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21-12-29恩格斯
恩格斯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commerce)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这就是蒲鲁东先生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因为,当他从诉诸国家转而诉诸市民社会,即从诉诸社会的正式表现转而诉诸正式社会的时候,他竟认为他是在完成一桩伟业。
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由此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
蒲鲁东先生混淆了思想和事物。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例如,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中世纪的全部规则,曾是唯一适应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在行会制度及各种规则的保护下积累了资本,发展了海上贸易,建立了殖民地,而人们如果想把这些果实赖以成熟起来的那些形式保存下去,他们就会失去这一切果实。于是就爆发了两次霹雳般的震动,即1640年和1688年的革命。一切旧的经济形式、一切和这些形式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曾经是旧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政治国家,当时在英国都被破坏了。可见,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题解】
本文选自《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是马克思系统批判蒲鲁东的著作《哲学的贫困》的序言,也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第一次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表述。本文标题为编者所拟。
马克思首先指出,生产力是一定的社会形式形成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要素共同形成的有机体,它的组织方式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在各个要素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会形成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即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会形成相应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即市民社会,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国家即上层建筑。马克思进而指出,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马克思认为,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任何一个时代依赖的生产力都是不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既得力量,是前人生产实践的客观结果,是先前世代生产力的积累和发展。每一代人都是利用现存的生产力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进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在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开拓中形成人类代际间的联系,这就形成了人类历史。马克思最后指出,社会形式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社会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产力必然会变化和发展,当现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社会形式就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旧的社会形式会逐渐消亡,向新的社会形式转变。
通过以上的论述,马克思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不难看出,虽然在原作品中,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基本概念的使用上还未最终确定,但他已初步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彻底地批判蒲鲁东的唯心史观,批判了蒲鲁东以为可以随意选择社会形式、依靠资产阶级国家的改良来建立理想社会的空想。(邓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