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21-12-29李博文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员信息安全竞赛

李博文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逐渐提升,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加大对于信息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十分必要。为了有效促动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技能,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应技能竞赛组织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发现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本文就针对在实际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进行了具体探讨。

一、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员竞赛对于相关专业教学的推动意义

(一)能够引领学校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在实际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项目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推动学生技能的发展,相关项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职业的岗位需求,这就使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就是学校检验自身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契机[2]。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培养技术人才,有利于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力量,还可以对学校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学校可以学生的表现为依据,综合考评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此确保在对学生提升理论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

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竞赛考察的知识都与行业要求相关,因此,技能考察实现了实践教学与技能比赛的有机融合。竞赛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竞赛教学总结,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针对竞赛中遇到的一些好的项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项目,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有效培养。竞赛使教师及学生都能参与到项目中去,主动研究项目。通过研究竞赛的操作内容以及竞赛的相关项目,包括对竞赛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能够使学校的课程设计更好地贴近企业中的岗位,切实将市场需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真正体现职业人才培养开放性以及实践性的基本原则,实现学校产学研的高质量融合[3]。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核心技术以及行业的前沿技术,这就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比赛内容,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入经典实例以及最新的技术,使教学能够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真正使现代职教的特色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三)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方面,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讲,教师不仅需要注重为学生传授理论的相关知识,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即针对信息安全管理岗位的职业发展需要,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将实践性知识、技能型知识以及技术性知识作为辅助进而开展教学,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教学活动特点,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特点。将模块教学以及项目教学模式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在项目教学或是案例教学中加入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中出现的一些优秀的项目,进而使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有效丰富[4]。另一方面,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讲,教师应摒弃以往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学校内部组织模拟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积极主动思考。针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困惑进行积极探索,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5]。在平时的实训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力度,将比赛与训练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将技能竞赛转化成一种常态的教学活动,进而有效提升教学的实践性。

二、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模式的建立

(一)积极组建信息安全管理员培训教练团队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行业对安全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要求。学校方面应培养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人才,以此适应市场的发展。在参加竞技比赛的过程中,要想真正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那么教练团队就一定要具有丰富大赛指导经验,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以及团结性。通常情况下团队中的教练人数控制在3~4人之间为最佳。选出一名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竞赛经验的教师为组长,组长在上述条件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以及协调组织能力。另外,也可以将一些具有大赛裁判经验的教师引入到教练团队中[6]。根据学生比赛的相关需要,充分考虑教练组成员的专业能力,确保教练组成员之间能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互补。由于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故而所选择的教练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并善于与教练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

(二)竞赛方案的制定要保证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竞赛目标的制定应遵循长期目标以及短期目标相互结合。在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的组织过程中,竞赛时间的安排、阶段性竞赛目标的设置、考点目标的结合是决定竞赛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情况,就需要对竞赛目标进行时间和内容的调整,进而使竞赛的效果能够真正得到保障。

首先,要对竞赛方案进行反复推敲,综合考量多方面的情况确定最终方案。为了确保竞赛的方向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未来发展,教练组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加大学习力度,对竞赛方案进行反复研究[7]。对于竞赛内容,要编制多套不同的方案,同时还要有明确的技能评分体系以及理论评分体系。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竞赛的重点内容,对学生在日常操作中的规范性进行重点强化。

其次,要对竞赛中的重要考点内容进行梳理,合理为学生分配参考资料。针对专业教学中的技能要点和理论要点要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完善的考点大纲。竞赛的过程中要能够真正做到引领学生以点带面,并要求参赛者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以考点为基础来落实相关的学习活动,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掌握和归纳。

此外,要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竞赛目标。短期竞赛的目标主要在于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引导学生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在实际落实短期竞赛目标的过程中,竞赛的时间不宜过短,要能够留给学生充分的竞赛准备时间,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而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一阶段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考点方面的培训,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8]。在最后的比赛冲刺阶段,要帮助学生达成长期竞赛目标,则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要以高密度的模拟考试为主。这样的方式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由于信息安全管理未来是一项压力较大的工作,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二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专项技能竞赛与综合性技能竞赛结合

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但是学生综合技能的发展离不开专项技能的发展,只有学生的每一项专项技能都保证扎实的情况下,学习才能真正发挥“1+1>2”的效果[9]。学校在实际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员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可以从比赛内容的设置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专项技能竞赛的设置需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为基础,重视学生每一项专业能力的形成。而综合性技能竞赛主要吸引一些已经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的学生参赛,重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具备职业发展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参与实际工作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做好对参赛选手的心理疏导

在实际进行比赛安排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专业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之上,又要避免学生的思想压力过大。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应对由于长时间集训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参与集训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反常的表现或是过度疲劳的表现,则需要适当安排一些娱乐活动[10]。这就需要控制好相应比赛的频率。

综上所述,在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员培训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与未来的岗位需要接轨,就可以尝试多组织一些竞赛类的活动,利用竞赛类活动能够发展学生各个方面能力,以此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型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管理员信息安全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