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中的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2021-12-29杨洁谊李晓灿
文 /杨洁谊,李晓灿
小儿肺炎作为一种普遍多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可引起咳嗽、发烧、喘息、肺部湿啰音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心衰等,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中多主张采用药物干预,常用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可起到见效快、疗效显著、耐受性较高等优点。但由于受到环境、患儿、家属、医护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患儿依从性、肺功能恢复进度[2]。因此,为了提升依从性,加速康复进程,则可以辅以科学规范护理配合。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可提高家属参与关注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门急诊中。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门急诊120例肺炎患儿,均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36:24;最小年龄为5岁,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8.12±1.66)岁;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37:23;最小年龄为5岁,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8.70±1.82)岁。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同意,通过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结果得出P>0.05,可作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干预,为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小儿肺炎的健康普及,以口头宣教形式为主,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日常照护,做好用药指导等。研究组接受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包括:(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保持谦和与亲切的态度积极交流,并告知治疗方案与护理计划是由上级医生、责护及家属共同制定的,提高患儿与家属的信任感。与家属进行面对面详细交谈,主要是了解患儿病情与一般情况,且还需加强评估其家庭状况,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活动中,有助于确保家庭医疗护理的个性化;(2)疾病普及。根据对患儿家庭情况的了解,制定个性化家庭护理方案,例如,家属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家庭主导等方面。在小儿肺炎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属讲解小儿肺炎病因、症状、雾化吸入操作、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确保能够提高每位家属的了解程度。发放疾病宣教手册,告知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肺炎的重要性,消除家属内心不必要的顾虑,尽快取得相互理解、认同的医患关系,可为后续“医护共管、家庭参与”的护理计划打下坚实基础;(3)心理疏导。肺炎患儿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会出现身体不适,主要表现为频繁哭闹、拒绝配合等行为,而家属容易引起烦躁、担心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多给予耐心、理解、尊重,保持有效沟通,耐心为患儿及家属解答疑惑,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争取尽早获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感;(4)雾化吸入护理。告知患儿家属雾化吸入治疗的优势,纠正其对该治疗方法的错别认知,以求最大化取得理解和配合,提高其积极参与程度。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家庭意见保持尊重态度,给予细致、正确的引导,使患儿产生正性心理行为。雾化前,向家属了解患儿性格、个性特征等,并介绍雾化吸入治疗操作内容,可以为家属进行简单示范,另外,还应告知家属对患儿给予赞扬、鼓励,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在雾化过程中,为防止雾化操作仪器发出噪声影响患儿情绪,可指导家属对其进行分散注意力,例如,唱儿歌、讲故事、放音乐等多种方式,消除恐惧感;且还可让其坐在家属怀中进行雾化治疗,有助于提高安全感。在雾化后,需分析患儿表现情况,对于表现较好的患儿及时给予肯定。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治疗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便于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评价及对比两组的①症状恢复情况,记录患儿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止喘时间;②肺功能,测定患儿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流量(FEF)水平变化;③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计算公式: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止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恢复情况对比(,d)
表1 两组症状恢复情况对比(,d)
组别 n 止咳时间 退热时间 平喘时间研究组 60 6.01±1.35 4.12±0.56 3.14±0.88对照组 60 7.33±1.49 5.81±1.03 4.23±1.02 t-5.085 11.166 6.267 P-0.001 0.001 0.001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FEV1、FVC、F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n FEV1(L) FVC(L) FEF(%)研究组 60 1.90±0.10 2.13±0.06 59.20±1.16对照组 60 1.52±0.23 1.95±0.14 54.33±1.01 t-11.736 9.154 24.526 P-0.001 0.001 0.001
2.3 两组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发育并未健全,且呼吸道较狭窄且敏感,加之抵抗力较弱,从而容易诱发小儿肺炎[3]。一旦未及时治疗,则可引起相关并发症,对患儿生命构成严重威胁。雾化吸入治疗已被逐渐广泛应用于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可取得理想疗效。但据多项临床实践发现,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工作,对改善肺炎患儿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家属在得知孩子患病后,通常会存在焦虑、担忧、恐惧等负性情绪;另外患儿自身年幼,认知力较浅,配合程度相对较低,从而不利于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4]。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是指家属参与到医护活动中,使家庭与医护人员能够相互协作,并支持家庭决策[5]。在本次研究中,将健康宣教、疾病普及、心理疏导、雾化吸入护理等措施贯穿于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全程中,一方面可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患儿的一般情况与病情状况,且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能够进一步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认可与信任度[6];另一方面注重患儿及家属心理状态,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能够激发配合性与依从性[7]。在雾化治疗全程中,耐心指导家属参与到护理活动中,相互配合,可增强患儿安全感、家属成就感[8]。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平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可缩短症状恢复时间,疗效明确,有利于及时控制肺炎病情。研究组的FEV1、FVC、F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可改善肺炎患儿的肺功能,预后效果良好。研究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中应用基于家属为中心护理模式干预,可促使症状恢复,改善患儿肺功能,治疗与护理依从性高,是一种可靠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