的深处。从城市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建设智能城市应使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性化、生态和安全,并大大提高人们的便利性、舒适度,方便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2)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智能城市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五个阶段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运营、维护和评估。工作的各个阶段需要有机地联系和协调。规划阶段,即考虑到城市或区域的状况、发展和需要,以全面、综合和前瞻性的方式规划智能城市。设计阶段按照专项计划进行各个智能城市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而不制定技术、资金、进度等方面的实施计划[1]。在执行阶段,该项目是在执行计划、监督委员会执行进程和未准备好的保证以及监测进展和质量保证筹资的基础上执行的。在操作维护阶段,建立适用的高级操作维护机制,对系统、数据和设施进行日常操作维护,制定安全可靠的应急计划,并对意外停机立即作出反应。在评价阶段,从整体绩效和公众满意度的角度评价智能城市建设的成果。评估结果可进一步完善智能城市建设方案,并可作为今后建设工作的基准。

2 基于“城市大脑”思维的智慧城市发展途径

2.1 智慧的规划

研究城市未来发展,合理安排城市建筑,部署所有城市项目,建设城市发展计划,为城市管理和建设提供基础是城市规划。新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如海量数据、开放式网络和云计算,正被用于城市规划,以促进这一领域的方法、想法和想法的发展。智能规划实际上包括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将城市不同主体的功能、空间和时间尺度充分联系起来,优化城市资源的分配,并促进利益最大化。

2.2 智慧的管理

确保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并根据科学管理概念和模式有效管理和运营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是在政府或政府机构的指导下规划、建造和运营的。改革开放扩大了城市规模,发展了城市技术和经济,增加了城市管理的内容和受众,并通过公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智慧。实际上,智能管理包括应用新技术,促进改进不同主题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优化城市管理方法,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改善城市公民福祉指数,以及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2.3 具体实施

回归城市,探索跨境创新。建设智能城市需要支持基础创新、跨境创新和适应创新,而不仅仅是概念创新和修辞创新。结合中国国情和正常化的新特点,推动由上而下建设智能城市,坚持政府领导与指导相结合,加快引进国外经验,特别是融合创新思维和完善智能实践,调整主要平台不当[2]。大型中心云计算的思想与实践;加快城市现实问题的基本创新,引导信息产业有效应对城市需求,尽快形成应对城市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可行的运作模式。跨境创新将是智能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思想之一。巩固概念维度并建立长期机制。中国智能城市的推广应坚持思想的辩证结合:新的国际视角。实施自己的智能城市创新时,要积极把握国外智能城市建设的最新动态、发展思路、产业生态、协同创新战略,充分利用和吸收经验,避免出现问题。同时,促进非数据敏感领域的有效合作,促进我国城市智能应用的战略技术创新。

3 结束语

简而言之,智能城市的规范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竞争力,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在智能城市的标准化和创新过程中,需要以人为本,应用城市认同原则,全面实现标准化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促进和验证各项标准,并在建设智能城市方面充分应用这些标准。

猜你喜欢

标准化智慧智能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标准化简述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