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传承的民间手工艺高校课程开发探讨
2021-12-29张云奇
张云奇
(吕梁学院 艺术系,山西 离石 0330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项措施。”[1]6传承以民间手工艺为技艺的民间美术,并非仅仅是对已故文化的同情性保留或复原,更是让这样的方式以生产力的形式积极主动的随着历史发展流变来保持其鲜活的本质。马克思说:“‘枢纽’。手作为人的身体的部件,它不但向外部环境‘传达’人的身体的作用力,而且也‘传达’人的精神的作用力;手不但以身体性的活动方式作用于外界物件,而且以精神性的活动方式作用于‘自我’之外的‘他人’。”[2]166-167基于人体生命中手的直接精神化物的器官,所物化的手工艺天然具有了个体差异性,并通过传承和自然随着时代而产生的不断线的基因延续,保持了活态发展的民族性,从而避免了完全由大工业中的机器代替人手而导致的文化同质。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物以载道”的精神思想。
附着于人文精神的民间手工技艺,必然要以教育的方式延续。过去的家族技艺相传和师徒技艺相传方式已经散失了存在的空间,学校教育在教育方式中处于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从人的全方位成长的培养角度来看,有组织、成体系的学校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专业培养的主阵地应承担起这份重要的任务。如何把自古以来适合手工艺传承的师徒优秀传习方式和高校的系统性、规范性、人文性相互包容,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间手工艺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从审美教育的内核与本质来看,能够使受教育对象对美有深刻的认知,并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生命体验的长久满足,促进审美需求和审美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力培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3]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感受力,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杜卫在《论中国美育学建构的问题和范畴体系》提出,“从育人的角度看,美学中的审美范畴及相关的审美价值、审美功能等概念贯穿于美育活动的整个过程……”[4],民间手工艺是人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文化现象的物化体现,叠加着民间特定空间与时间中的民俗生活和生命价值意义。其中包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审美观念以及对审美感受力培养,高校在民间手工艺课程中首先应该把审美教育放在核心的位置,把学生审美培养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二)加强民间工艺美术课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
民间传统手工艺有手工劳动和手工生产力的特征,无论是由精神化物和由物转化精神的过程,都必然要通过动手来进行。手在长期的劳动中凝聚了人类最本能的肌肉记忆和精神寄托,民间手工艺随着文化传统的演变而形成不可逆转的物化形态,这种转化的过程无论如何变化其形式,本质总借助于新的形式在不断实践创新中继续存在。物化的过程和精神传递同时进行,物化过程中的实践尤为重要。
高校民间工艺课程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对民间手工艺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思辨能力。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课程进程中,直接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精湛工艺以及工艺作品中蕴含的无形的美学价值,体会细微变化的生命本体的不重复性和物化体的唯一性。学生都有原始的无偏见的艺术理想,这种由衷的动力来自对美的追求,审美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应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感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剪纸、陶艺等工艺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在主动的手工劳动中体验工艺作品的制作技法、材料美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其带来的趣味。
(三)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感
文化的延续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生就成为文化继承的重要力量。民间手工艺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当今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态势,高校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牢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
二、基于民间美术传承的高校民间手工艺课程开发策略
(一)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完善课程体系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大纲改革。为了更好地完善工艺课程理论框架,要对民间美术以及工艺课程进行整合。研究课程模块体系,开展专业限选课、第二课堂教学、选修课等形式不同又相互联系的课程群,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形成持续改进的有效机制。构建教学资源丰富便捷、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挖掘特色实践课程
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高校应依托地域特色民间艺术资源,建立相关实物展览馆,并把教师相关科研项目进行课堂转化,把田野考察相关图片、数字化扫描、采访录音、工艺流程录像和考察报告等进行整理打包,逐步建立民间工艺的数据资料库。教学过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可安排民间工艺的鉴赏与理论学习,通过工艺课程鉴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艺美术作品的内涵和工艺美术的创作规律。线下进行实践操作,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校内教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师徒传授互补,一门课程两位教师交互进行的特色教学方式。既发挥了校内教师理论性强的优势,又发挥了手工艺人独特绝技的优势。这种多维度、立体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和全面地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三)加快高校民间手工艺教材开发,完善课本开发配套设施
民间手工艺斑斓多彩却又千差万别,教材编写需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手工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在开发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技能流程相结合的编写原则,理论部分注重手工艺的民俗土壤和历史流变的挖掘,提炼出该门手工艺的原始需求以及该需求的精神动力,总结物化过程中不断发展产生的意义、价值、观念和信仰等;实践部分注重手工艺流程环节、技能复杂程度、工艺制造成本、民间工艺技术的重点难点及制作周期等。在教材中要有较为全面的课程计划、阶段性要求、最终实现的课程目标等。
学校应依据自身的教学环境条件在实践中反复推演的教学经验进行梳理,完成教材的编写。校内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撰写人,民间手工艺人也要全程参与编写过程,确保教材具有包容性、应用性、指向性、开放性、创造性和持续改进性。
(四)明确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1.无差别技能传摹
民间的工艺历来都是师徒相传。在师徒相传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实践操演,以及师父对待工艺的人生态度和工匠品格的影响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手工艺类型、生产方式、地域环境、地域特色千差万别,因此民间手工艺课程开设之初,应带领学生到原生态地进行一次全过程的考察与实践,并写出工艺流程的考察报告,使学生对这种民间技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反思。然后,学校要利用自身条件如工作坊等场地进行工艺的无差别传承式训练,把民间手工艺人请进课堂一对一进行传授。民间艺人往往在某项手工艺中有特别的经验和难以揣测的技能,他们所掌握的理论和手艺的无缝对接是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所以不加改变的传摹方式对传承民间手工艺的意义来说是必要的。
2.沉浸式创作体验
吕品田先生认为“通过手和手工劳作,人的生命信息、生活个性和社会文化经验,自然而流畅地抵达制作物品的表面和深层,使之成为蕴涵丰富的‘文化产品’。”[5]从民间美术的特殊性出发,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生个体审美和体验同时进行,根据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设置情境,在一般性理论教育的前提下,以某项民间活动作为背景,如岁令时节、礼仪活动等。在预设的民俗活动中,引导学生整理出活动的文化要点与细节,让他们在潜移默化,入情、入心的沉浸式体验中进行创意实践,创作出具有民俗文化意蕴的作品来。
3.无限制自由表达
通过民间手工艺的学习积累,利用在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的知识积累,协调当代生态与生活,实现高等教育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发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作动力,不加限制地把自己所获得的经验、印象、感受,进行视觉化、物化创新,在现代审美语境中尽情表达,创作出有品质、个性化的特色鲜明的创意作品。只有当代高校美术学工艺课程的创新与民间艺术的传承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研究视角。这种“多元化”的新型美术学工艺课程改革理念,能够促进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教师要创新工艺课程教学模式,着重选取重点的工艺操作,借此来培养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师美术理论知识、工艺实践与艺术创新的结合,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丰富学生美术学的知识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工艺技术的兴趣,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
三、结语
吕梁学院艺术系,利用本地域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探索,建立了晋陕沿黄民间手工艺展览馆,对该区域的民间手工艺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涉及壁画、木版年画、面塑、布艺刺绣、皮影、剪纸、葫芦画等多个门类,为师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环境。利用实训、社会实践等机会深入乡村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从2012年起陆续引进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进入学校课堂进行技艺传授。同时创建了剪纸、木版年画、葫芦画、陶艺工作坊,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进行实践,学生在学习期间和民间艺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兴致很浓、踊跃报名,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不少同学在毕业论文、毕业创作中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研究和创作,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和文创设计。
现代工业化的推进有必要留存人本的生命体验,然而这种留存又必须是在人与人的传递中进行,因而积极探索民间手工技艺在高等教育中的改革和创新,延续相关精神基因的良性传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