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大学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2021-12-29□刘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

□刘 颂

在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健康支撑体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也多次强调要大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和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增强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健康”更多成为老年工作和老年服务的关键词。

关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足鼎立,构成健康的三大要素。三者中,生理健康是基础,社会适应是前提,心理健康是核心。钟南山院士有句名言:“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在一个人的整体健康体系中,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以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的老年大学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强化老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研究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之间协同变化的规律,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低于3000美元时,人们主要关注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但是,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人们更多地把关注点投向精神需求,追求幸福,注重快乐,重视心身健康。早在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跃过3000美元这个需求转型的拐点,精神需求日益显现。2019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15年的标准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不仅标志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变化,还标志着整个社会结构的改变。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关注老年心理健康亦成为老年教育的时代主题和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

第二,强化老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16年之后的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高度重视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

首先,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据国家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共计2.64亿,占总人口的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大规模的老年人口使得包括健康在内的各种老年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次,老年人是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据江苏省2019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77.4%的人患有老年慢性病,其中17.7%的人患慢性病数量在三种以上,这一比例在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中攀升至85.3%。60至69岁年龄组健康素养仅为7.27%,远低于平均水平。心理方面,研究揭示,在老年人群中,心理健康正常者仅为11.9%,79.6%的人处于健康与非健康临界区域,8.5%的老年人患有心理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中指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57%,其中高龄老人多于低龄老人,女性老人多于男性老人,低收入老人多于高收入老人,长期生活在照护机构的老人多于居家老人。排在前五位的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是认知问题、睡眠障碍、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关注老年健康已然刻不容缓。

第三,强化老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战胜新冠疫情的重要一环。202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新冠疫情期间,空巢独居老人中59.13%的人不同程度存在着抑郁和焦虑。因疫情封闭管理,空巢独居老人照料者不能如常提供服务,增加了空巢独居老人的生活困难,使他们出现紧张担心、烦躁不安、疑病偏执等心理健康隐患。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关注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愈加显现。

因此,关注老年心理健康,向广大学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健康心理素养,应该成为现阶段老年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建议:

一、把老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通识课,强化老年学员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老年学员的心理健康素养。通过老年心理健康通识课的学习,向老年学员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使每位老年学员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都能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掌握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突发心理问题如情绪失控、自杀倾向、人际冲突以及严重的睡眠及饮食障碍等辨识与处理方法,知晓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如何获得社会支持、心理援助、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路径,让每一位老年人都手握开启心理健康之门的钥匙。

二、把老年心理健康专业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深化老年学员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提高老年学员心理健康的自觉性。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些老年大学或曾开设过老年心理健康课程,或曾经有过开设的动议,但都因报名人数未及开班人数要求而中止或放弃,可以理解,但有遗憾。健康科学心理的形成及健康科学心理方法的习得需要完整的知识汲取和系统的理论学习,短时间内信息集聚式的讲座只能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远非完整的学习过程,而任何一个认知模式的建立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必须基于对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因此,在老年大学开设一门老年心理健康课程,使其能够完成从概念到理论、从方法到实践的学习,对于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三、把老年心理援助引入老年大学,及时帮助老年人走出心理困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鲜明,尽管在问题类型上可以将其分为代际矛盾、夫妻感情不和、家产纷争、赡养问题等,但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问题事件的起因、过程、演绎以及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对老年人本身与家庭成员的影响都极具差异,不尽相同,很难通过同一种理论做出回答、用同一种方式加以解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处理。因此,有条件的老年大学应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如心理咨询室,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年人解决所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推进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老年大学的历史使命,老年大学应该成为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教育基地,要调动特有的教育资源,为健康中国加油出力。■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