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背景下中年段语文教学新策略
2021-12-29吴一叶
吴一叶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提出,“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纵观现在的教育,学科界限明显,语文学习是否还应固守主学科壁垒?学生学习的新方式还有哪些?浏览现有文献,STEM课程以其9个核心理念、多重整合模式成为众多教师的教学新模式。那么,语文教学是否也可以探寻其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区域,发现新教法?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教师的教学形式愈发多样,但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受传统束缚,过度依赖现代教学技术提供的便利,造成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便打退堂鼓的现状。到了中年级,外部动机对学生起到的作用逐渐减弱,内部动机增强导致原本奖励机制下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呈现出学习动力不足的状态。教师只能通过增加作业量来巩固学生的已有认知。负向循环下,学生疲于应付每日作业,课外活动时间被剥夺,学习效果不佳。
一、跨学科探索“STEM+语文”教学新方式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相比低年级学生有所提升,所以在中高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刻不容缓。笔者在中年段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文整合与跨学科教学,探索STEM课程在中年段语文教学中开展的新方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力。
(一)科学学科先行,渗透自然原理
语文学科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每一篇课文既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暗含常识和方法。科学学科则强调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及解读,与语文说明文教学有交叉融合之处。因此,为提升科学意识,促进其增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时,笔者与科学教师共同商议,保持教学时间的一致性,开展合作教学。
如在教学说明文《花钟》一课时,科学课先行开展,围绕“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开展实验,以班级绿植角为实验基地,以“温度、湿度、光照……”分为多个对照组,学生化身科学家,在细致观察中发现花朵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第一自然段美文的赏析,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作者的表达上。在字里行间的分析中,学生掌握了语文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教师也强化了科学原理,达成语文与科学学科的共赢。
同样的跨学科融合可以运用在“习作四”《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中。这篇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写自己曾经做过的一项实验,培养其留心观察和有序表达的能力。科学教材中有三课实验教学内容:摩擦力、纸的承载力以及吹泡泡。为了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细节,在与科学教师商议后,笔者设计了一份科学实验记录单,要求学生以表格形式记录实验过程,并圈画标注实验动作。实验后,笔者利用午休时间同学生闲话实验,在语句的表达中促使学生学会用关联词串联实验过程,习作在学生眉飞色舞的分享中初现雏形。教学时,教师辅以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习作教学便水到渠成。
可以看出,当科学与语文相整合,教师基于科学学科的前置教学内容讲述语文知识时,学生的课外知识得以延伸,学习便充满活力,使教学达到了“1+1>2”的效果。
(二)数学学科辅助,论证说明观点
数学教学专注于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多种方式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语文学科中的说明文往往会运用列数字的方式论证观点;但实际教学时,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不够。与其说在数字的比较中体会作者的观点,不如说是在教师的讲述中记忆列数字的表达作用。
考虑到列数字说明方法与数学教学的直接关联,在教授《赵州桥》一课时,学生读到“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时,笔者不再急于告知学生赵州桥的雄伟奇特,而是在中午学生用餐后,要求他们带着数学课要求带的米尺前往操场。用数学课所学的测量方式,抓住“五十多、九米多、三十七米多”等关键数字,在操场上比划出一座赵州桥,让学生直观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再辅以资料,介绍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简陋的条件下,人们如何利用自身智慧,建造起这座世界闻名的赵州桥。学生在两门学科的融合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课文提出的“创举”。
文字的表述难免匮乏,中年段的学生很难体会其背后的含义。数学却将简单的文字表述以直观可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冷冰冰的说明文字“活”了起来,使作者论述的观点更加清晰可信。
(三)音乐学科体验,记忆美文佳句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要求学生背诵,尤其到中高年级,一些长篇课文也要求学生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检查时教师发现,死记硬背的效果较差,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
音乐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语文教学中,如若将音乐与课文背诵有机结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所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由学生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入手,利用课间时间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忆古诗词。学到这节课时,学生已经能熟练背诵该课文。之后,笔者走进音乐课堂,掌握中年段学生应知应会的歌曲,并邀请音乐教师翻阅语文课本,创设“三分钟课程”,鼓励学生利用已学乐器敲击乐曲,为抒情音乐配上语文书中的诗词,为打击乐配上课文中慷慨激昂的词段,为精美散文配乐,并将吟唱内容录制成音频,在课间、午休时间播放,以达成记忆必背课文的教学目标。
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低吟浅唱中既掌握了音乐小乐器的使用技巧,又能将语文课文熟练背诵。在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合作中,美育与智育获得了同步发展。
二、家校合作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
跨学科教学如何落地生根,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的愿景?笔者认为,学科教学应当始终抓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实质,研究中年段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
(一)围绕年段目标,整合语文教材
新课标提出,中年段语文教学应“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把握教材,充分分析各单元教学目标,理清本册书中说明文、散文、童话故事的脉络,并与其他学科教师保持密切联系,构建教学联通体,制定本班教学特色表。灵活转化STEM课程,实现班本化,培养学生的多重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
(二)分析本班学情,满足生本需求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教学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发展孩子。调查了解后我们发现,本校的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电子产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的选择更多。因此在后期教学过程中,笔者大胆利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该看些什么,搜集什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主动接触社会信息,辨别良莠并开展跨学科课程,整合学科作业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和监测,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以满足学生日益扩增的学习需求,减轻课业负担。
(三)强化家校联络,发挥资源优势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圆环。STEM课程的实施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项考验。仅靠教师的力量,在STEM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力不从心,家长资源在此时就显得弥足珍贵。
翻阅家长资料时,我发现班级多数家长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帮助。因此在课程意见征求表中,我设置了“是否有时间发挥自身工作优势,为学生开展讲座”这一选项,部分家长表示积极配合。医生职业的家长基于新冠疫情为孩子们做了细致的讲解,尤其是班级预防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对班级管理意义重大;教师职业的家长基于自己所授化学学科,用实验器材进行化学实验,将科学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田。
在家校紧密合作中,语文课程的外延不断扩大,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解放。放眼现代教育,理科教师“不会教”,文科教师“教不了”的现象已逐渐消失。教学已走向了学科融合的大趋势。语文教学应立足时代潮流,把握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使教师学会从其他学科视野看语文,给予学生自我生长的平台,让语文教学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