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2021-12-29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

林 涵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应是学生健身练习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实现增强体能,掌握体育技能、技术和知识,促成学生健全体育人格和体育素养,提升职业准备水平的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掌握体育方法及运动技巧,全面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和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品质为目标。然而,由于我国高职的体育教学活动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高效体育课堂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重点方向。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长久以来,固有的高职体育教育模式仍然被很多学校应用,以至于高职体育教育方法无法创新。高职体育教育观念的落后一方面影响了学校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部分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意识,使得高职体育教育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部分高职体育教育者,对于体育教育开放的教育观念十分落后。高职体育教育的目标应以实现学生的职业准备性、人文性、科学性、实效性、健身性为主,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特征,关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需求。然而我国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过于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资源问题

职业能力的渗透是提升高职体育教育水平的必要条件。部分学校注重培养素质全面的教育人才, 但是缺少将这种综合素质运用在体育教学当中,缺少进行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使得高职体育教育水平无法提高。体育教育没有体现职业能力的特点,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影响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部分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教导学生,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体育教育中的职业能力,使得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教学目的大打折扣。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在教育资源层面上,体育场馆设施在种类、总数及面积上应达到《纲要》的基本要求。譬如在种类上应有跆拳道馆、篮球场、田径场、羽毛球场等。在数量上羽毛球场10个、篮球场20个、田径场2个、跆拳道馆5个。在面积上室外生均面积应为4.5-5.6平方米,室内为0.3-0.5平方米。然而根据实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不仅在体育场馆数量和种类上难以满足要求,在生均面积上也难满足实际的体育教学需求。而在器材、设施层面上,高职体育资源存在损耗严重,更新缓慢等问题。难以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

(三)教育形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跑步和做操仍旧是多数教师的上课内容,学生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的课程内容设置缺少职业能力的思想,使得学生并没有通过体育课程获得体育素养的提升。首先在体育教学形式上,高职体育教师主要以知识讲解和动作示范为主,以动作纠正和帮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完整性。然而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及问题探究法却难以充分地应用于高职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过于单一的教学法和过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职业能力培养层面上,高职体育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而缺乏对学生专业特质的认识和了解,导致体育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脱节。

二、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

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为高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得高职逐渐开发出贴近时代发展的课程。但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高职的发展在经济管理和体育教育方面需要与时代相契合。体育教育教学制度需要不断的创新,这项工作复杂而艰巨,需要高职内部多个部门配合。

(一)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为适应教育发展情况会对教育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适应教育背景、改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革新,教学网络化、信息化逐渐推进。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这一教学方式逐渐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应用,逐渐形成一种深层次的混合学习模式。起到了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互动、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职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对学生作出更为客观的教学评价。

(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推动了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职体育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学校逐渐重视体育教学。而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养成良好的自主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体育兴趣的指引下,更好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减轻体育教学负担,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三)优化体育课程的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课程通常是不作为考试重点,添加此类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体育底蕴、强身健体、强化体育素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建立体育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结合不同的课程种类进行教学。养成良好的自主习惯的同时,体育课程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对体育教学进行多元化改革,使得体育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发展的方向,成为学生枯燥学习中的调味剂,引导学生开拓实践深入探究。

三、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模式的变化,高职的体育教育应当进行适当的创新。首先是高职观念上的创新,高职应帮助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并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体育教学人员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想要全面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水平,就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观念。深入理解创新体育教育观念是与时下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对策。在树立创新理念的基础上,高职应逐步完善体育教育体系,同时随着高职的发展,高职内部的体育教学人员应进行定期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需要树立创新理念同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并提升体育素质。体育教学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根据教育部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能够发现,高职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体育素养、体育观赏能力、体育健身习惯和意识为抓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教学事业,通过体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职业疾病的预防方法和康复手段,进而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根据职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地投入体育健身的过程中。

(二)丰富体育教育资源

体育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因此在体育资源构建层面上,应构建区域化的资源共享机制。首先是体育场馆的共享,每所高职院校都拥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在场馆面积和种类上也存在诸多的不同,因此高职院校间可进行资源共享、条件共享。其次,在体育设施及设备层面上,高职院校也可通过共享的方式提升资源的更新质量,提升教学资源的补给效率。最后在课程资源上,高职院校可结合职业能力和体育素养的教育要求,通过慕课教育平台,引进知名院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接触到全新的课程形式,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体育素质。此外,社会可通过项目资助、校企合作等方式,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

(三)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体育教育的创新,一方面能够提升高职的体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进行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的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填补体育教育体系的漏洞,使管理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完善体育教育制度体系。高职教育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将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逐渐转化为教学活动中的相关活动开展,逐渐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能够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高效体育课堂的教学评价更加公正客观,实现因材施教。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课堂教学过程高职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也是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的特色之一。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高职体育教师应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以实践为主,在实践中渗透体育理论知识,运用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分解法、完整法、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合作法、自主法、暗示法、问题探究法及小群体法等方法,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应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对学生体能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譬如对耐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应以耐力训练为主,通过比赛教学法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高职学生大部分缺乏日常的体育锻炼,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将较为直接的教学空间转换为较为私人的教学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逐渐从教育者转为指导者,更多的是采用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方式。本文阐述了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教学背景,也可以说是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较为贴合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第二单元·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