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新方冠主肺流炎媒疫体情关报于道抗的击框架分析
——以《重庆日报》为例
2021-12-29雷芳芳
文 雷芳芳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继“非典”后面临的特大公共卫生危机,自武汉1月21日实施进出管制,共31个省市区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媒体是社会的发声者,对地方主流媒体而言,在社会沟通中做好上传下达、引导舆论才能使我国更快战胜疫情。因此,明确地方媒体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及引导舆论,对疫情期间的舆论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框架”被人类学家贝特森界定为“个人组织事件的心里原则与主观过程”,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指受众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很大程度取决于媒体报道的新闻框架。疫情期间地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报道框架影响受众对疫情的认知。本文基于2020年1月1日至12月20日《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的疫情文章进行分析,从报道数量、来源、主题、标题、位置和倾向等方面分析该地方主流媒体在疫情期间的报道特点并总结其在疫情报道中所承担的角色。
《重庆日报》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分析
报道数量
统计可知,其一,《重庆日报》全年关于疫情的文章在二月份达到峰值,为88篇,日均发文量3篇,几乎每天的文章都与疫情相关。其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月份的发文量为29篇,但疫情报道是在武汉1月21日实行进出管制后才出现的,因此一月的日均发文量也达到3篇。其三,报道数量在三月后呈现下滑趋势,在十月又出现上升趋势。是因为三月后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有所好转,社会生活逐步正常,十月有所上升是由于冬季疫情防控难度加大,部分省市有少许病例出现,报道提醒本地民众注意防护。
报道来源
新闻报道来源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是一个衡量的有力尺度,因为新闻报道来源的权威性增加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受众根据报道来源去判断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因此报道来源对帮助受众判断新闻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起到重要作用。《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关于疫情的文章数量为239篇,来源本地媒体的文章量为208篇,占比87%;来源于外地媒体的文章量为19篇,占比8%;来源于政府网站的文章量为12篇,占比5%。在报道来源的本地媒体中,《重庆日报》自身报道量占比95%,极大的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的担当。
报道主题
本文把疫情间的新闻报道分为疫情动向、政府防控、疫情科普、疫情影响、疫情国际和疫情正能量等类。在报道主题中,疫情动向、政府防控和疫情正能量是报道主体。有关疫情动向方面的报道为62篇,占比25.5%,主要是疫情病例报告、境外输入以及新冠病毒检测等方面的通报。有关政府防控的报道有93篇,占比38.8%,其中多为政府会议、防控举措报道及领导人活动报道。有关疫情正能量的报道为43篇,占比16.9%,多是对抗疫人物和事迹的记录等。其余报道为疫情国际、疫情科普和疫情影响三个方面,共42篇,其中国际新闻是地方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一个方面,仅有3篇报道。从以上可以看出,《重庆日报》更注重政府防控等方面的报道,引导正确的舆论,把握好意识形态,稳定社会民心。
报道标题
新闻标题具有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吸引和指导读者阅读的作用,而关键词则体现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即公众关注点。本文通过“微词云”对《重庆日报》的239条新闻标题进行自动分词,统计可知,出现频率为10次以上的词为25个,频率最高为“疫情”134次,其次是“重庆”93次、“防控”92次。但尽管高频词多样,《重庆日报》疫情报道的侧重点在于重庆当地的疫情防控,因此地方媒体倾向于报道本地疫情情况。而“打赢”“贯彻”“阻击战”“工作”等鼓励积极性高频词出现74次,凸显了政府致力于战胜疫情和安抚人心。另外,媒体也从一线英雄、经济社会发展及医护患者等方面进行报道,满足不同民众对疫情信息掌握的需要。
报道位置
报道位置指一篇新闻在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位置,微信公众号每次的文章推送量是8篇,因此,报道位置体现了该新闻内容的重要程度及该媒体新闻建构的倾向性。分析可知疫情报道放在头条进行推送的文章量最多,共74篇,占比31%。在第二、第三、第四位置进行推送的文章量为152篇,占比64%。在推送靠后的文章仅13篇,占比5%。体现了《重庆日报》给予疫情相关报道足够的曝光量和重视程度。在头条文章中有51条是有关于政府防控的文章,占比69%,可以看出《重庆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报道倾向
通常,报道倾向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三种,代表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情感,一定程度上引导受众认知。《重庆日报》的239篇报道,中性报道有172篇,正面报道有63篇,负面报道仅4篇。可知其在疫情报道中的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其次是正面报道,体现其鲜明的报道立场及客观性原则。
地方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特点
以政府防控内容为先,坚守党政领导原则
《重庆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主管、主办的机关报,政治任务是其首位。自媒体的鱼龙混杂使得受众的认知框架和专业媒体的媒介议程难以达成统一,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疫情防控期间媒体更要以政府防控为先,稳定受众情绪,回应和引导好舆论。一方面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重要决策解释,积极做出反应。如《重庆日报》共报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等相关新闻共62次,体现《重庆日报》的官媒身份且突出了媒体共产党员与一线抗疫者同行的决心。另一方面,对新冠疫情这种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主流媒体更是要承担起自身的角色,凝聚人心成为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
以本土疫情新闻为主,贴近地方媒体角色
地方媒体的定位即报道当地新闻、传播本地信息和服务本土民众。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受众更倾向于关注自身周边疫情的发展动向。而本地媒体正好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性,更能详细对当地疫情事件进行报道,使受众更具有真实感和贴近性。因此,地方主流媒体这种以本土疫情为主的新闻报道方式,不仅满足了当地受众对周边事件的认知需求,并且与受众共生了依赖感和信任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认同的共存模式有助于地方媒体实现自身传播功能,形成好的传播效果。如《重庆日报》疫情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的标题为“更严更实更细!重庆再推一批硬核举措防控疫情”“家庭聚集性疫情需高度关注:重庆一家庭聚餐聚会,5人被传染”等,可知传播广的报道与本地事件和防控举措相关。因此,地方主流媒体在建构新闻框架时会根据定位来进行选择。
以创新宣传报道为辅,满足受众多样需求
《重庆日报》也对疫情报道进行了创新,设立《国风·战疫》栏目,全年创新报道抗疫故事共31篇,弘扬了抗疫精神。如最高阅读量的文章“国风·战疫:十个泪目的瞬间”一文,采用一张图片、一个词讲述了十个故事引起了受众情感上的共鸣,讲好了抗疫故事,凝聚了人心。另外,在形式上的创新,其采用小视频对一线人员采访,记录了他们在抗疫时的心声,用连载形式的报道表明了抗疫英雄脱下防护服也是普通人,从细节上展示了国家强大的背后是无数个小小伟大铸成的。《重庆日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宣传报道不仅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也从行动上提高了受众的疫情防控参与度。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方主流媒体通过建构新闻框架来引导好舆论。《重庆日报》以高频报道为基础,以原创客观为准则,以党政领导为旗帜,以本土事件为主体,以受众需求为目标,以创新宣传为手段来建构其新闻框架。由此地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力求争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传中央重大决策的先锋者,成为传播突发事件信息、把握舆论风向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