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德育变革的文化生态:内在逻辑、社会基础与实践路径

2021-12-29唐爱民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德育

唐爱民

道德和道德教育都是一种文化存在。个体的道德发展与学校的道德教育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文化的熏染、滋养与检验。缺少对社会文化资源的吸收、批判,脱离社会文化资源的支持,囿于学校场域而自我设计,是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的重要社会学因素。此种现象需要深刻检讨与省思。任何有抱负、有作为的学校德育变革都不能绕开道德、道德教育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而自行其是、孤芳自赏,惟有从社会文化的制约性、基础性立场出发,思忖个体道德成长及学校德育的社会文化基础,方可觅得优化学校德育变革举措的改进之道。

一、 社会文化生态是学生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逻辑前提

就其存在价值及其显现方式而言,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基于文化选择、文化传承的价值传递与创新。教育的价值意蕴通过自身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及文化指向得以体现。因此,“如果不将教育当作文化来分析,那么任何研究都会有将整个大课题琐碎化的危险”(1)[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3页。。作为传递道德价值、塑造道德人格的学校德育,其存在方式、活动过程与现实的社会文化生态彼此勾连、相互交织。“德育是一个最具文化特性的事业,无论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确定,还是德育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全部德育活动都是一种无法脱离文化的价值存在。”(2)[美]凯文·瑞安、卡伦·博林:《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苏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总序第1页。学校德育是社会文化在教育场域中的存在与显现,二者交汇于价值的传承与维系。因而,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其出路在于如何从社会文化生态与变迁的视域,获取社会文化资源的支持与文化价值的引导与批判。

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人格完善,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必须基于完整把握人之道德发展的本质规定性。就其产生、发展与存在样态来看,道德是一种文化存在,是基于文化、系于文化、归于文化的存在。道德因文化而产生、存在,而道德一经存在,又构成了文化,成为文化的价值核心。甚或说,道德的使命在于优良人格文化的塑造。诚如唐君毅先生的睿见:“努力于创造文化之工作,于创造文化之工作中完成其人格,即道德。”(3)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文化最能培养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人格。

个体的道德产生于社会生产、社会实践、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文化需求与文化表现。作为人类把握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道德是为了满足人之生命存续与精神生活的利益需求——有利于人的生活实践与生命存在;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又以各种规则的方式构成、维系着社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人的精神生活与价值生活。即是说,个体的道德产生于社会文化的规定性、制约性,是社会文化对人的存在价值与人格的型塑与范导。“就人作为一个自然体来说,要成为社会人,文化是他们另一个参照;要成为一个道德人,道德文化是他的基本参照。”(4)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1页。离开了社会文化的型塑与支持,人的道德要么就沦为缺乏社会价值的“独善其身”——而这绝非任何社会文化所支持或容许的;要么就沦为缺乏现实土壤与社会需求的精神陶醉——而这又绝非社会文化的主流。“任何一个个体,都需要在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经由学习过程,融入该社会并有效参与该社会的群体生活。”(5)谭光鼎:《教育社会学》(第二版),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6年,第78页。

学生的道德感受、道德选择、道德行为深受现实社会文化生态的熏染。如果社会文化生态的道德样态与道德取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取向协同一致,那么学生的道德发展就会在社会文化系统的同向支持下得以顺利完成;如果社会文化生态的道德样态与道德取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存在抵牾或冲突,那么学生的道德发展就因得不到社会文化系统的有效支持而难以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使学生学会置身于现实的社会文化之中,通过切身的道德感受、批判性道德选择、反思性道德实践,在社会文化的滋养、锻造中形成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并支持的优良的道德人格。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6)[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页。

事实上,一切教育问题、德育问题,无论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方式还是解决的方案,最终都只能从社会文化中得以说明与阐释。因为“青少年问题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文化问题。所有这些连锁关系,最后一定可追溯到文化。有怎样的文化就有怎样的社会,是文化塑造社会。”(7)霍韬晦:《新教育·新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8页。同理,儿童的道德问题、道德行为问题,绝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教育问题,而是支配其观念与行为的背后的文化问题,文化观念、文化素养、文化取向才是儿童道德行为背后真正的动因与根据。由此可以认为,儿童道德问题都是文化问题,有怎样的文化就有怎样的教育、怎样的德育。进一步,探寻德育变革问题,就必须穿透孤立的道德范畴、教育范畴、学校范畴,深入到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范域,思考德育问题的文化动因与文化对策,否则,就会陷入狭隘的就事论事、就德育论德育的窘况。

学生道德取向、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文化动因与文化基础,也获得了心理学研究的有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品德是个体受到与文化规范有关的价值判断强化(正强化或负强化)的行为。“人的行为不是天生就有好坏之分,而是偶然强化的结果。强化的这种偶然性与人所生活的群体奉行的道德规则是一致的。人的道德是社会性的,因为道德属于与他人的关系范畴,并且受制于好坏对错之类的言语强化。”(8)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好坏、对错之类的言语强化所遵循的评价标准,就是一种作为社会文化形式存在的善恶与否的道德传统、道德规则与道德判定。这种社会文化形态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取向、价值取向,以“社会教化”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人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

当然,应该承认,社会文化对人的道德人格、道德生活的影响不全然是正面的、正向的,这源于社会文化本身的多元构成与良莠不齐。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就在于,选择有利于儿童道德发展与品格完善的正向文化作为道德讨论与价值引导的素材,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判断、创造正向的社会文化。置身于蕴含道德氛围的民主平等、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受到道德熏染,进而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

二、 社会文化生态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进程及质量

教育是一种带有显著价值指向的文化活动,这样一种文化活动显然无法脱离它赖以依存的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浸润与影响。社会文化的发育状况、表现形式、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同样作为文化存在与文化活动的学校德育变革的运行过程与结果。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与德育变革,应当辩证分析、合理吸收利用社会文化的道德因素与道德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德育课堂鲜活、真实、有力的素材。这是培养学生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促进学生了解社会、理解生活、实现道德角色社会化的有效教育措施。事实上,那些特色鲜明、引人入胜、深受学生喜爱的德育模式、德育课堂与德育活动,也正是那些深度契合社会文化、反映社会生活与道德现实的“有温度”“有血肉”“接地气”的德育创新举措。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制度的变革,更是社会文化的变革。”(9)叶至诚:《教育社会学》,台北:威士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128页。因此,教育的变革也必须与社会文化的变革相协调。“作为文化要素的教育,也只有把它放在文化的整体架构中,才能充分认识它的含义。为此,要掌握教育的运作、教育的各种现象、教育的发展及其规律,必须从文化着手。”(10)詹栋梁:《教育社会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第179-180页。就德育之精神实质而言,它本身即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时时处处深受特定社会文化的浸润与影响。社会文化特别是蕴含道德价值的社会文化,对学校德育的目的、内容、过程、途径等都产生着直接、客观的影响,学校德育应当主动反映、回应社会文化之于儿童道德价值观的冲击与挑战,使之置身而非游离于真实社会文化生态之中。这也是学校德育主动行使文化功能、践行文化使命的职责所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德育,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决定了德育的文化品性,并为德育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德育又精炼、形成着文化,德育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文化的增殖与创新提供核心机制,离开德育,文化便成为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文化的历史长河也很难想象会连绵不绝、流传至今。”(11)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页。而且,学校德育所运用的制度、形式、课程、内容、方法等本身即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态。“德育活动中总离不开一定文化的影子,德育是建立在人类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又必须受文化性质和水平制约,为文化服务。”(12)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第33页。

美国当代著名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共同信仰、道德规范和价值指示,是维持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团结的“胶水”。社会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必须反映社会文化的要求,与社会文化的目标相一致。否则,“社会结构的变迁如果和文化相冲突,其变迁速度将会非常缓慢。”(1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80页。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文化,必须在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上与主流社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相耦合、相融合,才能实现型塑学生道德人格的教育目的;与主流社会文化相疏离、相冲突的学校德育活动与德育变革,都会因缺乏社会基础与社会价值而滑入形式主义的泥淖。

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是平行互动的关系,二者互为自变量与因变量。纵观人类教育史,可以发现,教育深受主流文化的影响,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的运行与发展。“文化作为人类生活和事件的产物,滋生教育产生的土壤和现实要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和资源,并制约教育的规模及形态,主导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也对文化的进步和传承发挥能动作用,通过人的培养和塑造作用文化的形态,影响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14)[美]R·弗里曼·伯茨:《西方教育文化史》,王凤玉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解读第6页。对个体而言,文化就是习得特定社会共同体普遍认可的习俗、习惯与行为方式。因而,文化天然地具有教育价值、德育价值。甚或说,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亦没有德育。“学校教育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理情境下,对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的一种表达。”(15)[美]迈克尔·W·阿普尔:《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王占魁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0页。一切文化,无论是有意创造还是无意形成,都天然地具有教育意义。而就教育而言,它本身就是文化,教育的根在文化。“文化既是社会系统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16)高伟:《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教育学报》2014年第4期。作为社会系统最基础的构成,一定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传统与形态渗透于人们社会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力地制约着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的过程与方式。社会文化的这种基础性、渗透性特征,对以传授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职责的学校德育课程与过程有着极为重要而现实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社会文化对德育工作者价值观、知识体系、教育观的影响,对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吸收与改造、传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影响,也包括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精神品质、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影响。(17)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第34页。社会文化不仅制约着学校德育的内容与方法、成为德育课程与德育内容变革的重要来源,而且其本身又构成了学校德育的文化环境,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由于不同的德育对象生长在不同的历史和现代文化土壤中,所以,学校德育就必须充分估价、理解这种文化背景对德育对象的重要制约。”(18)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第81页。

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全面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化问题,不断影响着社会民众和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及建立于其上的生活方式”,(1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0页。从而对教育变革、德育变革产生愈益重要的影响。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合理观照社会文化之于个体道德发展、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将学校德育置身于多彩的、真实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使社会文化成为学校德育变革的课程资源,成为德育实践以及学生道德体验的来源、途径与中介。那种置身社会文化生态之外,不能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的社会文化境况中进行道德反思、批判与选择的学校德育,因其真实性文化生态的缺失或回避,是难以获取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认同的,也不可能取得多少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三、 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文化支持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剧烈变化及其多元样态,强烈地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因而也愈益成为制约学校德育成效的重要社会要素。游离社会文化的德育设计与德育变革已无发展空间了。“教育改革活动当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要受到既有的已经成为文化和传统组成部分的各种制度规章的约束,教育组织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有关的社会教育制度的安排。”(20)马健生:《教育改革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页。德育变革必须直面社会文化变迁与转型的现实,在社会文化的适应与超越中夯实社会基础。“当代生活的一个确定的特征就是,难以脱离特定的文化结构来理解任何实在。”(21)[英]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赵亮员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页。学校德育变革亦复如此。那么,学校德育变革如何主动获取社会文化的支持呢?

(一) 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观照鲜活的社会文化资源

社会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生动的、鲜活的富含道德冲突与抉择的事件、案例与素材,是德育课堂教学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必须调动德育课程教师学会从社会现实和社会文化资源中选取典型的、真实的、富有教育价值的道德两难事件或道德冲突案例,使之成为学生道德讨论、道德判断的教学资源。这也是杜绝德育课堂虚伪性、虚假性、造作性的有效方式。社会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现实性、真实性,决定了以社会文化为案例与资源的德育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正确性,也确保了德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欢快性与吸引力。大量正反两方面的德育教学实践经验都表明:与社会现实、社会文化的结合程度是德育课堂有无效力、魅力与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教育工作者在试图去理解并改进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应该会发现文化这个概念和术语是特别有用的,它是理解基本的社会制度,即影响教育和教育所涉及的人的基本行为和动机的社会制度的一个关键。它有助于人类了解自己,有助于我们公正地看待我们所处的社会,也有助于我们欣赏其他社会的价值观和理念。”(22)[美]R·弗里曼·伯茨:《西方教育文化史》,第1页。因而,脱离现实社会文化的滋养、拘泥于既定教材的德育课堂,是根本不可能打动学生心田的,也不会触动学生的道德思考与判断,因而只会流于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的例行公事。

当下,伴随着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及大众化普及的加速,网络文化正在成为深刻浸染青少年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的社会文化形态,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新中介。以微信、微博等为表现形式的大众传媒,以其大众性、娱乐性、便捷性及个性等特点而广受青少年学生的喜欢。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也直接对学校德育内容产生正负不同的影响。“由于传媒系统的客观存在并日益增大的影响,学校德育课程中的许多课题内容已取之于大众传媒,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越来越多地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内容,学校德育课外活动也已与大众传媒相联系。”(23)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第105页。这些变化都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及道德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然而,千奇百怪、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也在魔幻般地侵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观。不少中小学生沉迷其中,一到放学时间、放假时间等自由时间,手机微信、游戏以及来源不明的视频,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神魂颠倒、虚度光阴的媒介。亲情沟通、社会交往、自由阅读被手机、微信所代替。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身心与智能的健康发展,而且容易产生道德冷漠、道德旁观等行为,并“直接导致道德水平的下降”。(24)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第106-107页。网络文化可以弥补学校德育的内容不足、手段单调或质量缺陷,但也会给儿童带来不良的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必须正视网络文化的两面性、复杂性,扬长避短地发挥网络文化积极的道德教育作用。

学校德育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元社会文化资源的道德教化功能,“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形成合力,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共同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社会和历史重任”(2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0页。。这是学校德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责任,也是德育变革必须承担的社会使命。

(二) 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真实的社会文化生态

社会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德育课程、内容的影响,又包括对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影响。社会文化本身亦是多元的、多样态的,既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有外域文化与本土文化、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样态有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主题及价值取向,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学生也会根据自身的兴趣各取所需地接受某种文化的持久影响。不能听凭这些不同形态的文化不加选择地、任意地、自发地影响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学校德育必须予以价值观的正确选择与正向引导。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一个社会事实,它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也是社会事实。这就意味着,学校德育应该创设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辩证理解社会的多元文化及其表现形态、存在价值。

不同表现形态与存在价值的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在,是文化之间相互尊重、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的前提。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在,其实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传统的一元思维到现代社会的多元思维方式的确立。在多元文化已成社会事实的时代境遇下,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平共处的文化精神,是学校教育无可回避的责任。“多元文化尊重所有文化平等共存的权力,并认为它们有不可剥夺的存在理由和独特的价值。多元文化也是一种处理文化间相互关系的态度和方法。”(26)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第24页。因而,学校德育必须发挥多元文化在拓宽学生的价值视野、精神世界、生活意义与社会理解力方面的独特教育价值。

使学生感知、了解社会文化生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不同文化的魅力,揣摩不同文化的价值,使之成为提升道德境界与人格修养的有益资源。就学生的道德成长而言,离开了真实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滋润、锤炼与验证,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品德发展。确如科尔伯格的睿见:“德性的发展是在现实文化的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它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的程度,如果儿童不参与社会活动,不参与道德活动,就不可能进行道德判断,只有成熟的道德判断才能产生成熟的道德行为。”(27)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第33-34页。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是青少年学生了解社会文化生态的真实状况、理解多元社会文化的生活意义、获得成熟的道德判断的可靠路径。当代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在论述教育之社会功能时指出:“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物,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的这一作用即使不比其他作用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的。”(2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杜威也真诚地指出:“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便形成呆板,死气沉沉。”(29)[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第6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文化生活,是学校德育变革亟需加强的一项现实任务。

当然,必须承认,多元文化的汹涌发展亦对学校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最突出的就是多元价值观的杂乱。杂乱无序的价值观容易使学生的价值选择无所适从,导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错位、迷失、困惑。“多元文化使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断裂、松散或多元的状态,不利于集中统一和实施统一规格的德育。”(30)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第44页。并且,“多元文化的诉求带来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到底应以何种文化作为教育价值的标准?或如何在教育意义上取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也就是应如何处理德育的普世性与特殊性的问题。”(31)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第7页。这些问题,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价值选择的困惑,而且也对教师的教学立场带来了挑战与冲突,从而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勇于迎接这一挑战。

(三) 通过优良德育文化环境的营造获取社会文化的有效支持

一切社会文化都是道德的文化,道德残缺的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也不是值得欲求的文化;脱离社会文化的教育是无根的教育。“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是有价值的文化活动,值得人们去从事的活动。”(32)詹栋梁:《教育社会学》,第174页。这种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道德因素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而言,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这是因为,人是否能成为负责任的道德主体,不是专业化的教育所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基本的文化教育、人文教育、环境教育所塑造的。(33)[美]安东尼·克龙曼:《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褚慧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2页。由此,学校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地设计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文化主题,如何根据地域文化传统或学校发展历史创造性地开展文化活动,进而构建充满优良道德氛围的德育文化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及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意义重大。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是:课堂内、校园内对学生进行的正向的道德教育,往往轻而易举地被课堂外、校园外不良社会环境所抵消或击垮。这表明,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不完全取决于课堂道德教学,学校内外的富有道德内涵的文化环境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巩固,意义重大。“即使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校内资源,在校园内为学生营造了安全、温馨、健康的学习氛围,但若学生一出校门就处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也会使学校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3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第212页。因此,学校如何争取、推动社会营造充满优良德性的文化环境,特别是学校周边及社区文化环境,对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至关重要。

学生的道德成长离不开优良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社会文化造成的,不能只把问题归咎于学校。要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先从文化的内涵下手。唯有提升文化,我们的下一代才有救。”(35)霍韬晦:《新教育·新文化》,第36页。构建良好道德氛围的社会生活环境,“要求学生以完全不同于他们以前的风貌与别人相处,陶冶虚心和宽容的态度。”(36)[美]安东尼·克龙曼:《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第25页。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决定着特定社会、特定时代学校教育的目的与德育的目标,为学校德育的运行提供资源,而且本身就具有一种道德教化作用。文化环境对人的陶冶,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一个人的道德人格通常为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所熏陶、所决定。“事实上,教育过程不仅在学校课程中进行,同时也在社会整体文化环境中产生。所以,教育必须依赖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在不同文化模式或次文化中,儿童受到不同的影响作用,会养成不同的态度与行为。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而言,学校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37)陈奎喜:《教育社会学》(修订四版),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64页。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行的时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冲突与道德困惑不断增加,学校德育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在价值判断的标准、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道德共识的形成方面用力,使多元文化成为学校德育有利而非不利的教育因素。在此方面,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实践中,“面对多元文化的事实,中小学制定了多层次的学校德育目标,采取多元统一的内容及适应性的学校德育方法,体现了多元统一性、国家意识主导性、传统价值创新性和东西文化融合性的特质。”(38)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第49页。这种系统性的整体改革,使得多元价值观成为塑造青少年道德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政策约束又有社会需求与实践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力地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这一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合理吸收与认真对待。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道德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