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

2021-12-29郑春雨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础育人思政

郑春雨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自2017 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坚持内涵发展,掀起‘课堂革命’”[1]的号召以来,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方案。就公共基础课程而言,课程思政有利于推动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同时,对促进课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具有重要价值。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深入研究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系统整合思政育人元素,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筑起又红又专的“同心圆”,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立德树人的水平。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现实样态

(一)社会科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本身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

社会科学类公共基础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实用英语等课程,本身兼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就和课程思政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其课程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一致,而且其课程内容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它侧重对学生人格发展、环境适应及人际关系等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巩固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有重要作用。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课程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培树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促进学生结合个性特点理性规划未来,为“准职业人”提高就业能力与做好生涯发展规划导航助跑。这两门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往往更能发挥教育功能正向叠加的集群效应。实用英语课程则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蕴含着素质教育元素,在推行“课程思政”中具备一定优势。课程通过教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文化认知,引导学生用国际视野看待世界,用批判眼光理解西方思维习惯及其价值观,在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二)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隐忧

相较于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中具有一定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特有属性与思政内容融合的困难性。以高等数学等数学类课程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并不关乎思想政治立场,授课内容是抽象的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且大多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繁多,如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会有一定困难。

二是教师惯有思维和能力与思政教育要求的矛盾性。从事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学的教师的授课认知倾向往往是重视运算技巧、程序逻辑与规范的传授,坚持育“才”重“器”的多,而兼顾育“人”育“德”的少甚至没有。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切合高职教育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认识不足,绝大多数人都在忙“教书”,极少有人在“育人”,这可能是自然科学类课程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思想上的痼疾。同时,相对而言,一些教师“专业敏感”,而“政治钝感”,让其接受课程思政的概念已属不易,要再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内容,或是用语言表达,等等,能否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也是隐忧之一。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特点

(一)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长久以来具有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育的传统,历来坚持就业导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重技能、轻人文,公共基础课程大多没有形成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在保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二)教师层面

公共基础课教师实现思政教育转向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在育人理念上仍存在偏差,片面地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思政教师和学生工作系统相关部门的责任。对于自己承担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有则更好,没有也无伤大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侧重课程“应知”“应会”的教学目标,而对“红专”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不够。即使迫于要求在课程中设计了思政目标,往往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也流于形式或无暇顾及。同时,公共基础课程的评价考核标准中对通识标准要求很硬,但对学生的思政标准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这也是全面贯彻课程思政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学生层面

高职学生具有忽视个体价值观建设的群体性特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认同不高。高职学生生源复杂,“学情”总体呈现出学习兴趣不高、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从认知方面看,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取向多为短浅的实用主义,即更多考虑某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或对毕业证的影响,缺乏对未来生涯发展中个体职业核心素养的关注,他们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程。不被教育受众所需要和认同的授课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影响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并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教”与“学”

1.教师层面: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转向互融共促

“课程思政”逻辑生成的基础是科学的课程观[2]。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挑起“思政担儿”[3],要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明确“课程育人”的价值与功能,相信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对教育受众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培育一体化的作用,坚信其对学生科学思维、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程强调科学纯粹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公共基础课程强调价值纯粹性,它们与价值培育并不矛盾。具体言之,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反映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为主要内容,彰显人类从受制于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直至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探索精神,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而每一门人文社科类课程都折射着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意识,反映着人类探索自身本质规定的人本情怀,这些都是可以融入到教学中去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

2.学生层面:注重学情调研,力求“有效思政”“精准思政”

学生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受众者,更是检验其德育效果的价值主体。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就是在强调学情调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说,只有做好学情调研与分析才能更有效、精准地具体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倾向、心理特点等方面均有不同。高校及教师要多开展学情调研、学风调研以及学习方式调研等,了解学生真实所需、实际所要,既要宏观掌握高职学生群体性特征与需求,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有微观层面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思政”“精准思政”,提高学生在公共基础课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从而切实提升教育获得感。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思与行

1.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反思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为响应号召、追时尚。在尊重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差异、厘清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特色的前提下,思政教育融入基础课程的效果才得以保证。

(1) 内容特色:强调工匠精神培育和彰显企业文化融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要保证立德树人的方向性,又要为学生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服务。我们认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特色首先应体现在内容设计上,即德育内容以强调工匠精神培育和彰显企业文化融合为重点。基础课教师应联系行业实际,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充分提炼其蕴含的价值基因”[4],提炼具有各专业特点的职业要求及职业规范,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职业伦理、行业榜样及经典案例等,具体阐释工匠精神,培树学生敬业态度,倾力培养又红又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路径特色:从校企共建中汲取思政养分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显著优势。高职院校具有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教育主体,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产教融合为手段,重视全生命周期培养机制的构建,“打造完备的人才培养价值链条。[5]”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党建联建、教师企业实践、设立产学研专项科研课题等方式,为教师“课程思政”提供复合营养,既从活动和研究中凝练鲜活的思政内容,又从中形成科学的教育方法论,助力德育效果提升。

2.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行动途径

(1) 制度先行,保证课程思政可持续推进

高职院校首先应建立课程思政的领导机制,由教务部门牵头,思政教学部协助,合力开展各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必要时,应外聘专家顾问,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支招把脉,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同步反映课程思政。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在评价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时,应明确列出课程思政考核指标,并结合实际赋以适当权重,保证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并能持续、稳步推进。

(2) 价值宣贯,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

高职院校要重视课程思政的价值宣贯,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和价值引领责任感,统一课程育人“硬指标”的思想认识,通过思政“小切口”,解决德育“大问题”。要通过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嬗变,使其将思政任务变为教学自觉,既做“经师”,又做“人师”,营造“课程思政”个个参与、人人担当的良好氛围,逐步实现“课课有德育”“人人施德育”,形成育人的“合唱”和“交响乐”[6],从而扭转公众对于大学育人效果“专”上到位而“红”上不足的刻板印象[7]。

(3) 培训为基,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一是加强分专业或分类别指导,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敏感性。尤其是自然科学类教师更需要提高思想站位,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明大德、借由价值理念引领守公德、强化道德观念严私德。要督促引导教师学哲学、学历史、学政治,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下,坚持因时而进,做好学习储备,深挖不同专业的思政教学点,提升人才“双育”的能力和素养[8],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二是加对教师要强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方式进行培训,经常性地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坚持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引发教法头脑风暴。教育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成正比[9],要通过“点石成金”创亮点、联系实际抢节点、“元素化合”克难点,寓道于教、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价值共鸣,实现课堂教学德、智、技同步提升,解决教师“怎么教”的疑惑。

(4) 行动为实,“教学共同体”倾力打造协同育人生态圈

课程思政是时代的命题,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的责任[10]。它是动态的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常抓不懈,更要常做常新。职业教育是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对象具有很大的专业差异性,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很难独立承担课程思政的重任,因此,组建“教学共同体”成为基本行动进路。该共同体以立德树人为共同愿景,整合课程思政的人力资源,它不是要改变学校已有的组织结构,而是由专业教师、基础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等组成的跨专业、跨部门的新型教学共同体。该团队通过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打通成员的专业壁垒,发挥成员的集体智慧,保证课程思政既融会贯通,又不喧宾夺主;既体现思政内容的理性论证,又讲传授方法的感性渲染,共同打造有担当、有情怀、立体化、熔炉式的育人生态圈。

猜你喜欢

基础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