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期吕梁地区鸡安卡拉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1-12-28费强王春蕾苏晓轶

家禽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保肝腺病毒病鸡

费强 王春蕾 苏晓轶

鸡安卡拉病因1987年首次发现于巴基斯坦卡拉奇靠近安卡拉的地方而得名,该病的全称是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是腺病毒,主要通过鸡胚垂直传播,病毒可存在于粪便、气管和鼻腔粘膜以及肾脏,还可经所有排出物进行水平传播。近年来发病率在养鸡场内有所上升,严重危害鸡场经济效益。本病在肉鸡中发病率要比蛋鸡高,而雏鸡发病率又高于成鸡。病鸡多呈急性发生,没有任何明显的发病症状,甚至有的鸡和正常健康鸡一样没有一點病态,但当发现时即为突然死亡。刚开始时,死亡少,如若没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死亡鸡会越来越多。因此当发现鸡群感染安卡拉病,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要注意与其它相似类症加以区分,避免误诊误治。笔者将近期吕梁地区发生的鸡安卡拉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简要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1 流行病学

腺病毒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近期吕梁地区鸡安卡拉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水平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粪便传播,也可通过同一场舍短距离内的空气传播,传播缓慢,可持续数周;其次是通过种公鸡的精液传播。感染后1 d就能分离到腺病毒,正常情况是在3周后开始排毒,感染鸡排毒期长达5~9周。2~30周龄均可发病,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20~60日龄,最早可见7日龄的雏鸡发病,晚至400日龄以上的产蛋鸡也有发病。发病日龄越早,死淘率越高。污染有腺病毒的疫苗传播也是腺病毒传播的一个方面,应引起足够重视。腺病毒自然感染的潜伏期较短(24~48 h),临床表现为突然死亡。一年四季均可发病,5~8月份为高发季节。鸡的腺病毒临床上主要有血清Ⅳ型、血清Ⅷ型、血清Ⅺ型,一只鸡上可以分离到2种以上血清型的腺病毒,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很差。

2 发病原因

诱发鸡安卡拉病发生的因素很多,常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腺病毒是条件型疾病,养殖条件不好、频繁发生应激时就很容易发生;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性病时容易引起腺病毒感染;鸡群采食了含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时易引起发病;肉鸡生长速度过快,鸡群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腺病毒。

3 临床症状

病鸡突然昏睡、瘫痪死亡,无明显先兆而突然倒地,精神沉郁,羽毛成束,出现呼吸道症状,甩鼻、呼吸加快,部分有啰音,排黄色稀粪,有神经症状,两腿划空,数分钟内死亡。死亡率高达20%~80%,一般30%左右,严重的可以达到50%。

4 剖检变化

肝脏苍白或褪色呈淡褐色、黄色,边缘钝圆、质地变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或出血斑,有时可见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充血、坏死,颜色发紫、发黑;病程长的病鸡肝萎缩。骨骼、骨骼肌有点状或斑状出血。病鸡心肌柔软,心包积有淡黄色透明的渗出液。脾肿大,呈土黄色,易碎。肾高度肿胀,呈灰白色,被膜散在点状出血,肾小管内有尿酸盐沉积。肺淤血水肿、外观发黑,部分有气囊炎。一些病例可见到骨髓病变,股骨骨髓出血呈桃红色,同时胸肌和腿肌苍白并有出血斑点,皮下组织、脂肪组织和肠浆膜、粘膜可见明显出血。此外,还常见可视粘膜变浅、法氏囊萎缩,胸腺水肿。

5 病理组织学特征

本病特征性的组织学变化是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常见圆型均质红染的嗜酸性包涵体,与核膜间有一透明环,少数病例可见到嗜碱性包涵体,其肝细胞核比正常大2~3倍。肝组织结构完全破坏,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部分坏死,并见大量红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形成条索状的伪胆管,在汇管区淋巴细胞呈局灶性增生。在人工感染病例中还可见脾脏白髓内动脉淋巴细胞散在性坏死,鞘动脉周围网状细胞显著增生。法氏囊和胸腺中淋巴细胞坏死、减少。骨髓红髓内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并见大量坏死。脑水肿,神经细胞变性。

6 治疗

治疗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主治思路为抗病毒、保肝护肾、强心利尿、控制继发感染。

6.1 中药疗法

对于鸡安卡拉病的中医疗法主要原则为芳香化湿、清热除湿、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清肺消肿,保肝护肾。可用茵陈五苓散(茵陈、白术、桂枝、猪苓、茯苓、泽泻)、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加减清热祛湿,健脾益肾,清除肝胆湿热保肝。配合健脾益肾的方法进行调理,可使用肝胆颗粒修复肝胆损伤;健脾和胃、建中益气,提高鸡群自我的抵抗力来促使恢复。

6.2 西药治疗

心包积液综合征发病快,死亡快,继发感染比较轻,而且该病主要损伤心脏、肝脏、肾脏,因此不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用多的情况下效果会适得其反。当鸡群发病以后,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抓紧注射卵黄抗体,配合保肝护肾药辅助治疗;还可以注射腺病毒抗体,同时配合头孢药物或转移因子、干扰素等对症治疗,再配合使用保肝护肾的药和多种维生素饮水。同时,为减轻霉菌毒素对鸡只的危害,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的产品。

7 防控措施

7.1 加强疫苗免疫

主要防控措施还是要通过疫苗预防才能对本病进行有效控制和净化。疫苗选择方面要考虑生产技术种类,全病毒悬浮培养苗和组织苗效价都较高;鸡胚和亚单位疫苗产生的抗体无法达标,故不能使用。疫苗毒株选择方面,多数产品选择的C4(血清Ⅳ型)和8b(血清Ⅷ型)两个毒株。如果把较多血清型的毒株全部加进去,毒株之间会有相互干扰,加上过多的毒株混合到有限的空间内,抗原含量会受限制,疫苗的效果难以保证。必要时可以根据本鸡场易发类型适当选择合适的对应性强的产品,疫情紧急可采用自家组织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时可以增加本病毒的致病性,应加强这些病的免疫,或从环境中消除这些病毒。

7.2 切断传播途径

本病有很强的垂直传播性,预防还应从种鸡入手,引种时谨防引进病鸡或带毒鸡;本病也可经水平传播,故对病鸡应淘汰,一定要注意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要定期使用氯制剂、醛制剂、碘制剂交叉进行环境消毒。

7.3 其他方面

饲料中可以添加维生素K及微量元素如铁、铜、钴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适当降低饲料蛋白含量,减轻肝脏负担;也可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相应药物,以防继发其他细菌性感染;注意饲料的质量,使用优质全价的霉菌毒素含量达标的饲料;同时减少应激、降低密度、增大通风等。

猜你喜欢

保肝腺病毒病鸡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认识腺病毒
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宝宝持续高烧不退当心是腺病毒肺炎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擅用“保肝(降酶)药”危害大
三种不同腺病毒基因组提取方法对全基因组克隆构建的影响分析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