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分析:“丑小鸭”的蜕变

2021-12-29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锅铲涵涵丑小鸭

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幼儿园 李 菊

观察目的

1.通过角色游戏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认知。

2.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重视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3.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在集体中的自尊与自信。

新学期开学后,我发现小班的个别孩子有些特别——他们普遍在集体活动中过于任性,和同伴发生冲突的几率比别的孩子要高很多。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如果不能正确引导,那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

对象:鑫鑫

任务:在室内区角(建构区)与室外区角(娃娃家)对鑫鑫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并回应他在区角里发生的一系列行为表现。

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上午

地点:小二班游戏区

※ 观察过程

今天的区域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各自进行着自己的游戏,突然,我听见建构区“玩玩乐”里传来隐隐的哭声,走过去一瞧,只见涵涵正在抹眼泪,而旁边的鑫鑫拿着一块积木在哼歌。看见我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向我报告当时的情况——原来鑫鑫用手中的积木把涵涵的“城堡”撞倒了,还把积木扔得到处都是,涵涵让他把积木捡回来,可他一脸不屑还朝着涵涵做鬼脸。我问鑫鑫:“是这样吗?”他理直气壮地指着涵涵说:“谁让她不和我一起搭积木!”一旁的晨晨有些气愤地说:“你把别人的积木推倒,还乱扔积木,我不和你玩了!”“对,我们都不和你玩。”小朋友们纷纷说道。的确,鑫鑫近期总是“状况不断”——游戏时,他总是在“对对乐”里捣蛋,还把小伙伴们对好的东西弄乱,把“喂喂乐”中的“食物”撒得到处都是……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而鑫鑫似乎对这种状况满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

友好地与同伴交往是孩子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我决定帮助鑫鑫跨出这关键的一步。在建构区“玩玩乐”风波后,我问鑫鑫:“如果有小朋友把你辛辛苦苦搭好的作品撞倒,你会不会伤心?你不和别人玩,别人就来捣乱,你会不会生气?”他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接着我告诉他:“你讨厌的事情别人也会讨厌”,然后问他下次想和别人一起玩时要注意些什么?他想了想回答:“要有礼貌,和小伙伴商量好。”“对啊,你有礼貌地和小伙伴商量,共同搭建一个美丽的城堡,他们也会愿意和你一起玩。”这样既满足了他的游戏需求,又能让他明白自己玩耍时不能干扰别人。

我发现鑫鑫很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何不尝试在游戏中让他领悟交往的秘诀呢?于是我有意识地请两位有经验的“爸爸”和“妈妈”带着鑫鑫一起玩,当鑫鑫穿上宝宝的衣服、戴上宝宝的帽子,他就会主动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妈妈”会经常带“宝宝”去串门,当他们去别人家做客时,“妈妈”会严格要求鑫鑫:不能破坏别人的东西,不然就会被“妈妈”批评;午饭时间到了,鑫鑫会问:“妈妈,今天你做什么好吃的?”吃过午饭还会靠在“爸爸”身上一起看“电视”;如果遇到开心的事会亲亲“爸爸”“妈妈”……

有了良好的开端,我对鑫鑫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请他在游戏中互换角色,让他当“爸爸”。穿上爸爸服装的鑫鑫正在有模有样地做“午饭”,突然他冲到隔壁的“家”拿起“锅铲”就往“自家的厨房”跑,一旁的泽泽立马来告状:“老师,他抢我家的锅铲。”我走过去问鑫鑫:“你拿人家的锅铲干什么呀?”“我家的锅铲不见了,我要炒菜。”“那你家里的锅铲呢?”鑫鑫翻了翻旁边的厨房用具,原来“锅铲”坏了,我严肃地说:“你要用别人家的东西就必须得到别人的允许。”鑫鑫不解地看着我,似乎在问:这也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我点点头说:“你可以问问邻居家现在是否需要锅铲。”于是他征求泽泽的意见,最终泽泽同意将“锅铲”借给他。游戏结束后,我和小朋友们分享了这件事,并告诉鑫鑫:有任何事情都要先和小伙伴们商量,这样大家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从鑫鑫的脸上我看到了疑惑,也许他不能完全理解游戏规则,但是他能接受老师的建议。通过娃娃家的角色游戏,我看到了鑫鑫的转变,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关注鑫鑫,通过家园共育帮助他克服任性的缺点,进而提高与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

行为总结

教师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4~5岁幼儿社会领域的目标对鑫鑫的行为进行总结。

1.愿意与人交往但不懂方法:游戏时,鑫鑫总是在“对对乐”里捣蛋,把小伙伴对好的东西弄乱;把“喂喂乐”中的“食物”撒得到处都是。

2.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为涵涵没有与鑫鑫合作玩积木,鑫鑫就用手中的积木把涵涵搭好的“城堡”撞倒。

3.不能适应群体生活:在一日生活中,鑫鑫很任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发脾气,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4.不懂得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在玩娃娃家游戏的时候,鑫鑫找不到自己家里的“锅铲”就去“邻居”家未经允许直接拿走锅铲。

分析与反思

4岁的鑫鑫自我意识较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以“利己”原则为先导。活动中鑫鑫故意将同伴的积木推倒,在同伴的游戏区域捣蛋;当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和鑫鑫玩时,他又表现出沮丧的情绪;在玩娃娃家游戏时,鑫鑫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我想要的东西就是我的”;在游戏中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时,老师通过移情教育法使他理解和感受别人的情绪,“如果别人把你搭好的积木作品撞倒,你会生气吗?你喜欢的玩具被抢走,你的心情是什么样?”慢慢引导鑫鑫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改变鑫鑫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进而逐步融入到与同伴的游戏中,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中。

虽然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尚处于发生发展阶段,影响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他人”多为家长、教师或同伴,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游戏、生活中会越来越多也参与社会交往。在游戏中他们可以结合情境学习交往技能和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到超市购物、外出游玩等活动都能让他们获得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其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于鑫鑫这样的孩子,仅用简单的说教来转变他的交往观念及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使其自主观察、学习、模仿别人的行为才是更为直观的教育方法。

※ 回应与调整

我们身边有不少像鑫鑫这样的孩子,大家对于他们的任性与蛮横往往颇感无奈。其实每个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偏离轨道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任性的性格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不正确的教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幼儿在家中有“绝对的领导权”,即不管幼儿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家长总是妥协的一方,那么这种一味娇惯、顺从孩子的家庭环境就会逐渐使孩子形成任性的性格。要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家长之间的教育方法就要保持一致,切勿过分溺爱,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这种任性的性格,就要适当地进行冷处理,等孩子冷静以后再给他们讲道理,这样他们才更容易听进去。

其次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如果幼儿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应要求他将东西捡起来,如果幼儿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受到老师的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幼儿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会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逐渐消失。

最后要注重表扬与鼓励。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孩子听话、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对于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家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家反对和制止的,也就会知道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遵守规则、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事实证明,一些在社会交往能力上有欠缺的孩子是可以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纠正过来的。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和谐、平等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让孩子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为其融入群体、步入社会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锅铲涵涵丑小鸭
软梯攀爬记
外公的锅铲
锅铲
妈妈的锅铲
小小管理员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汉族
可汗
《丑小鸭》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