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策略
2021-12-29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刘丽芳
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刘丽芳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改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传统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阅读课与写作课割裂开来,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不仅提升了写作教学的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打造高效课堂,创设学习情境
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双方有效互动,从而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要准备丰富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课开始时,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呢?他的写作对象是什么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从宏观上把握这篇散文。教师还可以安排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感情,从而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能逐步按照教师的逻辑去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接下来,教师从宏观层面将文章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同学们,这篇文章是写父爱的,那作者是通过什么表达感情的?在写作中,我们应如何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呢?”在学生讨论以后,教师公布答案,进行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写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把握文章结构与作者的写作思路,将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习作中。
二、组织读后感作文评选活动,促进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教师适时安排阅读活动,让学生多阅读课外文章以增加知识积累,扩大阅读面,促进文化的积淀。同时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以后,引导他们写读后感,将知识输入变成知识输出。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写作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完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以后,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阅读鲁迅的《祝福》,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教师要规定活动的任务、互动要求、活动结束的时间:“同学们课后自己寻找《祝福》这篇文章,然后认真阅读,把握作者的情感和人物形象,读完以后写一篇读后感,谈谈阅读感受。我们将在班级内举行读后感朗读活动,评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教师布置任务以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并在此期间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在读后感展示阶段,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由于他们都读过原文,容易产生共鸣,可以深化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当所有学生展示完,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特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主题,使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并比较自己的阅读思路与教师的思路,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通过读后感作文竞赛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课外文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指导和点评学生的读后感,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开展课文仿写训练,教授写作技巧
在讲完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重点语句,对于文章中有价值的语句,可以要求学生仿写,在模仿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详细点评,让学生补齐写作短板,提升写作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完《春》这篇课文以后,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文中的精妙语句。例如,在讲“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时,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分析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方法、写作技巧。“同学们,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哪里运用了拟人,哪里运用了排比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这句话的写作技巧,并要求学生仿照这个句式利用拟人和排比造句,展示出来,教师要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进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深入解读对优美经典的语句,并引导学生仿写,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写作佳句的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把阅读与写作相融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如果一味地听课而不参加相关的写作训练,就无法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相反,经常进参加仿写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分析经典句子的构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四、补充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不应局限于课堂时间,因为课堂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而且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不可能将课堂时间全部用于阅读和写作,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补充课外知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课文《苏州园林》时,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关于苏州园林的建造历史、园林布局、历史典故、特色景观等内容,学生搜集完成以后在班级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全班学生共享资料,扩展知识面。同时,教师可以打破说明文讲解的局限性,安排学生导游式地介绍苏州园林这个景点,在班级内评比。在比赛的刺激下,学生在课前会认真搜集苏州园林的历史资料和影像资料,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样,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使学生通过图片更直观地理解课文,把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提高写作质量。
总之,学生的知识面需要不断拓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补充课外的知识,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为作文注入灵魂,提升写作质量。同时,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广泛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之,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师要通过对教材文章的讲解,课后写作技巧的指点,加强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加强对学生读写结合的指导,抓住讲课中的细节,使读写结合取得更大的成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