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与炒疙瘩
2021-12-29□赵敏
□ 赵 敏
炒疙瘩是一种地道的北京美食,虽然名气没有北京烤鸭和炸酱面那么大,但在别的地方可都没有。
炒疙瘩最早是由一对穆姓母女发明的。这家人家里没有男丁,只有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为了活命,就在虎坊桥北边的臧家桥开了一家饭馆,字号“广福馆”。
这母女俩也没有什么太出众的手艺,只会做一种家常便饭——炸酱面。在刚开业的时候,由于这母女俩热情周到,生意倒也不错。但时间长了,客人就渐渐少了。
一天,客人没来几个,和好的面又没有卖完。这时候正好是大夏天,这面要是放一晚上,就没法卖了。女儿说,咱们做个新花样自己吃吧。于是她把饸烙面重新和了一下,搓成面剂儿,再切成疙瘩,煮熟后又用肉丝炒了一遍,准备当晚饭吃。正好店里有两个客人,闻到这炒疙瘩味道很香,就要了一点儿尝尝,一尝之后连声叫好。
母女俩一时间信心大增,第二天就开始做炒疙瘩卖。
附近的街坊听说广福馆新发明一种面条,纷纷过来一尝新鲜。吃完后,都说这炒疙瘩好吃,金灿灿的面疙瘩,绿生生的菜,疙瘩筋道,肉丝细腻,差点儿把舌头都咽下去。
一时间,人们争相传颂,客人蜂拥而来,生意一下子好起来。有个名流吃完了炒疙瘩,一时兴起,就挥毫泼墨,写了一首诗:“数载蜉蝣客燕京,每餐难忘穆桂英。寄语她家女招待,可曾亲手去调羹。”
过了不久,又有一家报纸专门报道了广福馆的炒疙瘩。文章说,只因为广福馆地处臧家桥胡同口,正好是韩家潭、五道庙、堂子街、杨梅竹斜街五条道路的路口,俨然如一个寨子,店主姓穆又无男性,有些好事文人戏称广福馆为“穆柯寨”,穆姓母女是“穆桂英”。
于是,整个北京城都知道了广福馆的炒疙瘩好吃,从城里城外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这炒疙瘩,竟然吸引了京剧名家马连良的光顾。
这马连良为了保护嗓子,对饮食特别讲究,最爱吃前门两益轩的烹虾段。抗战胜利后,马连良一度还将西来顺的大厨师,延请为特约厨师,饭庄熄火,厨师便来到马家做夜宵。
可就这样一个讲究吃的人,竟然也迷上了炒疙瘩,每天晚上演完戏都要来这里吃上一碗。
来的次数多了,与这两位“穆桂英”也就熟了。有一天,老太太说起这穆家姑娘还没有婚配,马连良突然问,愿不愿意把这姑娘许给他的弟弟。
原来,他的弟弟刚刚在天津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想定门亲事,冲冲喜,去去晦气。穆姓母女当然知道马连良在梨园界的地位,能攀上这门亲事,那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过了几年,广福馆的生意又不太行了。一是因为穆老太太离世了,而穆家闺女当了马家太太,顾不上打理广福馆。渐渐地,广福馆就被遗忘了,而附近大李纱帽胡同的恩元居,则成为老北京人吃炒疙瘩的首选。
这恩元居的老板叫马东海,他的炒疙瘩,讲究“揉”“搓”“揪”功夫,做出来的疙瘩均匀,煮后不黏,地道适口。而且,他家还很讲究配料,根据不同的季节配放青菜,如黄豆、蒜苗、菠菜、黄瓜丁等。疙瘩金黄,青菜翠绿,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