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香38”在崇明区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29郭惠宝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本苗叶期食味

郭惠宝

(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 202150)

“银香38”是光明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水稻资源(“软玉1号”和“武运粳19号”),通过杂交配组、基因检测、抗性鉴定、品质分析等先进育种技术手段,自主培育的首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沪审稻2017018)。该品种丰产性好,蒸煮后米饭晶莹透亮、香味浓、口感润滑有弹性,且冷饭软硬适宜,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同时,该品种的育成,不仅为光明米业打造“上海地产优质大米第一品牌”提供了品种支持和保障,还助推了光明米业优质大米新品牌的创建和发展。为促进“银香38”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笔者拟对“银香38”在上海市崇明区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

1 种植表现

1.1 生育期

“银香38”属早熟晚粳型水稻品种,在崇明区种植,一般于6月1日—10日进行机直播,10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在145~148 d。

1.2 形态特征

近年来,“银香38”在崇明区种植,表现为:株型适中,平均株高111 cm左右,生长整齐,叶色绿,平均穗型中等,平均穗长15.7 cm,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平均每667 m2有效穗数21.0万穗,粒型较大,平均每穗总粒数117.97粒,平均结实率87.7%,平均千粒重26.9 g,熟期转色好,平均每667 m2理论产量578.1 kg。见表1。

表1 “银香38”在崇明区的种植表现

1.3 产 量

“银香38”于2017年在崇明区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试种,表现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试种面积80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70.2 kg,比对照“南粳9108”增产3.1%。

“银香38”于2018年—2020年在崇明区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表现为单产稳定。其中,2018年种植280 hm2,平均每667 m2理论产量为565.1 kg,比对照“南粳9108”每667 m2增产20 kg、增幅为3.6%;2019年种植1 351 hm2,平均每667 m2理论产量为577.9 kg,比对照“南粳9108”每667 m2增产25 kg、增幅为4.5%;2020年种植1 400 hm2,平均每667 m2理论产量为591.3 kg,比对照“南粳9108”每667 m2增产40 kg、增幅为7.3%。

1.4 抗 性

“银香38”近年来在崇明区种植,抗倒性表现较好,但抗病性表现为中感稻瘟病、感纹枯病。

1.5 米 质

由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送检,委托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银香38”稻米的糙米率为84.5%、精米率为72.5%、垩白度为2.8%、透明度为3级、碱消值为7.0级、胶稠度为88 mm、直链淀粉含量为8.2%,主要米质指标达优质稻谷一级标准,属优质软米类型。同时,该品种在2020年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获得粳稻类金奖。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适期播种

“银香38”适宜在上海地区作为优质单季晚稻(绿肥茬和早小麦茬)进行种植,采用移栽种植方式,宜在5月中旬播种,每667 m2大田用种量为4.5 kg;采用直播种植方式,宜在5月底至6月上旬播种,每667 m2大田用种量:5月底播种的用种量为5.5~6.0 kg、6月1日—5日播种的用种量为6.0~6.5 kg、6月6日—10日播种的用种量为6.5~7.0 kg、6月11日—15日播种的用种量为7.0~7.5 kg。

2.2 合理构建基本苗数

基本苗数可根据实际播期、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千粒重、地力等因素综合决定。一般来说,“银香38”在5月底前播种的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0万~11万苗、6月1日—5日播种的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1万~12万苗、6月6日—10日播种的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2万~13万苗、6月11日以后播种的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3万~14万苗。

2.3 科学进行肥料运筹

为保证“银香38”的稻米品质和优良食味,宜适当减少其生长后期氮肥用量,以施促花肥为主(一般不施保花肥),故“银香38”施肥需遵循“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的原则,即“基肥要足,分蘖肥要重,穗肥要巧”,一般每667 m2施纯氮 16.3~18.6 kg、纯磷6 kg、纯钾 4.8 kg。

具体施肥措施为:基肥每667 m2施绿先机复合肥(N∶P∶K=12∶15∶12)20 kg,于大田耕耙时深施;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15 kg,于水稻3~6叶期分2次施用;平衡肥每667 m2施绿先机复合肥(N∶P∶K=12∶15∶12)5 kg、尿素2.5 kg,于7月15日前或水稻7~8叶期施用;拔节肥每667 m2施绿先机复合肥(N∶P∶K=12∶15∶12)15 kg,于7月20日—25日或水稻叶龄余数为4.0~3.5叶时施用;穗肥每667 m2施尿素7.5~10.0 kg,于水稻叶龄余数为2.5~1.8叶时施用。

2.4 强化水浆管理

具体措施为:“银香38”从播种到1叶1心期,大田以干为主,但需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水稻扎根立苗;1叶1心期到3叶1心期,进行少水灌溉;4叶期到8叶期,保持浅水层,且在此期间进行间断换水,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发生;8~9叶期、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苗后,开始多次断水轻搁田,以进行控苗;倒3叶到抽穗期,进行间歇灌溉;剑叶露尖时,建立水层;抽穗前2~3 d的破口初期,进行脱水轻搁田,以促进抽穗整齐;抽穗到扬花期,采用建立水层保水3~4 d、排水1 d、再上水3~4 d的方式,直至扬花结束进入灌浆期;灌浆期,进行以湿为主的间隙灌溉;乳熟期到收获期,进行以干为主的湿润灌溉。

2.5 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做好水稻田间杂草防除工作,具体为:“银香38”播种前,用12%恶草灵EC200 mL+10%吡嘧磺隆WP 20~30 g进行封闭;播种后1~2 d,每667 m2用40%直播净WP 100 g,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大田喷雾;播种后12~15 d,每667 m2用15%氰氟草酯EC 150 mL,使用喷杆式喷雾器进行茎叶处理,且用药后根据天气情况晾田1~2 d,然后建立浅水层,并保水2~3 d。

针对水稻病虫害,在做好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即种植香根草等绿色植物;科学使用太阳能杀虫剂、性诱捕剂、赤眼蜂等绿色防控技术;选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且为降低农药使用量,需做到适时、适量、对症和交替用药,并采用新型喷雾器械,以提高喷药雾化效果等。值得注意的是,“银香38”易感稻瘟病,防治该病时,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从苗期叶瘟病发生开始,就需密切注意稻瘟病的发展趋势,并把水稻破口期的穗颈瘟防治作为重中之重。

2.6 适时收获

为提升“银香38”的稻米品质、确保丰产,以水稻穗部籽粒95%达到黄熟、籽粒含水量为25%左右时进行收获,既要避免收获太早引起割青现象发生,又要避免收获过晚影响稻谷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

稻谷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不能高于40 ℃,干燥速度设置在1.5%以下,待稻谷含水量下降至15%~17%时,即可进行储藏,或立即运输至大米厂进行加工。

猜你喜欢

基本苗叶期食味
河南黄淮稻区优良食味粳稻研究进展
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及食味感官评分值的特征
高温期喷施外源钙对甜瓜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直播莴笋喷施赤霉素时期和浓度的探讨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瓜穴盘苗生育动态观测及培育壮苗关键期的研究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杂交中籼稻长秧龄迟栽条件下的基本苗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