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视角下非遗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漳州非遗传承景观化建设为例
2021-12-29程丽香
程丽香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创意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文化是景观的驱动力[1],对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城市更是如此。然而,近些年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景观建设的迭代升级,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区域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今昔城市景观建设所体现出来的变化差异令人震撼。另一方面不少城市的“无数历史文化景观遭受了难以恢复的破坏,城市文化景观变得越来越大同小异”[2]。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即“千城一面”,城市景观建设缺乏特色。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之一是: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顾及城市本身具有的历史与人文特色或差异,没有通过城市的整体景观设计和建设来赋予其应当具有的个性化品格。城市个性化的品质是基于文化因子而创造的[3],其中凝聚了一座城市的独特文化内涵,昭示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价值追求,往往会成为人们的印象当中最为深刻的一种城市印记,或城市象征性符号。由此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往往只能成为其它城市景观建设的借鉴,而不能被完全复制。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而被世人所诟病。
因此,如何避免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状态,或者说该如何强化一座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使城市展现出更有景观和亮点的个性品质,成为当今城市景观建设者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传承景观化建设为实例,一方面通过深入发掘其非遗蕴含的文化精髓、尽力探寻其非遗承载的传统精神、合理重组其非遗传承的优秀基因,从而提炼出能够充分体现其城市非遗所具最适宜的象征性符号。另一方面以漳州非遗传统和城市景观化建设为研究案例,通过诠释城市非遗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探寻以城市非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建设与现代城市景观化建设之间的切合点,探索能够充分显示其城市景观具有原型再现与要素整合、形态置换与意境关联方面的精确表达方式,进而提出城市非遗传承与景观建设的可实践性策略。
一、漳州非遗发展现状综述
璀璨的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支民系文化,不仅有着特殊的地域生成与发展范围,而且有着较为独特的人文表现特征和传统文化内涵。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的角度。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闽越文化的融通汇合,且与中原地区文化变迁声息相通。再至汉晋至五代时期,屡经衣冠之族南下,闽南文化在历史性的南北大融合交流中逐渐形成并得以初步发展。后经宋元明清时期,闽南文化一方面要在南北文化的持续交汇融合中曲折前行,另一方面又要在一次又一次商贸往来的碰撞中面向海外,主动迎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锋,以吐故纳新的姿态获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其文化内涵之中,既有广义上的农耕、海洋、商贸等文化要素,又有狭义上的建筑、民俗、宗教、方言等文化要素。二是从地域范围的角度。闽南文化作为一支民系文化,既具有厦门、漳州和泉州为主的核心地域,也有龙岩、莆田、三明、宁德、潮汕、台湾等中心地区,同时还辐射状发展至浙江、海南、广西和雷州半岛等地方,进而传播至香港、澳门等地和东南亚各国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三是从使用闽南语为标志的方言文化角度。闽南文化则以同操闽南语的聚集地为区域范围。总而言之,闽南文化长期以来就是在这样一个既有中心又跨区域的大范围内存在、繁衍、传播与发展着,且始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着血肉相连的一致性。
地处福建南部的漳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代表闽南文化影响群体最为广泛和波及地域最为深远的中心之一。从2006年,漳州市启动,“非遗保护项目”,2008年漳州市又成立“非遗保护中心”,直至2020年10月,漳州市已拥有两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十七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十六项省级非遗项目,九十二项市级非遗项目。其中漳州布袋木偶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计划,漳浦剪纸列入世界非遗名录,木偶头雕刻、木版年画、八宝印泥、锦歌等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东山剪瓷雕工艺、漳绣技艺、水仙花雕刻技艺等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可谓数量众多而特色鲜明。漳州非遗项目的影响力,不仅深入渗透到整个闽南文化地域①闽南文化地域,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更是被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然而,近几年漳州非遗在文化保护与传承热潮的大背景下,依托非遗文化诠释的文创产品、城市IP设计、高校文创设计等在开发与传承表达上力度有限,出色的作品少之又少,且受市场经济观念和商业盈利等目标的影响,非遗文化资源生存环境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而近年推广的“博物馆”+“非遗”模式也因展品数量有限、更新缓慢,难于契合新时代的审美需求。文化景观建设可以为“非遗”传承和创新的特殊需求提供更为丰富的表现方式。在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符号的表达将促进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能够较好避免城市景观建设抄袭模仿,从而弥补城市景观建设缺乏内涵和地域特色的不足。
二、国内外非遗传承景观化的关联研究
目前,我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政策、理论、实践、舆论等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开始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与关注。在文化景观视域下,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非遗传承景观化的关联研究。
(一)国内学者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的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维度向多维度的演变发展。钱学森提出,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要重视城市环境质量,环境景观多样性与多层次选择的可能性;廖嵘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提出以旅游规划与开发相结合的传承方式[4];麻国庆的《乡村振兴中文化主体性的多重面向》以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构成显性记忆与符号表达[5];张蕊的《历史街区更新与非遗传承共生性策略思考》[6]以共生性为理念,提出保护与传承二者共生共赢的生存方式。2019年和2020年的《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指出以优化非遗保护为目标,驱动非遗创新实践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揭示了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非遗传承转型的紧迫性。
(二)国外学者研究回顾
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和规划大师彼得·霍尔在《文明中的城市》中提出,在全球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带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正逐渐消失,非遗文化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地域性特色景观的塑造[7]。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认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主张复兴非遗文化,提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8]。在生态学领域,福曼((Forman)倡导以环境生态理论为基础,呼吁生态价值与地域文脉结合的发展模式。并在《国外非遗保护的经验与启示》中举出实例,如英国在非遗保护上注重实用性,加强地方立法和产权保护;意大利推广与打造非遗旅游亮点,融入第三产业与其完美结合;日本早在20世纪80-90年代设计上强调地域性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发展;欧洲多国结合节庆传承,培养全民参与,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等[9]。
三、漳州非遗与城市景观相关因素耦合
2011年漳州为打造城市文化景观提出了“传承闽南文化,彰显漳州个性,改善城市景观,提升魅力活力”的发展目标;2014年漳州市政府在吸取各方专家、学者意见并做了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出台了《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示范段建设实施方案》,其最大的创举就是融入闽南古厝文化的元素,并以此为重要载体,打造古文化元素交融的城市景观;2021年漳州古城作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文化和自然遗产考察展示点之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大会,漳州政府进一步推动古城景观整治战略和非遗传承的有机更新。种种迹象表明,漳州城市景观建设已面临着地域性文化打造与传承任务的挑战,如何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凸显地域特色?本文认为,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融入非遗、推动非遗传承是可取的办法,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一)非遗文化“元素”的提取及应用
漳州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技艺、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俗等内容,多数非遗文化需要借助一定媒介或有形载体表现,反映其文化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无形的非遗文化或难以物化的“非遗”文化可通过提取理念,应用于景观设计,提升文化蕴涵[10];有形的非遗可提取其典型符号、形态结构、色彩、意境等表现“非遗”文化,它是可持续的、有生命的文化延续,是凸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
(二)非遗文化的素材整理及赋能
挖掘、提炼和转化民间美术、传统技艺、诗词曲剧、历史典故等文化符号及情节,以此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素材,并运用于主题公园等具体场景,一方面赋予城市景点趣味性,另一方面深层次地表达非遗文化价值。这方面或以借鉴其他城市的作法,如:以剪纸雕塑形式出现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步辇图》题材,表现形式独特;陕西西安大雁塔广场的马勺脸谱小品,色彩鲜明,造型独特,展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山东滕州界河鲁班文化主题公园,深入挖掘鲁班文化,提取鲁班锁、鲁班尺、伞亭等素材应用于主题公园景点设计,不仅拉近周边群众感受鲁班文化的距离,还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弘扬地方文化传统。
(三)非遗文化的参与及目的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是否得到重视和发扬,往往体现为这个城市特色景观的展演[11]。如漳州锦歌虽然具有很强的展演效果,但民众缺乏主动参与,展演队伍面临断层、老化现象,难于普及回归;漳州东山贝雕技艺濒临失传,由于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年轻人失去参与兴趣,其生存岌岌可危,缺少传承机遇。当前,非遗文化多数都是通过嫁接“旅游+项目”的形式,将非遗文化与旅游结合,但力度有限。非遗文化传承还面临着各种危机,需要拓宽传承渠道,融入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景观是绝佳途径,如:东山贝雕以景观小品呈现在公园景观中,不仅提高了濒危非遗文化的关注度,还有效提升了城市特色景观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四、漳州城市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传承景观化的实践策略
(一)凝练文化象征符号
挖掘与提炼非遗文化符号应基于保护与传承共赢的原则。为此,首先要选择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应具有典型非遗文化符号,具备一定历史价值,并尽量保证非遗符号形态蕴含文化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要深入分析各项遗产区域历史背景、解析遗产发展价值、科学采集非遗近期数据等,具体可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专家访淡、传承人访淡、形态比较、景观实地普查等方法筛选出合适的符号形态。最后要依据线索从不同形态、结构、意境、色彩、文化内涵等要素分析提炼,明晰非遗文化符号特征。通过访谈,以分析人的记忆为线索,提取群体稳定的文化符号。通过创作,以设计师的创作为线索,提炼传统绘画、戏剧、技艺等非遗作品典型符号,经过解析、对比,凝练设计师设计中呈现的共性审美理想,并合理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实现从二维符号向三维空间的转化,实现非遗文化传承景观化。
(二)优化文化基本要素
非遗符号优化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求变”,这种变化也是一种拓扑行为。从对象上看有形态结构优化、比例尺寸变化、空间实体转换、隐性要素转化;从主导要素上看有功能、结构、形态、材料、色彩优化等;从表达手法上看有再现、重组、分解、变形、夸张、移植等等。从非遗中提炼出的文化符号,还需有效运用到实际建设中,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传承非遗能量,达到有机平衡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呈现文化型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文化传承、彰显特色”有明确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享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因此,为了防止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进一步强调必须“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本文基于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的领会,并总结国内外非遗传承景观化成功案例,探索城市景观建设中非遗文化的几种适宜表达,并通过艺术手段和创新意识使形式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厚的漳州非遗文化得以运用和传承。
1.原型再现与要素整合
(1)原型再现
原型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从词源阐释,原型是指原始的参照物;二是从心理学角度阐释,原型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载体[12]。在可视可观的非遗符号中,这是一种最易再现的表达,它遵循本真性原则,应用非遗原型符号表现景观主体,是对遗产成果展示性的传承。如以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为例,漳州木偶头雕刻多以戏文故事、神话为原型,保留了木偶头雕刻的形态、结构、色彩等原始精髓,结合景观小品直观表达它的内容,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城市视觉景观的文化内涵,还强化了大众集体潜意识的情怀,具备传承优势。相关样例见图1。
图1 漳州碧湖公园木偶头景观小品与原景对比示意图
(2)要素整合
城市历史景观还包含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精神层面的角度出发,才不会使保护更新只停留在肤浅的外壳修缮上[13]。因此需要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符号,利用变异、整合、转化、创新等方式进行重组,与城市建筑外墙、装饰小品、铺装、各类雕塑相结合运用,形成一种新的形态。如漳绣作品多以龙凤为主要题材,可重组更新运用于城市宣传栏、楼梯栏杆等装饰上;漳州木版年画的典型文化符号狮衔剑,本研究通过提取、变异、简化的设计手段运用于古城装饰墙面上或者以浮雕的效果植入地面铺砖,木版年画以新的形态表达,在人流络绎不绝的古城得以最大化的阐释,具有很强的展示性。相关样例见图2。
图2 漳州木版年画狮衔剑与窗花结合示意图
2.从形态置换到意境关联
(1)形态置换
形态即为“形”的“样貌”与“形”的“态”。形态是人的思维形式,是可以掌握和理解的,形态置换表现为由一种形态交换替代成新形式。以传统戏剧、舞蹈为例,漳州木偶戏、歌仔戏、傩舞等三维形态可提取转化为二维运用;同样,作为平面形态的漳浦剪纸艺术也可置换成立体,把剪纸符号以立体阳刻的形态置换常见的浮雕景墙,此类独具特色景墙的呈现,其辐射力更为广阔,见图3。如位于漳州市中国女排腾飞馆,若在其建筑外墙或景墙中融入以漳浦剪纸作品《一拍定天下》《中国女排》为元素的装饰,既能体现民族团结的教育意义,又推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繁荣发展。
图3 漳州古城剪纸艺术景墙示意图
(2)意境关联
民间文学是深深植根于生活文化中,是民众集体传播、传承的口头传统艺术,在非遗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14]。在城市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对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神话、民间歌谣、谜语中隐藏的深层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关联意境进行表达。如漳州“水仙花传说”“龙裤国师传说”“谜语”等难于具象化的民间文学,通过意境关联提取其个体或整体植入公园文化长廊、街道景墙、道路绿化中,当人们驻足景墙前仿佛感受到民间文学中曲折动人的场景,这种不追求“形式”,但追求“神似”的意境,使人无限想象,形成传递历史文化信息的独特景观。在意境关联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如宁波梁祝文化公园、山东蓬莱八仙过海景区、山东沂源牛郎织女风景区等等。
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保护和传承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15]。新态势下,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急需一条新途径,而非遗传承景观化建设不失为一种沟通传统与现代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双向共赢的发展。本文以非遗传承为出发点,以非遗保护政策为指导,以城市景观化建设为目标,论述了非遗文化与城市景观建设的耦合,提出传承景观化的实践策略,延续文脉、再现非遗文化神韵,避免文化遗产消亡、传承变异、传承人缺失等困境,以期对非遗传承景观化的研究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