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家庭劳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衡水市利民路小学劳动教育纪实

2021-12-29宋国珍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利民劳动技能

本刊记者 宋国珍

饺子、手擀面、花馍、小蛋糕、披萨……一道道美食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但这儿不是厨房,而是衡水市利民路小学“展示劳动之美献礼建党百年”劳动技能展示赛的现场。155名小学生变身“小厨师”,带着各自的技艺走到台前,在包饺子、水果拼盘、烘焙等10多个项目中尽显神通,展现劳动之美。

衡水市利民路小学自2020年春季开展劳动教育以来,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强化实践、注重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课堂”走进“实践的课堂”,从“书本的世界”走向“自然的世界”,从“校内的课堂”走向“社会的课堂”,不断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改进劳动教育新方式。学校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涵盖了生活自理、美化家居、美食制作、公益劳动、校园劳动、绿色种植、快乐养殖、创意劳动等等,劳动的幸福之花,悄然盛开在“利民”这片沃土上。

培养劳动兴趣 增强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初期,为让学生把劳动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利民路小学首先倡导宅家劳动“玩”起来。从2020年2月10日上网课开始,学校就倡导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结合自身兴趣,实现在“干中玩,玩中干”。另外,学校还把每天网课结束后的时间定为亲子时光,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一起做手工……既让孩子感受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又潜移默化地引领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找到家庭劳动的乐趣。在2020年3月24日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三至六年级近1800名学生每天的亲子时光都是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的。孩子们在玩中做、做中玩,劳动意识、劳动兴趣悄然萌发。

为营造浓厚的家务劳动氛围,学校倡导家长把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晒”出来。这既是对孩子的肯定、激励,也是对其他孩子的引领。于是在班级群、朋友圈里,家长们以图片、视频、美篇等多种形式晒出的孩子们家务劳动的场景或果实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天擦桌子擦地的、刷锅洗碗的、学做水果拼盘的、学切菜炒菜的、烙大饼包饺子的、照顾弟弟妹妹的,可谓层出不穷,热闹非凡!“晒”劳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劳动氛围,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家务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开展创意实践 激发劳动动能

学校把劳动教育和创造教育结合起来,在创造性层面赋予劳动教育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用更有创造性的劳动方式激发学生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家务劳动之外,学校在四至六年级开展了“花样面点,激趣花样童年”“创意劳动币设计制作”“创意果蔬拼盘制作”“创意抽奖盲盒(抽奖幸运转盘)设计制作”“宅家种春天”“变废为宝”“玩转科学”“航模制作”“海模制作”“建模制作”“探究小鸡孵化之旅”“探究蚕宝宝成长之旅”“劳动金点子”“劳动工具改造”“生活小妙招”等丰富多彩的创造性主题实践活动。有的家长说:“每当有这样的主题活动时,孩子们最兴奋也最投入,常常两三个小时不动地儿,他们沉浸其中,尽情发挥着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动手又动脑。尽管这其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或困难,但他们都能在家长的鼓励下想办法克服。在创意劳动中,孩子们得到的锻炼最多。”

强化课题研究 探索劳育路径

为避免劳动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专项课题研究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助力劳动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围绕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及校级劳动教育专项课题“我校各年级段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成因”“小学生劳动兴趣的激发策略”“小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方法”“小学生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等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学文件、阅书籍、听讲座、线上线下研讨,撰写研究报告、实践案例……如今,利民路小学已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

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劳动教育扎实有效开展的保障。自2020年7月开始,孙凤珠校长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及部分课题组成员,利用半年多的时间编写完成了适合本地学生实际的小学低、中、高年级版《爱劳动会劳动》校本教材。教材中每一课都包括劳动观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实践小课堂、劳动习惯培养、劳动评价、劳动收获6个板块。每一课都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欢快的劳动歌曲,劳动榜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美德少年、孝心少年等)的感人事迹,劳动技能指导与实践等内容。这本教材,不是简单的技能习得,不是单一的劳动体验,每一次劳动课都能让儿童的身心打开,知行合一、做学玩合一。这套将劳动教育与儿童的生存技能、生活习惯、生长规律相融合,将劳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贯通的校本教材,促进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发挥评价功能 建立科学体系

在学校会议室里,记者看到了一摞摞设计精美的学生“劳动成长记录册”。记录册包括低、中、高年级三个版本。手册包含了前言(劳动倡议)、劳动评价及奖励办法、对各年级学生的劳动建议、各年级学生应养成的劳动习惯,还有日劳动记录、周劳动评价、月劳动收获及感受等内容。

积极的评价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成长进步的主动性与内驱力。在对学生进行家庭劳动教育评价中,学校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评价的方法设计和选择简便、易行、活泼、多样,有观察、访谈、问卷、竞赛和展示、成长记录等多种形式。学校还把家庭劳动教育同学校劳动教育及校外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全面发展好学生”的评选之中。这种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每学期利民路小学都要开展“劳动技能展示赛”“劳动小能手评选”,并制订了日常劳动评价及奖品兑换方案。孩子们亲自设计的“创意劳动币”、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的充满魔力的“抽奖盲盒”“幸运抽奖大转盘”、来自老师或校长的神秘礼物,给平凡的劳动添加了无尽的乐趣。

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自信和成就感;体会着父母的辛劳,懂得了要体贴父母、理解父母,尽自己的所能为父母减轻负担。同时,他们也深深懂得了要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相信他们在劳动教育的成长之路上一定能遇到更好的自己,更幸福的自己!

猜你喜欢

利民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